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两个不同年份甘肃省荒漠化土地分析结果表。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荒漠化 类型 | 2004年土地 面积/104hm2 | 2009年土地 面积/104hm2 | 土地面积减少量/104hm2 | 年变化 率/% |
风蚀 | 1 560.47 | 1 549.83 | -10.64 | -0.14 |
水蚀 | 289.11 | 284.91 | -4.20 | -0.29 |
盐渍化 | 68.91 | 70.26 | 1.35 | 0.39 |
冻融 | 16.28 | 16.29 | 0.01 | 0.01 |
【1】关于甘肃省荒漠化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最主要的类型是风蚀荒漠化,是因为当地多大风
②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远小于风蚀荒漠化,是因为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径流少
③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小与人为因素关系较小
④甘肃省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甘肃省盐渍荒漠化土地面积呈上升趋势,下列治理措施可行的有( )
①实行排灌结合 ②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③种植耐盐碱的作物 ④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地质平面图可表示区域的地质现象,岩石分布等信息,也可以用于分析地质构造,地质演化的特征。下图为某地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地质构造的名称及其成因是( )
A.背斜,水平挤压
B.背斜,垂直挤压
C.向斜,水平挤压
D.向斜,垂向拉张
【2】该地最晚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水平挤压
B.岩浆活动
C.沉积作用
D.地壳断裂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④处可能会找到鸭嘴兽化石
B.②处岩层中有明显的气孔构
C.①处岩层受挤压,岩层较坚硬
D.③断层北侧岩层向东水平移动
4、读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完成下题。
月牙泉附近出现的绿洲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5、特仑苏牛奶的产地--中国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依托北纬40度左右、中温带暖湿季风性气候、世界公认的优质奶源带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条件,提供了市场稀缺的高品质奶源。在特仑苏的专属牧场里,幸福的乳牛们所食用的牧草,更是精选自欧洲、美洲、澳洲等12个国家的高品质牧草。与我国相比,欧洲牧区的牧草质量相对较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温湿的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B.地形平坦开阔,适于大面积种植生长
C.良种培育技术高
D.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6、读某河流示意图,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7、读美国本土和澳大利亚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国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
A.煤矿和铁矿资源丰富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大江大河众多
D.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两国共同的人文特征是( )
A.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于东北沿海地区
B.以混血种人为主,通用英语,信仰基督教
C.高新技术产业均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D.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牧业带
8、龙感湖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处,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湖区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下图为龙感湖及周边地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龙感湖湿地的自然环境及服务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文化服务
B.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调节服务
C.是众多动物栖息地——供给服务
D.有众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支撑服务
【2】龙感湖能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少,水质优良
B.湖区藻类众多,食物充足
C.降水丰沛,气候湿润
D.冬季气候温和
9、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M为断层线,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类型的岩石。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从早至晚的排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2】该地未形成断层山,主要是由于该地( )
A.茂密森林保护地表结构的完整
B.地壳长时期处于缓慢下沉状态
C.断层构造的规模和升降幅度小
D.地质史上遭受到严重外力侵蚀
10、“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蔚为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读我国南方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和溶洞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 )
A.峰丛、峰林、孤峰
B.峰林、峰丛、孤峰
C.孤峰、峰林、峰丛
D.峰丛、孤峰、峰林
11、读下面两图。
若图1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此时控制①②③④地的气团正确的是( )
A.①暖气团、②冷气团
B.②冷气团、③暖气团
C.③暖气团、④冷气团
D.①冷气团、④暖气团
12、2022年7月2日,炎炎烈日下,日本东京的民众在涩谷车站附近行走。东京市中心连续八天遭遇“极端高温”,打破了历史记录。下图示意与日本出现高温相关的2021年某时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表层水温与正常年份水温的偏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京市中心连续八天遭遇“极端高温”,与之有关的现象可能是( )
A.热浪
B.焚风效应
C.厄尔尼诺
D.拉尼娜
【2】2022年日本出现“极端高温”,与正常年份相比( )
A.东南信风偏弱
B.西太平洋近岸赤道海域水位偏高
C.赤道暖流偏弱
D.东太平洋赤道海域上升流弱
【3】图示海域水温的异常变化使( )
A.秘鲁渔场渔业资源增多
B.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偏少
C.南美洲西北部干旱减弱
D.加里曼丹岛森林火灾频发
13、下图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图中周围沙漠广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图中地貌景观体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多大风
B.湿润多雨
C.河流众多
D.植被茂盛
【2】影响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侵蚀
B.海水侵蚀
C.风化和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3】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14、下图为“地球内部部分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软流层位于下地幔
B.岩石圈包含地壳
C.大陆地壳较大洋地壳薄
D.莫霍面深度可达400km
【2】地震发生时,震源一定在( )
A.地壳内部
B.地幔内部
C.岩石圈内部
D.地核内部
15、我国长江石首——城陵矶河段河曲发育,河道变迁频繁,下图示意1756-1960年该河段河道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一般发育在(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2】该河道的演化过程顺序是( )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甲一丁一丙一乙
C.丁一丙一乙一甲
D.丁一甲一丙一乙
【3】20世纪60年代后,该河段多采用人工裁弯取直的治理措施,主要目的是增强( )
①地下水补给量②河床泥沙淤积③上游洪水下泄④河道通航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会随季节及冷暖气团的强弱而不同。读“昆明准静止锋沿北纬26°分布位置频次图”,完成下面小题。
【1】锋面频次出现最高区域的海拔约为( )
A.500~1000米
B.1000~1500米
C.1500~2500米
D.3000米以上
【2】昆明准静止锋最强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冬季
C.夏季
D.秋季
【3】昆明准静止锋一般呈西北—东南走向,当锋面移至昆明以西时,昆明的天气特征一般呈现( )
A.一雨即冬
B.狂风暴雨
C.夜雨较多
D.晴朗无云
17、青海湖滩坝是由湖水搬运砂粒,在沿岸附近的湖滩长期堆积而成。气候变化导致青海湖湖平面发生升降变化,从而在不同位置形成多条滩坝。下图为近18ka(千年)以来青海湖四个阶段湖平面升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青海湖地区从古至今四个阶段的气候特征依次为( )
A.温湿、冷干、暖湿、凉湿
B.温湿、暖湿、冷干、凉湿
C.冷干、温湿、暖湿、凉湿
D.冷干、暖湿、冷干、凉湿
【2】图示时期,规模大的滩坝形成于阶段(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3】距现今湖区最远的滩坝形成时,青海湖湖面海拔高度约为( )
A.3040米
B.3194米
C.3240米
D.3290米
18、川崎市成立于1924年,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日本近代化的快速推进,建立了以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川崎市人口突破100万,但其传统制造业问题突出,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川崎市制造业比重大幅下降,房地产、批发零售业及其他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川崎市的都市功能也发生了转变,即从工业都市向研发型产业都市、从生产型都市向居住型都市转变。下图示意川崎市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70年代,川崎市制造业多迁往( )
①国内内陆地区②国内沿海地区③海外发展中国家④邻近大城市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川崎市发展房地产业最主要的优势是( )
A.房价低廉
B.邻近东京和横滨
C.环境优良
D.闲置土地多
【3】我国大城市可从川崎市产业转型发展中借鉴的经验是( )
A.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B.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打造居住型都市
C.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营造产业创新环境
D.外迁全部制造业,根治环境污染问题
19、下图为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此问题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图所揭示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石漠化
【2】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过度放牧
B.大水漫灌
C.大量施肥
D.围湖造田
20、如图为全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示意图(局部)。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
A.甲:热力原因辐合
B.甲:动力原因上升
C.乙:动力原因下沉
D.乙:热力原因辐散
21、读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和新月形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相同的是( )
A.雅丹地貌
B.江心洲
C.沙坝
D.海滩
【2】读图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3】风沙活动频繁的地区,可以采用防沙的工程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B.加强监测
C.石方格沙障
D.修筑堤坝
22、张先生常常驾车经过新首钢大桥(116°E),看到大桥和桥拱中的太阳形成一道独特风景(图1)。图2是“新首钢大桥所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分日张先生驾车通过大桥时,恰好看到初升的太阳位于桥拱中心位置,此时北京时间大约是( )
A.4:30
B.5:44
C.6:00
D.6:16
【2】太阳每天出现在桥拱中心位置的时间不同,其中出现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立秋日
D.冬至日
【3】与4月23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位置大致相同的时间是( )
A.2月22日6:44
B.2月22日7:00
C.8月22日7:00
D.8月22日6:44
23、下图示意亚欧大陆部分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及锋线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最大气压差值可能是( )
A.40百帕
B.48百帕
C.54百帕
D.56百帕
【2】图示反映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影响图示锋线甲、乙两处走向的相同原因是( )
A.风速快慢
B.气团性质
C.气旋干扰
D.地形阻碍
24、阅读下列描述波浪潮水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过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
——《梦梁录》
【1】材料①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2】引起材料②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风
B.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太阳辐射
D.海底地震
【3】依照农历历法,在潮汐运动中,当大潮出现时,日期约为( )
①十五、十六②初一、三十③初七、初八④二十二、二十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总量虽____,而人均占有量低;富矿____,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____,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
26、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至少说明两条判断依据。
(2)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27、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ADE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A ,D ,E 。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 ,原因是 。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同时用斜线画出图中被水库淹没的地区。
(4)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按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 ℃以下。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6)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
29、我国草地退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实行______制度;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____,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_____;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3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大气臭氧低值范围变化示意图
(1)臭氧低值范围逐年扩大的位置在_____极上空。
(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来的_____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_____层中臭氧分解。
(3)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到达地面的太阳_____辐射增加,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
31、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石质荒漠化和____。
32、图A为“世界部分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B为“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甲地7月份盛行__________风,成因是__________。
(3)图A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与图B所示气候类型比较吻合的是__________地,该气候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
3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护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中国船舶和人员的安全,2008年12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我海军护航编队航线图。
(1)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西行途中,三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
(2)舰艇编队出发之日,地球公转到____(远、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快、慢)。西行途中,为了与当地区时取得一致,官兵的手表需调____(快、慢)。
(3)舰艇编队途经北印度洋时,海区盛行风向是____,洋流流向是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具有巨大的效益,但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后,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变,给中下游河段的河势稳定、供水形势、通航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下图为长江干流宜昌至大通河段河道形势示意图。
(1)推测宜昌至大通河段的自然环境状况。
(2)描述宜昌至大通河段的河流特征。
(3)分析三峡工程可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
35、读印度洋及周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南方、北方、青藏地区中,酸雨现象较严重的是 地区。
(2)印度洋中许多低平岛屿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其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3)非洲北部沙漠化土地扩大的最主要趋势是向 (方向)发展。
(4)澳大利亚墨累河下游地区盐碱化严重,使得土壤退化。该现象最为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6、读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昆仑雪菊具有神奇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益肝补阴,等独特功效的稀有高寒植物。昆仑雪菊生长于昆仑山3000米以上的冰峰峭崖上,每年8月盛开,花期短促,生长区域狭窄,产量极小,弥足珍贵。
材料二:2009新疆茶农纷纷将这种产自昆仑山高海拔地区的菊花品种引到平原地区进行人工种植。然而2012年7月之后,这个“茶中新贵”的价格却一泻千里。
(1)简述昆仑雪菊原产地的自然条件。
(2)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且末大面积引种雪菊对该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3)为了促进新疆昆仑雪菊产业的发展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