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某年赤道附近太平洋海面温度距平(与多年平均值的差)示意图”。据图分析,该年( )
A.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降水偏多
B.全球气候正常
C.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降水偏多
D.秘鲁寒流加强
2、根据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值(R),将其分为土地扩张型(R>0)、人口增长型(R<0)、人地协调型(R=0)和人地收缩型(人口和用地规模缩减)四类。下图显示近20年间黑龙江省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扩张类型的空间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年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低的是该省( )
A.南部地区
B.北部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与本省的其它城市相比,该省三个城市为人地收缩型,最可能是这三个城市( )
A.自然环境条件差
B.人口出生率最低
C.矿产资源近枯竭
D.城市化水平降低
3、刘家峡水库是黄河干流开发的第一期重点工程之一,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防凌、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下图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位置图及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月份开始,刘家峡水库蓄水总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回升,蒸发量大
B.为迎接汛期到来腾出库容
C.雨季还未来临,降水量少
D.为下游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2】11月,刘家峡水库开闸放水防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下泄水温升高,缩短封冻长度
B.下泄水温升高,提前封冻时间
C.下泄水温降低,延长封冻长度
D.下泄水温降低,推迟封冻时间
4、人们发现有些年份的圣诞节前后,秘鲁附近海域异常增温,温暖的海水“杀死”了大量鱼群,并引起相关环境变化,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反之,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
B.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C.大气温度的高低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
D.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
5、据报道,浙江部分茶园陆续安装了“防霜冻风扇”(如图).这种风扇安装在6米多高的铁杆顶上,当早春时节地表上空气温比地表高3℃﹣5℃,且茶园内茶丛顶部的空气温度低于4℃时,风扇就会自动启动。
防霜冻风扇( )
①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吹向茶树
②吹出的冷风可以使茶树免受冻害
③转动可以减弱近地面对流运动
④转动可带动冷暖空气循环流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清代黄叔在《台海使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风的来向即风向,如东风即为从东边吹来的风。下图示意福建厦门港和台湾鹿耳门港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清代我国商船每日借助风力进出厦门港的规律是( )
A.上午出港,下午进港
B.上午进港,下午出港
C.上午出港,上午进港
D.下午出港,下午进港
【2】下图能反映鹿耳门“早东风”的热力环流是( )
A.
B.
C.
D.
7、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返回舱成功降落东风着陆场。中国空间站的公转周期是1.5小时,每天日出日落16次。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中国空间站昼夜交替频繁的原因是( )
A.空间站自转
B.绕地球公转
C.绕地球自转
D.绕太阳公转
8、碳汇是指自然环境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面积广大,因其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青海省门源县某观测站(101°E)各季节CO2浓度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天中碳汇效果最佳时,该地接近( )
A.光照最强
B.气温最高
C.湿度最大
D.气压最高
【2】图中曲线代表夏季的是( )
A.a
B.b
C.c
D.d
9、读我国某河流域水文要素年内分配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最可能是
A.松花江
B.长江
C.黄河
D.珠江
【2】有关该河流的水文要素及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分配极为一致
B.流域内7、8月的降水主要受台风影响
C.泥沙和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径流的影响
D.泥沙的年内分配比降水、径流量更集中
10、送别角(CapeFarewell)是位于40°30′S,172°41′E的一处似象鼻山造型的岩礁,这里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北端。如图示意送别角地貌景观。据此完成小题。
送别角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条件是( )
A.岩石硬度较大
B.层理构造显著
C.断裂构造发育
D.以花岗岩为主
11、下图为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带①→②→③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2】自然带②→④→⑤变化的基础是(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12、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平原面积较小,北部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东非大裂谷纵切高原南北,大裂谷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宽50~100千米。下图为肯尼亚断层构造和湖泊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肯尼亚的平原主要分布于该国的( )
A.西部内陆
B.湖泊周围
C.东南沿海
D.北部边境
【2】肯尼亚西部的地形特点是( )
A.山高谷深,沙丘连绵
B.裂谷纵贯,火山众多
C.地势缓倾,地面坦荡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3、2023年11月15日,中国石化公司宣布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200吨,天然气5万立方米。该井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钻井中的油气资源储藏区域主要是(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2】钻井井底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3】下列能源与油气资源的根本能量来源一致的是( )
A.地热能
B.风能
C.潮汐能
D.重力能
14、2005年世界一些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禽流感,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御对策:疫情发生地3千米内家禽全部扑杀;3﹣5千米内强制免疫,10千米内活禽市场必须关闭。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图中扑杀区半径的图上距离大约为1厘米),
该分布图的比例尺是( )
A.1:100000
B.1:200000
C.1:300000
D.1:600000
15、芬兰位于欧洲北部,被誉为“千湖之国”,是世界上位置最北的国家之一。芬兰的能源面临着供应紧张、能源结构单一的问题。下图示意芬兰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芬兰成为“千湖之国”的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运动
C.冰川消退
D.人工挖掘
【2】芬兰解决能源紧张状况的最佳措施是( )
A.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
B.加大能源的进口量
C.关停高耗能产业,节省能源
D.加强能源多元化发展
16、下图为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两条不同年份全年相对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积雪融水
【2】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17、马尔马拉海是世界最小的海,其与黑海之间以海洋水体为媒介通过狭窄的水道不断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马尔马拉”在希腊语中是大理石的意思,沿岸地区自古就开采花岗岩、大理岩等。下图示意黑海及马尔马拉海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马尔马拉海与黑海海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尔马拉海比黑海盐度高②马尔马拉海比黑海盐度低③表层海水自东北流向西南④深层海水自东北流向西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关于马尔马拉海沿岸地区岩石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板块生长边界,地壳活跃
B.大理岩——沿岸沉积的泥沙固结形成
C.花岗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
D.大理岩——浅海的石灰岩变质形成
1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本格拉寒流
B.巴西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
19、2016~2020年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期,我国需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降低煤炭的消费比重,显著提高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加快推进主体能源由油气替代煤炭、由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实现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图示意2016年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比重变化最小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水电
D.核能
【2】造成我国能源消费现状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禀赋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条件
D.国家政策
【3】为实现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应当( )
A.大力发展水电
B.开辟国际能源
C.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D.大力开发新能源
20、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 )
A.春季较多
B.夏季较多
C.秋季较多
D.冬季较多
【2】夏季影响②地的大气环流是( )
A.夏季风
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
21、雷暴是局地性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天气,常伴有闪电、大风、降雨、冰雹等天气现象。雷暴强度与闪电发生的次数呈正相关。下图示意该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时闪电发生的时空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天气系统( )
A.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B.强度逐渐增强
C.可能导致低温冻害
D.易形成锋面雨
【2】此次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其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摩擦力小
B.湖面温度较低
C.水汽得到补充
D.空气对流加强
2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石油进口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长期以来形成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快速增长的用能需求,导致中国长期依赖海外油气进口。国际能源署和某大型石油公司预测,2030年中国石油海外依存度或将高达80%,天然气海外依存度或将高达50%。下图示意1965~2017年中国石油产消差额与海外依存度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石油产消差额发生转折的时段是( )
A.1973~1977年
B.1985~1989年
C.1993~1997年
D.2013~2017年
【2】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能源消费结构是( )
A.多煤、少油、缺气
B.多新能源、少常规能源
C.多可再生能源、少非可再生能源
D.多油气、少煤炭
【3】中国石油海外依存度过高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有( )
①石油供给源地地缘政治变化②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性③石油净进口国的不断增加④石油输出组织的不断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读湖南莨山丹霞景区孤立山峰植被分布图,完成问题。
丹霞地貌孤立山峰植被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24、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是某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可更新水资源(109m3/年) | 内部水足迹(109m3/年) | 外部水足迹(109m3/年) |
1.7 | 2.2 | 6.4 |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国( )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②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③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5、开发还是保护?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____放在第一位。
2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洋流的名称是 ,该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2) ①农业带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②③为小麦带,其中以种植春小麦为主的是 。
(3)④农业带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是: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
27、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28、受气压梯度力、____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与等压线之间____。
29、2018年12月14-15日适逢双子座流星雨,北京某校天文社团成员赴图示华北某山区进行天文观测和地理考察活动,当晚入住图中农家院。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图示山区进行观测活动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B. 海拔较高,日落时间早
C. 远离市区,城市光污染小 D. 海拔较高,距离天空近
(2) 郭社长培训时讲到天文观测地的选择应考虑大气透明度(光透过大气的程度)、四周有无地形或高大建筑物遮挡等因素。请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择一个最佳观测地,写出其地形部位的名称,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第二日清晨,彻夜未眠的郭社长站在农家院中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拍摄时间约为______(选择填空)。照片中大安岭位于拍摄地的______。
A. 4:45 B. 5:45 C. 6:15 D. 7:15
(4)上午同学们从住宿地乘车到③地进行地理考察。写出车辆行驶的方向,估算车辆行驶的距离。
30、读沿30°N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B____C____平原D____河E____山脉
31、垃圾在填埋处理中,会逸出____;采用____法处理时,会产生粉尘、二噁英等物质,造成大气____。
32、下图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OB两侧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弧线AB是_________线,(晨/昏线)弧线AC是_________线。(晨/昏线)
(2)OC地方时为:________;OB地方时为:________;OE地方时为:__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为位置为:______________(填纬度和经度)。
(4)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
(5)此时全球范围内,属于6月21日范围和6月22日范围面积比为:___________。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纳米比亚是非洲一个沿海国家(位置如下左图所示),全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它的沿岸是一个长达1600千米的沙漠。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沙漠中有大面积的沙丘。海岸线上,广阔的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大西洋,高大沙丘直逼海岸,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形成壮观的“倒沙入海”奇景(下右图)。纳米比亚沿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爱吃浮游植物的沙丁鱼,西海岸的沙漠中布满了各种沉船残骸,历史上曾被葡萄牙海员称为“地狱海岸”。
(1)“倒沙入海”奇景多发在夏季,分析其原因。
(2)简述纳米比亚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海难事故多的原因。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聂伯河流域图(下图)。
材料二:黑土是在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草类植物生长地区,有机质不易分解并大量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肥沃土壤。乌克兰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黑土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第聂伯河流域。
材料三: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该河径流量春季占全年的61%。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主要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黑海。
(1)分析乌克兰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
(2)分析第聂伯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下图)。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
(1)由于 性质的差异,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夜晚近地面吹 (湖或陆)风,请补绘空气环流示意图。
(2)图中A处(出山口)为流水作用形成的 地貌,请从形态、地势、堆积物颗粒变化的角度描述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3)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会使博斯腾湖面积 (增大或减小),湖区周边湖风 (增强或减弱)、陆风 (增强或减弱)。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为干燥。但在部分强厄尔尼诺年份,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种子会迅速生长,形成“沙漠花海”。
下图为智利的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智利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相对短缺,但金属矿产(大多数金属矿产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资源丰富。其中锂矿储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脉的锂辉石和阿塔卡马湖卤水中。目前,智利生产锂盐的主要方式是从盐湖卤水液体矿中分离提取锂。
(1)推测强厄尔尼诺年份出现“沙漠花海”的原因。
(2)试分析智利化石能源短缺但金属矿产丰富的原因。
(3)与从盐湖卤水液体矿中提取锂相比,从矿石中提取锂的成本更高,试分析其原因。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岳华山是由一整块花岗岩构成,可谓独石成山。
材料二 北宋科学家沈括曾沿着太行山北行一路考察,看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他猛然顿悟,“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进而推断整个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
材料三 图1为华山和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图2为太行山崖面岩层剖面图,图3为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略图。
(1)写出华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过程:①________,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岩体;②________,形成崖面陡峭的断块山;③________,花岗岩岩体出露地表。
(2)据材料二和图2,按成因来看,构成太行山的岩石类型属于________,主要判断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3中相应图例的地形名称。
图例 | ||
地形名称 | ________ |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