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占路市场”那嘈杂的声音严重干扰了附近的学校,应该立即取缔。
B.这部书研究视野宏大而详尽,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之作。
C.正是平凡的英雄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他们也被这个世界照得锋芒毕露。
D.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仰慕 (mù) 宰割(zǎi) 重荷 (hè) 可歌可泣(qì)
B. 衰微 (shuāi) 筹划(chóu) 迭起 (dié) 鲜为人知 (xiǎn)
C. 深邃 (suì) 彷徨(pánɡ) 踌躇 (chú) 锲而不舍 (qì)
D. 磐石(pán) 赫然(hè) 分歧 (qí) 兀兀穷年 (w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 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 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4、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句中“快乐”“苦痛”在此均是形容词。
B. 短语“高雅气质”“美丽人生”“高兴地笑”与“精神的宁静”的结构不全相同。
C. “我在房间里读书。”“在”是连词。
D.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此句运用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出征前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的情形。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赢弱(1éi) 告罄 诲人不倦 据理臆断
B. 俯瞰(kàn) 钦佩 千钧重负 心有灵犀
C. 迸溅(bèng) 吞噬 忍俊不禁 以身作则
D. 颤抖(zhàn) 闲暇 天涯海角 珊珊来迟
6、同学们积累了一些有关传统节日的对联,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忆曹娥兮江上,吊屈子乎湘潭(端午)
B.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重阳)
C.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中秋)
D.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春节)
7、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庐山瀑布天下闻名,一道道瀑布前后相连,络绎不绝。
B. 看到他滑稽的举止,我忍俊不禁的笑了。
C. 虽然老师家长一再强调应遵守交通规则,可部分同学却仍不以为然。
D. 邓稼先在进行核武器试验时,身先士卒,显示了他高尚的人格。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壮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 独:只
B.濯清涟而不妖 妖:艳丽
C.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D.宜乎众矣 宜:适合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出淤泥而不染 而钱不湿
B.同予者何人 卿今者才略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二石兽并沉焉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求之地中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莲说》作者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托物言志,写下此文。
B.文章前一部分对莲高洁的形象铺排描绘,后一部分揭示莲的喻义,并以莲自况。
C.文章采用衬托手法,以菊和牡丹衬托莲之高洁,爱莲即爱君子之德。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一句表明作者对花木都是喜爱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④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⑤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⑥《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然很重要。
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你怎么看?
支持 | 反对 | 其他 |
95.93% | 3.49% | 0.58% |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因为不是专业书法老师,所以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新闻现场)
本报讯,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学写毛笔字了。
D.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2】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中小学生学习书法有哪些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4】就如何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上述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老北京的小胡同(节选)
(1)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2)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馆)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文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3)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4)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 。
(5)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6)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7)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顾客对象大概都是灯下逗纸牌的少爷小姐。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最拉长,而且加颤音的是夜乞者:“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8)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9)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10)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1】第(4)段“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 。”划线处选择词语____。(填选项)
A.徘徊 B.转悠 C.溜达 D.踱步
理由是________。
【2】第(5)至第(8)段写了老北京小用同里的____,第(9)至第(10)段回忆了小胡同里的____,表现了北京小胡同____的特点。
12、作文。
题目—: 的初一生活
题目二:
成长就是-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妄求:①任选一题写作,若选题目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