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绵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是远望之景,以设问统领下文,诗人借齐鲁两地的美好山色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B.颔联中“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之态,突出了泰山山势绵延不尽的特点。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D.本诗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C. 在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D. 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不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xiào) 为人知(xiǎn而不舍(qiè)

    B.(tiě)   深痛绝()   忍俊不(jīn)

    C.问(jié)   悲天人(mǐn)   忧心忡(chōng)

    D.() 姗来迟(shān) 目不园(kuì)

  • 4、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拟人)

    B. (长妈妈)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全家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借喻)

    C. 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山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排比)

    D.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噶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 5、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开(zhàn   shi   海市楼(shèn

    B.shí   冽(lǐn 补(xiào  而不舍(qiè

    C.佩(qīn   立(zhù kàn 忧心忡(zhōng

    D.zhuì 头(chán   suì 姗来迟(shān

  •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

    B. 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 为攻克克隆技术,他连业余时间都抓得很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D. 不晓得什么原因,我对这课的故事印象特别的深,到现在我还约略背诵得出来。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瑕(xiá)             罩(lǒng)             问(jí)             不足道(wēi)

    B.热(zhì)             约(qì)             (zào)             快快不乐(yàng)

    C.赤(luǒ)             佩(qīng)        溅(bèng)             不期面(zhì)

    D.悔(chàn)             宿(sù)             (tiē)             人不倦(huì)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用“/”给文中画线的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乃 石 性 坚 重 沙 性 松 浮 湮 于 沙 上 渐 沉 渐 深 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十余岁   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木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沿河求之,不亦   颠: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溯流逆上矣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第③段讲到寻找石兽的方法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  (王维 《竹里馆》)

    (2)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4)“故园”二字常见于古代诗歌之中,寄托着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道“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在《逢入京使》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换一种方式说给自己听

    ①读高中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很一般。那时的我就觉得自己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

    ②我的这种感觉也不是没依据:毕竟从小学开始,数学就一直拖我的后腿。虽然成绩并不算太差,但父母、老师出于各科均衡发展的考虑,总会在我耳旁唠叨:“你的数学,不太行。”

    ③被唠叨得多了,我也就信了。自那以后,数学就成了我的敏感词和禁区:我在做题之前会想,我数学不好;我在数学考试之前会想,我不擅长这东西;就连我在制订复习计划时都会想,要不……数学这一科干脆放弃?

    ④有一天,班里来了一位数学代课教师,见我在课堂上兴致寥寥,便好心问我:“怎么不听讲,都掌握了吗?”

    ⑤我坦言道:“没有。我学不好数学,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复习点别的……”

    ⑥他并未责怪我,反倒饶有兴致地跟我玩起文字游戏:“你的这个说法不够严谨。我们都知道,数学可以分为几何、代数、函数等,既包括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还有上一单元的定理等。你说你学不好数学,那具体是学不好哪一部分呢?是这个单元学不好,还是所有单元都学不好呢?”

    ⑦我被唠叨得烦了,只好承认:“好吧。我确实说得太绝对了。我只是上个单元的某些知识点没学好。”

    ⑧他拍了下手掌,说:“这么说就准确了嘛。另外还要恭喜你,因为这个单元的知识点,和上个单元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⑨被他这么一说,我便感觉有点不同了。我认认真真地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复习了一遍,并做完了相关习题。后来,在那次单元测试中,我第一次拿到了满分。

    ⑩不止这一位老师喜欢玩这种语言游戏。

    在我读研究生的第一堂英语课上,老师要求我们站起来进行自我介绍。当时我支支吾吾,用仅有的几个英语单词拼出这样的话:“对不起,同学们,我的英语口语……很烂。”

    外教立马摇头打断我,满嘴的“No!No”,吓得我赶紧挤出另一句话:“Sorry!Is my grammar wrong(对不起!是我的语法有问题吗)?”

    他微笑着用汉语回答:“是你跟自己说话的方式有问题。”

    说话方式?我有点蒙。他又强调一遍:“你刚刚说的那些话,你是不是对自己说过很多次?你这样说并不准确。你应该说‘同学们好,我暂时还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锻炼口语的方法,我的口语目前正在提升中。”

    经他这么一点拨,我便恍然大悟,并且终于明白了当初数学老师和我玩文字游戏的用意。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会影响到他的思考习惯的。尤其是在自己跟自己对话的时候,同样一个意思,你用不同的方式说出,对你的心理与行为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在两位老师的指点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当注意与自己对话的方式,不要因为他人或外界的影响,就轻易断了自己的后路。要学会适时按下暂停键,思考一下自己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

    后来,有一位很内向的朋友跟我说:“我这个人,就是胆小怕事,一上台发言就紧张,没什么大出息。”我打断他,问道:“你具体是在什么情况下会紧张呢?你肯定不是所有的时候都紧张吧,一定有不紧张的时候。”

    他点点头,说:“确实,如果是我熟悉的人当观众,我就不紧张;如果准备得特别充分,我也不紧张。”没等我肯定他,他自己就懂了,他说:“那我下次上台前,准备充分一点;上台后,先跟观众聊一聊,熟悉熟悉。”

    现在,这位内向的朋友已经拿过四次演讲比赛的冠军。

    ㉑看来,有时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你对问题的描述里;有时,自己和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恰恰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语言,把话说给自己听。

    1读1-3段,说说高中的“我”为什么想放弃数学这一科。

    2说说数学不好的“我”,为什么能在“那次单元测试”中取得满分的成绩?

    3结合本文,说说你对“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会影响到他的思考习惯的”这句话的理解。

    4结合文中写到的三件事,说说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对自己说话。

  • 11、阅读《伟大的悲剧》片断,完成下面小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千万年来人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

    B.“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探索南极的任务。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听觉描写了斯科特等人到达南极点看到的景象。

    D.“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写出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文写了斯科特等人到达南极点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后心情极度绝望。

    B.选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渲染了斯科特异性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C.斯科特接受这项任务是因为他拥有诚实守信的品格。

    D.在已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南极点的情况下,斯科特一行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和倔强的性格。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1)题目: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文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个小女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