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 )
A.老舍的《骆驼祥子》向我们展示了小说主人公祥子的命运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B.阿西莫夫的《基地》描绘了“银河帝国”衰亡之际,以谢顿为首的“心灵史学家”们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保存人类文明,为迎接未来复兴做准备的初期过程。
C.《红岩》中的“小萝卜头”在监狱中充当同志们的联络员,完成了许多大人们无法完成的任务,最终惨遭敌人杀害,是一位革命烈士。
D.《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英国作家JK罗琳所创作的魔幻小说系列的第一部,主要记述了流亡在外的哈利与朋友一起寻找并销毁魂器、与黑魔王伏地魔较量的故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竹篾(miè) 园圃(fǔ) 澎湃(pài) 群蚁排衙(yá)
B.震悚(sǒng) 矜持(jīn) 谰语(lán) 锲而不舍(qì)
C.忿然(fèn) 挚爱(chì) 概率(gài) 忍俊不禁(jīn)
D.浊流(zhuó) 亘古(gèn) 譬如(pì) 酣然入梦(hān)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
A.屏障(píng) 狂斓 哺育(pǔ) 兀兀穷年
B.殷红(yān) 嗥鸣 亘古(gèng) 目不窥圆
C.卓越(zhuó) 深宵 疙瘩(da) 酣然入梦
D.咳嗽(sòu) 澜语 污秽(huì) 马革裹尸
4、下面对诗《望岳》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5、下面句子全部表现陈尧咨骄傲自满的一项是( )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但微颔之 ③尔安敢轻吾射 ④吾射不亦精乎 ⑤康肃笑而遣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在其回忆性散文《老王》中刻画了一个孤苦寒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将阿长善良朴实又迷信唠叨的农村妇女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B.张中行的《驿路梨花》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们”寻找茅屋主人的过程,又用倒叙手法交待解放军叔叔建造茅屋的初衷;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在“物”与“人”的明暗双线交织中,表达对人生际遇和国家命运的思考。
C.铭,是古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有唐代刘禹锡所著名篇《陋室铭》;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主要目的是陈述观点,有南宋周敦颐所著名篇《爱莲说》。
D.纪昀,字晓岚,宋代学者、文学家,《河中石兽》一篇选自其著作《阅微草堂笔记》;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劝学》一篇选自其史学巨著《史记》。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纷纷扬扬的雪地里,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B. 美术课上,王老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常常指手画脚的精心指导。
C. 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的形象。
D. 认真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8、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去后乃至
(4)相委而去
(5)下车引之
(6)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9、填空。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诗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
10、阅读《住在自己的美好里》一文,完成小题。
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丁立梅
①一只鸟,蹲在楼后的杉树上,我在水池边洗碗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我在洗衣间洗衣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我泡了一杯茶,捧在手上恍惚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它唱得欢快极了,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长曲更短曲。
②春天,杉树的绿来得晚,其它植物早已绿得蓬勃,叶在风中招惹得春风醉。杉树们还是一副大睡未醒的样子,沉在自己的梦境里,光秃秃的枝丫上,春光了无痕。这只鸟才不管这些呢,它自管自地蹲在杉树上,把日子唱得一派明媚。偶有过路的鸟雀来,花喜鹊,或是小麻雀,它们都是耐不住寂寞的,叽叽喳喳一番,就又飞到更热闹的地方去了。唯独它,仿佛负了某项使命似的,守着这些杉树,不停地唱啊唱,一定要把杉树唤醒。
③那些杉树,都有五六层楼房高,主干笔直地指向天空。据说当年栽植它们的,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他领了一批孩子来,把树苗一棵一棵栽下去。一年又一年,春去春又回,杉树长高了,长粗了。校长却老了,走了。这里的建筑拆掉一批,又重建一批,竟没有人碰过它们,它们完好无损地,甚或是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④我走过那些杉树旁,会想一想那个校长的样子。我没见过他,连照片也没有。我在心里勾画着我想像中的形象:清瘦,矍铄,戴金边眼镜,文质彬彬。过去的文人,大抵这个模样。我在碧蓝的天空下笑,在鸟的欢叫声中笑,一些人走远了,却把气息留下来,你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你会处处感觉到他的存在。
⑤鸟从这棵杉树上,跳到那棵杉树上。楼后有老妇人,一边洗着一个咸菜坛子,一边仰了脸冲树顶说话:“你叫什么叫呀,乐什么呢!”鸟不理她,继续它的欢唱。老妇人再仰头看一会,独自笑了。飒飒秋风里,我曾看见她在一架扁豆花下读书,书摊在膝上,她读得很吃力,用手指着书,一字一字往前挪,念念有声。那样的画面,安宁、静谧。
⑥走过她面前,我看到她衣着整洁,头发已灰白,却像个小姑娘似的,梳成两只小辫,活泼地搭在肩上。她抬头冲我笑一笑,继续埋头做她的事,看书,或在空地上打理一些花草。
⑦我蹲下去看她的花。一排的鸢尾花,开得像紫蝴蝶舞蹁跹。而在那一大丛鸢尾花下,我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小野花,不过米粒大小。它们安静地盛放着,粉蓝粉蓝的,模样动人。我想起不知在哪儿看到的一句话:你知道它时,它开着花,你不知道它时,它依然开着花。
⑧是的是的,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亦如那只鸟,亦如那个老妇人,亦如这个尘世中,我所不知道的那些默默无闻的生命。
【1】作者选择了哪几件事表现“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这一主题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从修辞角度分析第②段画框句的表达效果。
【3】请根据文章第⑤⑥段的内容概括老妇人的形象特点。
【4】请联系全文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11、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岀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走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看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己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它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们扎过营地的残迹一一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而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克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一一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一一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方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一一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晩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这儿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对手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们所热烈追求的。
③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曰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④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比1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遗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雏们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⑤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⑥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潯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导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选文①②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试做品析。
(1)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曳了出来。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3】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划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在他们身后刮來凛冽的寒风。
【4】“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一句中,“这些”指代什么?
【5】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2、请将题目“特别的 ”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写一篇记叙文;③不少于500字;④作文不得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