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烟台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做学问不能只是寻章摘句,必须潜心研究书中义理,才能有所体会。

    B.正确有效的方法与刻苦的行动相结合,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

    C.2020年新年,一场疫情不期而遇,对整个国家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D.《诗词大会》以全新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节目现场真是高手如云

  • 2、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 原句: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不仅涉及技术的创新,还涉及制度与思想的创新。

    改句: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涉及技术的创新,也涉及制度与思想的创新。

    B. 原句: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自理么?

    改句:我这样大年纪的人,谁说能自理?

    C. 原句:拥有一间充满书卷气与生活气息的书房,该是多么温暖润心的美事幸事啊!

    改句:拥有一间充满书卷气与生活气息的书房,不得不说是件温暖润心的美事幸事啊!

    D. 原句:可以追忆革命岁月,可以缅怀革命先烈,可以重温红色之旅,所以,红色旅游格外耀眼。

    改句:红色旅游格外耀眼的原因有:可以追忆革命岁月,可以缅怀革命先烈,可以重温红色之旅。

  • 3、下列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他的美好童年往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的形象。

    B.《回延安》的作者是现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

    C.《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客观的记叙方式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立足现实,切勿异想天开。

  • 4、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阿长和衍太太对鲁迅都很关心,尤其是衍太太给他买书、让他背书等往事,鲁迅一想起就感到很温暖。

    B.《红星照耀中国》中贺龙和彭德怀都很有军事天才,打仗很英勇,他们参加哥老会,后来带领哥老会的兄弟一起参加红军。

    C.《儒林外史》中,王冕出生贫寒,在放牛之际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当地许多名流想结交他,但他性情孤傲,蔑视权贵。

    D.《水浒》中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他武艺高超,最能表现他性格的是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火烧草料场等情节。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以兵部郎中戴冑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杀之。冑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⑤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冑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擢:提升。③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④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⑤布:昭示。⑥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上杀之 欲:   (2)天下无冤  狱: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3通过选文可以看出戴胄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简述。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诗歌,回答以下小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商略:酝酿,准备。②天随: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融情于景,燕雁无心,数峰清苦,都是词人飘泊清苦生涯的写照。

    B. 下片前两句是说词人打算追随陆龟蒙的脚步,实现自己的救国梦。

    C. “残柳参差舞” 写残柳舞动时虽参差不齐,但仍随风舞动,苍凉而悲壮。

    D. 全词表达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委婉含蓄,苍凉悲壮。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开头两句写燕雁,暗喻词人纯任天然之意和飘泊江湖之感。

    B. 上片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数峰之清苦无可奈何反衬人之万千愁苦。

    C. “残柳参差舞” 这意象,实际上是南宋衰世的象征,含着虽已残破仍不甘灭亡的意味。

    D. “今何许”是囊括词人面对自然、人生、历史、时代的一大反诘,充满哲学反思意味。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学校请全体同学出谋划策,请你也来设计一项活动并写一句活动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

    【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官船往来乱如麻,   (《朝天子·咏喇叭》)

    (4)《陋室铭》中从反面虚写,写出室中的幽静超脱,表现作者看破世俗,不受羁绊的感情的句子是:    

    (5)默写杜牧的《赤壁》。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信使

    刘慈欣

    (1)老人是昨天才发现楼下那个听众的。这些天他的心绪很不好,除了拉琴,很少向窗外看。他想用窗帘和音乐把自己同外部世界隔开,但做不到。有两件事使他不安:其中一件是量子理论,他不喜欢那个理论中的不确定性,“上帝不掷骰子”。另一件事是原子弹。广岛和长崎的事已过去很长时间了,甚至战争也过去很长时间了,但他的痛苦在这之前只是麻木的伤口,现在才痛起来。他在忧虑着……每次从梦中惊醒,一个问题,像退潮时黑色的磁石一样就会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人类还有未来吗?这问题像烈火一样煎熬着他,他几乎无法忍受了。

    (2)楼下的那人是个年轻人,穿着现在很流行的尼龙夹克。老人一眼就看出他是在听他的音乐。后来的三天,每当老人在傍晚开始拉琴时,那人总是准时到来,静静地站在普林斯顿渐渐消失的晚霞中,一直到夜里九点左右老人放下琴要休息时,他才慢慢地离去。这人可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学生,也许听过老人的讲课或某次演讲。A老人早已厌倦了从国王到家庭主妇的数不清的崇拜者,但楼下这个陌生的知音却给了他一种安慰

    (3)第四天傍晚,老人的琴声刚刚响起,外面下起雨来。从窗口看下去,年轻人站到了这里惟一能避雨的一棵梧桐树下。后来雨大了,那棵在秋天枝叶已很稀疏的树挡不住雨了。老人停下了琴,想让他早些走,但年轻人似乎知道这不是音乐结束的时间,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浸透了雨水的夹克在路灯下发亮。老人放下提琴,迈着不灵便的步子走下楼,穿过雨雾走到年轻人面前。

    (4)“你如果喜欢听,就到楼上去听吧。”

    (5)没等年轻人回答,老人转身走回去。年轻人呆呆地站在那儿,双眼望着雨中的夜景,仿佛刚才发生的是一场梦。后来,音乐又在楼上响了起来,他慢慢转过身,恍惚地跟老人走进门,走上楼去,好像被那乐声牵着魂一样。对于如此迷恋于自己琴声的这个人,老人心中有一丝歉意。他拉得不好,特别是今天这首他最喜欢的莫扎特的回旋曲,拉得常常走调。还有那把价格低廉的小提琴,很旧了,音也不准。但年轻人在静静地听着,他们俩很快就沉浸在这不究美但充满想象力的琴声中。

    (6)这是二十世纪中叶一个普通的夜晚,这时,东西方的铁幕已经落下,在刚刚出现的核武器阴影下,人类的未来就像这秋天的夜雨一样  

    (7)时间过得似乎比往常快,又到九点了。老人停下了琴,想起了那个年轻人,抬头是他正向自己鞠躬,然后转身向门口走去。

    (8)“哦,你明天还来听吧。”老人说。

    (9)年轻人站住,但没有转身,“会的,教授,但明天您有客人。”他拉开门,又像想起了什么,“哦!对,客人八点十分就会走的,那时我还会来的。”

    (10)老人并没有仔细领会这话的含义。

    (11)第二天雨没停,但晚上真有客人来,是以色列大使。B老人一直在祝福那个遥远的新生的自己民族的国家,并用出卖手稿的钱支援过它,但这次大使带来的请求让他哭笑不得。他们想让他担任以色列总统!他坚决拒绝了。他送大使到外面的雨中,大使上车前掏出怀表看,路灯下老人看到表上的时间是八点十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

    (12)“您,哦,您来的事情还有人知道吗?”他问大使。

    (13)“请放心教授,这是严格保密的,没有任何人知道。”

    (14)也许那个年轻人知道,但他还知道……老人又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那么,您来之前就打算八点十分离开吗?”

    (15)“嗯……不,我想同您谈很长时间的,但既然您拒绝了,我就不想再打扰了,我们都会理解的,教授。”

    (16)老人困惑地回到楼上,但当他拿起小提琴时,就把这困惑忘记了。琴声刚刚响起,年轻人就出现了。

    (17)十点钟,两个人的音乐会结束了。老人又对将要离去的年轻人说了昨天的话:“你明天还来听吧。”他想了想又说,“我觉得这很好。”

    (18)“不,明天我还在下面听。”

    (19)“明天好像还会下雨,这是连阴天。”

    (20)“是的,明天会下雨,但在您拉琴的时候不下;后来还会下一天,您拉琴时也下,我会上来听;雨要一直下到大后天上午十一点才会停。”

    (21)老人笑了,觉得年轻人很幽默,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他突然预感到这未必是幽默。

    (22)老人的预感是对的。以后的天气精确地证实着年轻人的预言:第二天晚上没雨,他在楼下听琴;第三天外面下雨,他上来听;普林斯顿的雨准确地在第四天的上午十一点停了。

    (23)雨后初晴的这天晚上,年轻人却没有在楼下听琴,他来到老人的房间里,拿着一把小提琴。他没说什么,用双手把琴递给老人。

    (24)“不,不,我用不着别的琴了。”老人摆摆手说。

    (25)“这是借给您的,过一段时间您再还给我。对不起教授,我只能借给您。”

    (26)老人接过琴来,这是一把看上去很普通的小提琴,没有弦!再仔细一看,还是有的,但是极细,如蛛丝一般。老人不敢把手指按到弦上,那蛛丝似乎一口气就可吹断。他轻轻地把手指按到弦上,弦没断,他的手指却感到了那极细的蛛丝所不可能具有的强劲张力。他把弓放上去,就是放弓时这不经意的一点滑动,那弦便发出了它的声音。这时,老人知道了什么叫天籁之音!

    (27)那是太阳的声音,那是声音的太阳!

    (28)以后,老人被那把小提琴迷住了,每天都拉琴到深夜。年轻人却再也没来。

    (29)十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当老人刚把弓放到琴弦上时,年轻人突然出现了。

    (30)“你来要琴吗?”老人不安地问。年轻人点点头。

    (31)“哦……如果能把它送给我的话……”

    (32)“绝对不行,真对不起教授,绝对不行。我不能在现在留下任何东西。”

    (33)老人沉思起来,他有些明白了。双手托起那把琴,他问:“那么这个,不是现在的东西了?”年轻人点点头。他现在站在窗前,窗外,银河横贯长空,群星灿烂,在这壮丽的背景前他呈现出一个黑色的剪影。

    (34)老人现在明白了更多的事。他想起了年轻人神奇的预测能力,其实很简单,他不是在预测,是在回忆。

    (35)“我是信使,我们的时代不想看到您太忧虑,所以派我来。”

    (36)“那么你给我带来什么呢,这把琴吗?”老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奇,在他的一生中,整个宇宙对他就是一个大惊奇,正因为如此,他才超越别人之上,首先窥见了它最深的奥秘。

    (37)“不是的,这把琴只是一个证明,证明我来自未来。”

    (38)老人了悟,宽容地笑了,“好吧,孩子,你给我带来了什么信息?”

    (39)“两个信息。”

    (40)“那么第一?”

    (41)“人类有未来。”

    (42)老人宽慰地仰躺到扶手椅上,像每一个了却了人生最后夙愿的老者一样,一种舒适感涌遍了全身,他可以真正休息了。“孩子,见到你我就应该知道这一点的。”

    (43)“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是人类最后两颗用于实战的核弹。本世纪九十年代末,大部分国家签署了禁止核试验和防止核扩数国际公约,又过了五十年,人类的最后一颗核弹被销毁。我是在那二百年后出生的。”

    (44)年轻人拿起了那把他要收回的小提琴。“我该走了,为了听您的音乐,我已耽误了很多行程,我还要去三个时代,见五个人,其中有统一场论的创立者,那是距您百年以后的事了。”

    (45)他没说的还有:他在每个时代拜见伟人都选在其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这样可把对未来的影响减到最小。

    (46)“还有你带来的第二条信息呢?”

    (47)年轻人已拉开房门,他转过身来微笑着,似乎带着歉意。

    (48)“教授,上帝确实掷骰子。”

    (49)老人从窗口看着年轻人来到楼下,已是深夜,街上没什么人。他没有像老人想像的那样化作一道白光离去,而是沿一条斜线急速向上升去。几秒钟后,他就消失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之中。

    (50)爱因斯坦默默站了一会儿,慢慢地转身,又拿起了他那把旧小提琴。

    (有删改)

    1阅读小说,要关注“情节”,请你从文中年轻“信使”的角度梳理故事情节。

    信使听琴→____________→信使离开

    2阅读小说,要关注“闲来之笔”,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补充,实际上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请你从文中第(2)和(11)自然段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赏析。

    我选______,赏析:__________

    3阅读小说,要关注“伏笔”,小说最后作者才揭开谜底,原来“年轻人是来自未来的信使,老人是爱因斯坦”。其实前文早有伏笔,请你找出两处,并结合这两处谈谈“伏笔”的作用。

    4阅读小说,要关注“语言”。结合上下文内容,请你为第(6)自然段中“人类的未来就像这秋天的夜雨一样____”的空格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并谈谈理由。

    A迷茫  B冰凉

    5阅读科幻小说,要关注“作者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有人评价说:“刘慈欣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明亮的人类未来图景。”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本文和七年级下册课文《带上她的眼睛》谈谈你的思考。

  • 10、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需要独立思考和独立精神;坚定,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长住大梅山,并在那里传法。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声誉,否则,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己。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额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经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大梅山的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2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玻璃之王

    ①“玻璃之王”是这样诞生的: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杜威兹教授等人用制造玻璃的方法,将高温金——硅合金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轴上,以每秒100万摄氏度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熔体,第一次制造出了不透亮的玻璃。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看到这种刚诞生的合金材料时,曾嘲讽的说这是一种“愚蠢的合金”。这种不透亮、看起来“愚蠢的”的东西,就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

    ②金属玻璃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液体凝固速度非常快,原子来不及排列整齐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仍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态合金。因为非晶态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被称为金属玻璃。

    ③那么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玻璃又该如何获得?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由于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也就是说,单一的金属难以在生产上被制成非晶态的金属玻璃。但是,合金弥补了单一金属的缺憾。合金具有这样两个重要性质:第一,它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纯铁的熔点为1538℃,而铁硅硼合金的熔点一般在1200℃以下;第二,液体状态的合金原子更加难以移动,在冷却时更加难以整齐排列,也就是说,更容易被“冻结”成非晶体。这样,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就将金属与其它物质混合形成合金后再来获得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④目前,金属玻璃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韧性、刚性、优良的磁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人们赞扬它是“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已被用于制造高档录音机、录像机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因为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质,金属玻璃还被用于制造高压容器、火箭等重要部位的零部件。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

    (原文有改动)

    【1】从选文内容看,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玻璃之王”的?

    【2】选文第③段划线句“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④段“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一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生命因   更美丽(诚信、宽容、阅读、合作……)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