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等到。 过:经过。
B.但微颔之 但:只。 颌:点头。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馨:德行美好。
D.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是:这。 为:成为。
2、下列各项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南边”“比前几天”“沿河边”中加点词都是介词。
B.“热烈欢迎”“生日礼物”“他的身影”三个短语类型不同。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加点的三个词均为副词。
D.“干得很好”是补充短语,“我们高兴”是主谓短语,“看电影”是动宾短语。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批注时可从作品的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也可以展开想象、联想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
B.《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借紫藤萝暗示自己的情思,《一颗小桃树》作者借写小桃树来写自己,这种写作手法叫作托物言志。
C.“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一句中“肌肉紧张”是动宾短语,“收缩得像一块铁”中的“得”是用在“收缩”后面,表示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
D.美国的弗罗斯特在他的《未选择的路》一诗中,用“自然之路”象征“人生之路”,说明选择人生道路时要独立思考,慎重选择。
4、下面所学成语中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仙露琼浆 ②大厅广众 ③气冲斗牛 ④自言自语
B.①锲而不舍 ②酣然入梦 ③颠配流离 ④诲人不倦
C.①家喻户晓 ②目不窥园 ③祸不单行 ④忍俊不尽
D.①悲天悯人 ②心有灵犀 ③鞠躬尽瘁 ④妇孺皆知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骨碌 殷红 酣然入梦 鞠躬尽瘁
B.滞笨 塌败 目不窥园 历尽心血
C.愧怍 震悚 深不可恻 苛绢杂税
D.取缔 镶嵌 妇嬬皆知 群蚁排衙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响震天。
B.听到自己在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忍俊不禁地笑了。
C.我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而是想到了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D.虽然这些微不足道,但父亲做得很认真。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认真采纳和听取了同学们关于改善伙食的意见。(把“采纳”和“听取”交换位置)
B.昨天下午,我等了她整整三个小时左右。(将“整整”改为“足足”)
C.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他们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了顶峰。(将“不管”改为“尽管”)
D.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在“应急”前加“提高”。)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
(2)但当涉猎______
(2)孰若孤______
(4)及鲁肃过寻阳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学作品阅读。
远去的东栅
张会芬
(1)东栅,是乌镇东边的一条街。2005 年,我初到乌镇,进大门便看到几只乌蓬船泊在澄碧的河里,河边青檐黛瓦的房子静默如画。镇中心有一个戏楼,往西是西栅,东边即东栅。长而弯曲的石板路,错落整齐的老房子,就那么静静地在我面前延展,我一时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在故乡。
(2)在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上,我独自慢慢走,慢慢品味着每一道厚实的木门,每一扇木格窗户。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林家铺子里寂静无人,柜台上光溜溜的,静默的物什无声地暗示着曾经的热闹。茅盾故居就坐落在林家铺子斜对面,走进去仿佛就把满屋子的书香带在了身上。
(3)河边的木板房里,有几家店铺。一位老太太坐在柴火灶前卖点心,热气腾腾的蒸锅上,是用荷叶包着的粑粑。我买了一个剥开来吃,那淡淡的甜味、清清的荷香让人回味隽永。临街住房的门半掩或敞开,里面的人说话声音极小,有老人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有女子低头缝着蓝花布包……我的脚步不想迈动,真想留下来享受这静谧安适的日子。
(4)东栅尽头,几个女子在河边浣衣,小孩子们欢快地跑来跑去。我伫立在廊桥上,左岸回廊人迹寥落,中间河水碧澈如镜,右边民居似水墨画。在渐渐退去的夕辉中,乌镇就如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内敛,而她也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我竟不敢与她长久对视,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了。
(5)2010年夏再到乌镇,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许多游客蜂拥而来。素净的乌镇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河边,街上,小巷,桥头,到处充斥着导游沙哑的声音、游人的吵嚷和攒动的人头。窄窄的石板街上,游人挨挨挤挤,前脚抵着他人的脚跟,后脚可能被人踩掉了鞋子……乌镇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显得喧嚣和烦躁。
(6)东栅临街的人家大门紧闭,似已没人居住的房子杳无生气。河边也消失了浣衣的女子和玩耍的小孩,而那河水,已由澄碧变成黯深的绿。踩在东栅的小街上,我似乎听到青石板的哭泣。有导游说,西栅已将临街临河的房屋改造成了度假村,供游客住宿玩乐……我咽喉发干,心底苦涩,脚步随着人流匆匆向前,只想快速逃离。
(7)梦中的故乡没有了。乌镇这位江南静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前行,已变得面色黯淡,妆容不整,她似乎也逃不出周庄的宿命。在人们从文化遗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许多美好的事物也随之慢慢消逝。
(8)再见了,我的东栅!你已渐行渐远,我只能在记忆里把你留存,由此而来的思念却越来越浓。
(选自《短篇原创文学·散文精选》,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写了两个阶段的乌镇。请根据作者的描述,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文中第(4)段末尾写作者“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第(6)段末尾又写到“只想快速逃离”。作者两次“想逃离乌镇”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3】请品读第(4)段和第(6)段的画线句,从修辞的角度各写一条批注。
【4】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从作者对乌镇的描述中,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11、 别样山茶红
①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
②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③那是山茶。在昆明东北郊鸣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从5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这一波红潮一直延展到9月。
⑤接下来在金殿山茶园看到的悦目色彩是茶梅。它也是山茶的一种,花多为白色或粉红色,瑰丽而淡雅。茶梅10月开放,花期持续到12月。凋谢时,片片花瓣随风飘飞,漫起一袭彩色雨雾,铺下一块斑斓花毯。
⑥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殒,宣告的却是各色常规山茶的怒放。一时间,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雪姣、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状元红……如盅如碗、如钵如盆,姹紫嫣红、浅淡深浓,争奇斗艳、各不相让。茶梅用它满地的落红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那被铺地锦绣托起的云霞,一直燃烧到次年4月底。到了5月,杜鹃红山茶就又轮回着开始了新一拨的激情涌动。
⑦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正应了清代李笠翁(李渔)的评价:“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⑧在云南,山茶还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公元898年绘制的《南诏图传》中,它就出现在南诏王细奴罗家里。现存最古老的云南山茶,也许应数生长在楚雄紫溪山功德林的“紫溪茶”,树龄六百五十多年。而丽江玉龙雪山东麓的玉峰寺院内一年能开上万朵花,荫地面积全国最大的“茶花王”,树龄大约五百年。大理巍宝山灵官殿的桂叶银红,高18.88米,是世界最高的茶花,树龄也近四百年。
⑨让我对山茶之美有所顿悟的,却是这样一件事。
⑩那天,我去郊区农村看望一位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他的家,院墙多处泥块脱落,屋顶瓦沟枯草抖索。从厢房到堂屋,说话有回音却看不清周围堆放了些什么。但我们还是不期而遇或者说狭路相连了,与山茶。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旷、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⑪老人告诉我,他从小爱花。这些山茶是他在心情好时种下的,每天都要来仔细地照看。山茶活了,长高了,枝繁叶茂了,好心情也就随之常驻常在了:山茶打苞了,骨朵饱满了、绽裂了,笑容也就随之在梦里开花。“今年,我还把它们一盆盆送到金殿去参加茶花展览了哩。”想不到老人对美的追求如此炽烈。是对山茶的爱,戳破了缠裹他的孤独,烧掉了包围他的凄凉。就是这生命中最原初的牵挂,鼓舞着他重构自己的人生。
⑫云南的山茶之所以特别多,特别绚烂,大多源于人工的精心种植,栽培养护。尽管栽护它的人境遇会有不同,但他们栽下的都是对于美的不竭的追寻,养护的都是对于美的永恒的渴求。
⑬别样山茶别样红,一枝一叶总关情。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山茶红”的理解。
【2】第①段描写寒流来时昆明冬天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写道“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
【5】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作文
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和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