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普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很多人对他提意见,他都刮目相待,固执己见。

    B.张司令的演讲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C.黄杰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慷慨淋漓地发表就职演说,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D.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青少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著有《太极图说》等。

    B.《驿路梨花》构思巧妙,“梨花”一语双关,形象鲜明,文章表达了对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赞美之情。

    C.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我们学过他的《未选择的路》。

    D.《天地九重》的作者是杨利伟,《太空一日》主要展现了他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

  • 3、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4、古诗阅读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下列对《望岳》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 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 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D. 结尾一句写作者登临泰山极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决心实现自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

  •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老山界》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渺视困难、豪气干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C.虽然蔡斌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但队员们及时调整心态,力挽狂斓,最终夺得了男子团体项目的亚军。

    D.一身戒装的花木兰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宛如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理云鬓的她,则又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

  •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B.新和中学的录播室装修一新,真是蓬毕生辉呀。

    C.每一个老兵都有一段历史,每一个老兵身上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D.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很多作品擅长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公输》中墨子的形象惟妙惟肖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双兔傍地   B.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 旦辞爷娘   D. 归来见天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生 不 识 水 则 虽 壮 见 舟 而 畏 之。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默写。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④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⑥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⑦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⑨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课文《老山界》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2第①段“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3节选部分③④⑤段对红军战士的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简要赏析。

  • 11、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凜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邓稼先》

    1简要说明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和作用。

    2能否把文中加点词语“不知道”“ 也不知道”“不知” 去掉,把原来的疑问语气改为陈述语气?

    3选文部分的结尾处引用“我”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有怎样的作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我最   的人

    作文提示: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印象深刻,或欣赏,或在乎,或亲近,或感激……请以“我最   的人”为题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②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真实人名。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