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湃(péng)  问(jié)   恶(zēng)  深痛绝(

    B. sǒng)  鸣(háo育()   而不舍(

    C. zuò午(shǎng起(dié)   古不变(gèng

    D. 对(jiào)  溅(bèng笨(zhì)   为人知(xiān

  •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B.今夜是如此宁静,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C.天空布满乌云,阴森恐怖,像要下雨一样。

    D.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 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 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 这次大会上,人们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写作时要用韵。

  • 5、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王与久未谋面的老友寒暄:“多日未到府上拜访,家父、家母身体都还好吧?”

    解说:小王的表述十分得体而且很有礼貌。

    B.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解说:这句话中的“还在”和“因为”分别是副词和连词。

    C.“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般红”

    解说:“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这里指建立功业。勒功,立功。

    D.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解说:这句话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有气势、有节奏,情感表达得强烈、充分。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精品书籍阅读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

    B.南平特色食品——建瓯板鸭是中国最有名气的四种板鸭。

    C.CBA、中超等体育赛事能否开赛,取决于疫情形势的好转。

    D.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因得不到领导______的而生气抱怨。一天,他去拜访恩师,并向其道出了自己的烦恼。恩师听后,就领着这个年轻人到了海边,他弯腰捡起一块鹅卵石,将它扔到了一堆鹅卵石里,并问道:“你能把我刚才扔出去的鹅卵石找回来吗?”“我不能。”年轻人回答。“那如果我扔下的是一颗珍珠呢?”恩师再问,并______地望着年轻人。年轻人恍然大悟:______生气不如争气。生气抱怨徒劳,凭借实力______,才是明智的做法。

    A.欣赏   不以为意   更是   脱颖而出

    B.赏识   别有深意   只是   脱颖而出

    C.欣赏   别有深意   只是   崭露头角

    D.赏识   不以为意   更是   崭露头角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蒙辞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

    (3)见往事耳。   (4)鲁肃过寻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朱熹提倡读书须熟读精思,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默写。

    (1)《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写出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现代文阅读理解

    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

    ①表哥种了二十多年桃树,有几十亩桃园。几年前,我从他那儿移了棵嫁接好的桃树苗,栽在院子里。

    ②“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见钱”,这农谚准得很。桃树栽下后的第二年,虽然料峭春寒,但枝丫间已冒出了一个个花骨朵,随着“春风又绿江南岸”,仿佛一夜之间,那小小的桃树,竟“满树和娇烂漫红”了。

    ③我兴奋地打电话向表哥报喜,表哥却叮嘱我:每根枝上只留五六朵桃花,其余的都摘掉。电话电话这端的我一下子惊掉了下巴,问他为什么,表哥告诉我,不仅现在要这样,等结了桃,还要摘掉多余的果子,每根枝上只留下一两只最大最好的。因为桃树太小,枝丫太细,桃子多了禁不住……

    ④虽是万般不舍,可看看桃树那纤细的枝条,真的怕它承受不了太多的重负,只好忍痛割爱。这年夏天,我收获了六个又大又甜的蜜桃。

    ⑤第二年,桃树虽粗壮了许多,但仍显得有些“身单力薄”。我怕它还是不能承受重负,便疏掉一些花朵,摘掉了一些果子,只是比上年留的多留了一些。这一年,我收获了更多的桃子。只是桃子大小不一,品相也不怎么好。

    ⑥桃树渐渐长大,不再担心它的承受能力,我期待它结出更多的果实。于是,不肯再辜负每一朵花蕊,更舍不得糟蹋结出的每一个果子。可是,收获的桃子竟小了许多,也不如以前的甜。我以为这桃树得了什么病,打电话询问表哥。表哥问明原委,告诉我“该疏的花一定要疏,该去的果坚决得去,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

    ⑦我如梦初醒。是啊,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

    ⑧我们的人生,不也是一样吗?在人生的航程中,生活就如同一棵开花的树。我们有很多梦想,有很多想做的事,有很多想要的“花”和“果”。可是,现实很残酷。尽管世界因生命而美丽,生命因梦想而精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贝壳里都蕴有珍珠,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焕发出光彩,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取舍,适时摘掉那些多余的“花”和“果”。因为,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精力有限而事无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诸事兼顾。

    ⑨舍弃,并不是放弃,而是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文/刘明礼,选自2018年1月11日《河池日报》,有删改)

    1本文标题“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包含了怎样的人生智慧?(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2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AB处限填2个字,C处15字以内)

    栽种桃树过程

    我的心理

    桃花开满树

    兴奋

    表哥叮嘱摘掉多余的花、果

    A____________

    对纤细的桃树疏花去果

    B____________

    桃树渐渐长大,不再疏花去果

    期待

    C____________

    不解

    表哥说明疏花去果的原因

    顿悟

     

     

    3请说说文章第②段引用“满树和娇烂漫红”诗句的目的。

    4请分析第⑦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5本文作者在栽种桃树过程中悟出人生的智慧与哲理,古代很多文人在欣赏自然风光中也是如此,请你写出这样的连续两句古诗文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1)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声音,我承认了。

    (2)大概是从去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上,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而是“学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我庆幸我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庆幸那次因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

    (3)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这一病,成绩恐怕……”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4)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阴沉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压迫感,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被他“咚”的一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

    (5)高三刚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 ,我都是在妈妈的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

    (6)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45岁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我的鼻子竟有些发酸。

    (7)住院的几天里,父亲总是嫌妈妈对我照料不周,常向她发脾气,后来干脆凡事都亲自动手,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他都会去买。尽管如此,我对他还是淡淡的,一天,妈妈偷偷告诉我,父亲外出打工是为了筹备我上大学的学费,为了不增加我的负担,父亲一直不让她告诉我。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8)出院后,回到学校,我开始埋头苦读。一天,同桌突然叫我出去,指着楼下说:“你爸爸来看你了。”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一见面,他便塞给我满满的两大袋水果和牛奶。我想十前的我一定很羡慕现在的自己,因为那时一天5毛钱的零花钱,回家后都是要报账的。时光带走了原来的父亲,带来了慈爱的这一个。

    (9)我送他到校门口,他一直叮嘱我:“要多吃点饭,学习别太紧张了,注意身体。星期天记得早点回家,我叫你妈给你炖鸡。”寒风拂乱了他的头发,他略耸着肩。我害怕这日益凛冽的寒风会吹弯他的腰,会把他的皱纹越割越深。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也拖出了父亲瘦削的身影,那身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渐行渐远。其实,我宁愿父亲仍是从前那个健硕而又对我百般挑剔的父亲。可是,我再也找不回逝去的时光。

    (10)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他的黑发不需要白发的点缀,更不需要白发放肆地喧宾夺主,把青春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让他还能惬意地和朋友喝酒畅谈,把自在的日子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把他的瘦弱和衰老都带走,把强壮的身体还给他吧!时光啊,求你把从前的他还给我吧!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1请概括高三那年父亲为“我”做的事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说“我”生病了,父亲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去医院细心照料“我”;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4)段写“我”高二时和父亲发生冲突这件事属于的记叙顺序是_____(A、顺叙   B、插叙   C、倒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回答选文(7)段画线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4第(8)段“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加点的“过滤”一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5文中多次出现对寒风的描写,谈谈你对选文⑨段中“日益凛冽的寒风”的理解。

    6“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父爱总是含蓄而深沉的,此时此刻,你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作文。

    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

    请以“ 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章内容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