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急于工作的愿望,使他异常兴奋,他几次向党要求担任更多的工作。
B.我对这次探险毫无悔意,因为它显示出英国人吃苦耐劳,能以坚韧不拔的伟大毅力去面对死亡。
C.好的商店招牌能引起人们购物的兴趣,还能吸引人的注意。
D.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重左右。
2、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塌败(tā) 皇恐 熟识(shú) 维持
B. 蹬车(dēng) 光棍 侮辱(wū) 僵硬
C. 荒僻(pì) 凑合 琢磨(zhuó) 包裹
D. 镶嵌(qiàn) 边缘 载客(zǎi) 田螺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台阶》——李森祥——小说
B. 《卖油翁》——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D. 《老王》——杨绛——《杨绛散文》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B. 《四圣试禅心》选自《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该书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 安徒生,丹麦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木偶奇遇记》等。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等,戏剧《茶馆》等。
5、下面的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普天同庆 ②蛟龙入海 ③国威扬
④举世共欢 ⑤赤子报国 ⑥海波涌
A.上联:⑥②① 下联:③⑤④ B.上联:②⑥① 下联:⑤③④
C.上联:④②⑧ 下联:⑤①③ D.上联:⑤①③ 下联:④⑥②
6、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供给/供奉 处所/处心积虑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B.伫立/贮藏 迸溅/黑白相间 谆谆教诲/韬光养晦
C.遒劲/虬须 剽悍/虚无缥缈 瑕不掩瑜/不言而喻
D.烘焙/家醅 露骨/仙露琼浆 少安毋躁/少不更事
7、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及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如琴瑟、琵琶等。“竹”指管乐器,如洞箫、横笛等。“丝竹”泛指音乐。
B.“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社”指土地神,“春社”是指春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举行迎神赛会,祈求五谷丰登。
C.“汝亦知射乎”中的“汝”和“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尔”,都指二人称代词“你”,由“汝”到“尔”的称呼变化,体现了陈康肃对卖油翁由尊敬到鄙视的情感变化。
D.“‘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中的“望”是指中医诊病的望诊,即观察病人气色、形态、动作等,这里比喻闻一多此时的文化研究仅仅迈出了第一步。
8、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镇读书
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 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①外兄:表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取而疾走 _______ (2)反长安______
【2】“┃”线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
【3】翻译句子
(1)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4】小敏和小宇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9、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难题阻挡,但陆游用诗句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填写)
(6)《陋室铭》一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儿,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请概括回答。
【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3】从小桃树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积极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1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梦是夜的花朵
朱成玉
(1)最近孩子睡觉特別早,而且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2)自从孩子的妈妈去世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她变得不愿说话了,从前那个好动的女孩子一下子变得文文静静。我多么希望她还像以前那么淘气啊,到处翻弄她收藏的“破烂”,自己玩“过家家”,把自己的屋子弄得像个猪窝。现在,她的屋子干干净净的,却少了一份孩子该有的活泼。
(3)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我尽力不让女儿看到我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地运送出去。但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她怕我伤感,很少和我提起她的妈妈,甚至,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正面依然是阳光灿烂的她自己,在花丛中翩然如一只欲飞的蝴蝶。
(4)我给她租各种动画片光碟,在电脑上下载游戏,想尽办法让她玩。可她好像突然对这些都没了兴趣,每天回来就埋头写作业,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
(5)对于女儿的这些变化,我有些不安,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生病。周末,我领她去吃肯德基,她一个劲的问我几点了。我对她说,今天是周末,作业可以明天写,今天多玩一会儿。她却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对我说,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我有些疑惑,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6)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出了问题。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忧郁症,是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导致的。医生建议我多陪陪孩子,那样有利于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
(7)她生日那天,我领她去滑旱冰,难得看到她那样高兴。看着女儿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雏燕,学着飞翔,我的眼里蓄满了泪。孩子,这才是你应该过的生活,那些生活的苦难,不应是你这样一颗幼小的心灵该承受的啊!
(8)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的睡觉时间,滑了一会儿,她就问我几点了,我故意骗她说刚刚七点,她玩得很开心,笑容灿烂,如圣诞的烟花。
(9)回到家的时候,她看到闹钟显示已经十点多了,马上问我是不是她的闹钟出了毛病。我点着她的小脑袋笑着说:“小傻瓜,爸爸骗你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周末,就是想让你多玩一会儿……”没想到还没等我说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令我手足无措。
(10)“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看不到我会很伤心的……”她伤心的哭着说,“在医院最后一次看妈妈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每天晩上九点都会到我梦里来看我,我们还拉了钩呢。”
(11)原来,这就是孩子的秘密!
(12)我眼前浮现出妻子临终前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上尽力露出的微笑,看到她艰难的伸出她的小指,和女儿拉钩,许下她们相约的诺言:每天晚上九点,在梦中,不见不散!
(13)为了这个约定,女儿始终坚持晚上九点之前睡觉。
(14)我为女儿铺床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妈妈。原来,女儿把妈妈的照片放到了相框的背面,是为了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近地看到她啊! 梦真是一件神奇的宝贝! 白天丢掉的,可以在梦里捡回来;现实中没有的,可以用梦补上。
(15)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的给她盖被子。我怕惊动她,她现在一定在和她妈妈玩耍,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
(选自《快乐心灵》第一辑 有改动)
【1】读完全文,你是怎样理解文题含义的?
【2】父亲为了解开女儿的心结,倾尽了心力,想尽办法让她玩,领她吃肯德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儿为了信守约定,改变了自己:睡得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品味第(3)段中加点词语(或短语)。
撕咬:
偷偷地运送:
【4】这篇文章在写作上较明显的特点是多处使用伏笔和照应,请找出两处不同方面的伏笔,并说说使用伏笔的作用。
【5】文中的孩子患有忧郁症,为了“使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该怎样劝说她?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中会有一个人,懂你的言外之意,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的强颜欢笑,懂你的欲罢不能。
请以“最懂我的那个人”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