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测算,亚太区域未来十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49万亿元左右,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B.2020年5月4由bilibili推出的演讲视频《后浪》获得1283.6万点击量,在该视频中国家一级演员何冰认可、赞美并寄语年轻一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C.疫情不可避免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习近平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不仅战胜疫情,而且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D.在市场和时代使命的召唤下,国产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出现了从宏大历史层面向日常生活层面,从提供完美英雄榜样到体贴个性、洞悉人性。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往往意象鲜明,《我爱这土地》用丰富的意象抒发对土地执著的爱,《海燕》则借海鸥、海鸭等意象赞颂了革命先驱无畏的战斗精神。
B. 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C. “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比“仲夏农务急”中的“仲夏”早,“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一“尺”比“飞来峰上千寻塔”中的一“寻”短。
D. 对联“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和“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分别写的是唐代的李白和北宋的文天祥。
3、下列加点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意蕴(yùn) 譬如(bì) 一幅画(fú) 瞬息万变(shùn)
B.违背(wéi) 逝者(shì) 悲哀(āi) 信手拈来(zhān)
C.流露(lù) 含蓄(xù) 擒住(qín) 目不忍睹(dǔ)
D.怆然(chuàng) 深巷(xiàng) 散碎(sǎn) 惟妙惟肖(xiāo)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果,法国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羊脂球》。
B.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是条件复句。
C.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明末清初著名小说家。
D. 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许多人,其中藤野先生、阿长、闰土、孔乙己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5、阅读文言文《智囊•侯嬴》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戒勿战。平原君以书责信陵君,信陵君欲约客赴①秦军,与赵俱死,谋之侯生,生乃屏②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昔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③,而公子亲数存之④。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至邺,矫⑤魏王令代晋鄙兵,晋鄙合符,果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兵进,大破秦军。
【注释】①赴:舍身投入,同秦军拼命。 ②屏(bǐng):使人退。③鼓刀屠者:宰杀牲畜的屠夫。 ④亲数(shuò)存之:亲自屡次来慰问我。 ⑤矫:假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_____) (2)公子诚一开口(______)
(3)公子遂将晋鄙兵进 (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
A.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B. 力能窃之 辍耕之垄上
C. 夷门监者侯嬴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登轼而望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
(2)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侯生“好奇计”,这是总写,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B. 侯生把自己的好朋友朱亥推荐给信陵君,说明侯生考虑事情很周全。
C. 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中途变卦,后来是在如姬的说服下又答应出兵的。
D. 如姬冒着生命危险偷兵符给信陵君,说明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5】侯嬴为信陵君进献了哪几条“奇计”?请简要概括。
6、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各题。
【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下列对甲乙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的“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表现出诗人遭受挫折后怅然若失,内心苦闷抑郁。
B.乙词运用了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词人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
C.甲诗中诗人的感情在发生着变化:怀才不遇的苦闷茫然→对仕途前程的期盼→乐观坚信。
D.乙词中词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苦闷情绪结合起来,是一首富于浓厚现实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结合甲乙诗词中内容风格与此相似的诗句,具体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7、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激情、浪漫、梦幻,是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最好描述。导演们使用了一种中国人、外国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特别美丽的中国故事,巨大的水墨文化卷zhóu____,数千张世界儿童的笑脸,用世界的语言传递古老神奇的中国文化。当罗格的那句“无与lún____比”响彻北京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世界对中国的赞美,更是世界对中国的重新认识。当焰火、星光、五星红旗在鸟巢辉映之时,我却似乎看到数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种种劫难,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从火烧圆明园到南京大屠杀,______________,我们用不屈、坚韧、勇敢、自信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北京奥运仅仅是开始,开幕式也只是一个宣言。作为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卷zhóu____________ 无与lún________比”
(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举办一次“争当文明小市民,争做环保小使者”演讲比赛,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比赛写一段开场白(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 ,左右采之。《诗经·关雎》
(2)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成语“辗转反侧”出自《关雎》“ , ”一句。
(5)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的诗句是: 。
(6)古代有不少写“思乡”的诗篇,请你连续写出两句诗句。 ,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望之如云 近之如春
钱碧湘
1992年除夕夜,我照例打电话向钱钟书、杨绛二老拜早年。正说着吉庆话,钱先生话锋一转,冒出一句:“老啦!要死啦!”我吃一惊,赶忙拦住:“新年新世,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这可是你在瞎说!”钱先生哈哈大笑,不以为意。我心有禳解,对我爱人朱狄说,敢在年节下大谈老死,必定愈老弥坚,寿数无量。谁知钱先生一语成谶,来年便大病缠身,长卧不起。
年前噩耗传来,举国惊悼痛失文化昆仑,我们更多一份失去慈祥长辈的伤痛。
我姓钱,但和钱先生非亲非故。三十年前同住在干面胡同十五号时,我还不认识他。那时,钱先生远非今日之名扬天下。但在学术界,他的博闻强记、学贯中西,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清高淡泊,也时有耳闻。后生小子,由敬生畏。我们虽和钱瑗有一面之交,却决不敢妄想识荆。倒装名句,恰是“毗邻若天涯”。
机缘凑巧,下干校之初,我阴错阳差暂栖社科院文学所,编入老弱病残组,遂因祸得福,认识了钱先生。
干校条件恶劣。钱先生和吴世昌先生等四人同住一间土屋。地面比路面低,进门要下两级台阶,非常潮湿。四块铺板紧靠四墙摆放,中间一小方空地,白天便权充工场。钱先生身处逆境,仍然冲淡平和,不失儒雅。静坐在小马扎上搓麻绳时,钱先生的身影颇堪入画。他寿眉浓长,双目低垂,手中不停捻动着麻絮,犹如老僧入定,思绪已不知云游至何处何方。他的床下有只极大的柳条箱。一天搬出去晾晒,只见满箱书籍。尤可惊叹的是上面一摞大开本书帖,宣纸线装,蓝面烫金,我不免少见多怪。他轻轻抚平压皱的封面,微笑着说:“我喜欢翻翻。”日后有幸目睹钱先生的墨宝,笔下如行云流水,洒脱放逸,颇得王羲之遗风。大家通才,钱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诗文绝代,其书法亦十分了得。
钱先生少年名高,早已学富五车。下干校时年过耳顺,劳作之余,仍诵读不辍。灯光黯淡,就站在灯下立读。世人或称羡他聪颖过人,天资超群;或盛赞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钱先生果然一身钟天地之灵秀,得日月之精华,非常人可望其项背。子贡谓孔子为“多学而识之者”。夫子自道:“非也。予一以贯之。”至圣至道,钱先生庶几近之。
钱先生为人谦和,俞平伯先生长他几岁,他总尊称“俞先生”。资料室一个老小姐小他几岁,他也随大家尊她“周大姐”。对我们小辈,他从不直呼姓名,也不用“小X”代称,而是叫名字,十分亲切。
吴先生好和俞先生抬杠,钱先生常在一旁笑而不语。暮春三月,菱叶新发,青青翠翠散落水面。一天,吴先生从水塘洗涮归来,兴冲冲对俞先生说:“我仔细看过了,菱是不开花的。没有花,哪来香?金桂把香菱改秋菱,有道理!宝钗的学问也有限。夏家小姐并非不通文墨!”俞先生是姑苏城里人,不识菱花之有无,一时语塞。我不知深浅,贸然插话道:“吴先生,你恐怕说得不对。我是江南水乡人。菱开小白花,有淡淡的香气。现在不见花,是节气还不到。宝钗的学问还是大。夏金桂强改秋菱,是故意挑刺生事。”吴先生不说话,俞先生蓦地开怀大笑。中午去食堂的路上,钱先生笑着小声说:“碧湘,你今天帮俞先生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不懂,他指点说:“吴先生和俞先生是学术上的冤家呀!”我方知自己无知莽撞。
钱先生不多言,一旦开口,诙谐风趣。何其芳先生来东岳办事,总到土屋看望诸位先生。钱先生揶揄何先生“夤夜追猪”,绘声绘色,令人捧腹。有时谈点文坛掌故,又使我等晚辈大长见识,一扫土屋的阴冷逼仄。遥想当年,钱先生亦是“当此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怀”。
钱先生非常慈祥。听说我们九个月大的独子孤身在京,请一位七旬老妇看养,并无亲友照拂,便来劝说,要一老一小搬到他家去住。其时,钱先生家早被他人挤占一半,满堂上好红木家具被迫送进旧货店。女婿含冤自杀,女儿处境可怜,他和杨先生下放干校,分居两处,全家都在危难之中。他绝口不提自家的苦难,倒来关心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使我十分感动。他和杨先生提前返京。临行前,老夫妇俩特地来哲学所驻地,叫我去随意挑选他们的日用品。钱先生还索要我们迁居后的地址,说是回京后马上去看看我儿子非非。我赶紧说担当不起,怕他小小年纪要折寿的。口中婉辞,心下万分感激。
钱先生迁居三里河南沙沟,我对新房子很好奇,径自去满处乱转。及至走进卧室,方觉太不懂规矩,十分尴尬。钱先生不以为忤,反替我解嘲:“侄女儿,随便看!”
1981年我大病一场,情绪低落。钱先生来信开导:“苏东坡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不但句子好,并且很亲切。”嘱我静养,祝我康复。更送来进口针药,频频催我使用。
钱先生声誉日隆,信函如雪。不论国内国外,尊卑亲疏,他都一一手复。听杨先生说,有个陌生青年来信说,看了《围城》,对将近的婚期踌躇起来。钱先生赶紧去信譬解。青年获信后喜结良缘,寄赠了结婚照。
钱先生宽厚待人,和煦如春。
我教子无方,劣迹为钱先生风闻,来信责备:“教子不可太严!”听钱瑗说,父母对她从不严加责督。遇到难题,父亲并不手把手教,而是推给她十几部词典,叫她自去查找。实在遍寻不得,父亲才给予指导。这造就了她极强的独立性。她在英国进修初期,读不懂导师指定的某部英国古代典籍,正是仰仗父亲“不教之教”培养的功力,广搜博览,终于力克深奥之作,取得骄人的好成绩。钱瑗治学,颇有父风。可叹正在大有成就之年,不幸病逝。明珠痛失,高堂泣血,老父惊魂。旧雨新知,无不凄然泪下。
我不学无术,心怯藏拙,不敢向钱先生问道。朱狄无知胆大,屡去请教英文翻译。钱先生一边笑他“杀鸡用牛刀”,一边不惮其烦细细讲来。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追忆不尽,谨撰一联拜祭钱钟书先生。
管锥凿通四海三世古今独步
围城参透七情六欲穷达无心 1999年元月5日夜半灯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①洗涮(_______) ②揶揄(______) ③一语成谶(______)④不惮其烦(______)
【2】尽管“我心有禳解”但是钱先生新年的戏语还是不幸地一语成谶。请分析文章第二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3】对钱先生生前事迹的回忆,处处流淌着作者的一片深情。作者用语简洁清丽,却往往能道出先生的品格。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静坐在小马扎上搓麻绳时,钱先生的身影颇堪入画。他寿眉浓长,双目低垂,手中不停捻动着麻絮,犹如老僧入定,思绪已不知云游至何处何方。
【4】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言“当此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怀”,作者引用来称“钱先生亦是如是”,请结合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印证了作者这句评价。
【5】追怀先生,自当以追忆先生生前之事为主,而文中却回忆了吴先生与俞先生抬杠一事,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样写的用意。
【6】司马迁曾赞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作者巧妙化用此句,以“望之如云,近之如春”作为悼念钱先生文中的题目,请你谈谈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7】钱钟书不仅学贯中西,而且乐于助人,忆起往事,作者不禁思绪绵绵,唯以一副对联结尾,以寄哀思。请结合对联内容,谈谈作者以对联结尾的妙处。
10、 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⑦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B.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C.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特优班”。
D.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对象是一篇说明文所主要说明的事物,本文说明对象是古代私塾教育,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古代的私塾教育。
B.第4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宋代“三舍升补法”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私塾教育也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
C.“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这句话中“如此”一词指的是古代私塾盛行体罚。
D.第6段中,“如明代有些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一句中加点的词“有些”可以删掉,删掉后句意不会改变。
【3】结合本文的知识,你认为小明的说法对吗?
(链接材料)上学路上,初中生小丽说:“今天要进行语文考试,我有点紧张。”她同学小明听了后说:“听说以前私塾里的孩子特别轻松,只需要简单学几个字就可以了。”
11、信息类文本阅读,完成各题。
微电池有颗纳米芯
①赖斯大学发明的这种纳米结构的锂电池,纳米线被一种PMMA的多聚体包裹着。与现在通用的锂电池相比,充电更迅速、电力也更充足。
②美国赖斯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微电池制造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研发出一种结实的立体微电池,这种电池比普通的锂电池充电时间更短,其他性能也更为出色。这项成果可能为遥感、显示屏、智能卡、柔性电子器件以及生物医学设备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③这种电池里有着垂直排列的锦—锡纳米线,这些纳米线外面均匀地包裹着一种叫做PMMA的多聚体材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有机玻璃。PMMA“外衣”能够让超薄电解质层稳定地环绕在纳米结构材料周围,从而使这项存在已久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④赖斯大学的Pulickel Ajayan及其实验室成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找到了一种可靠的方法,能够将单根纳米线裹上一层平滑的PMMA基胶质电解质。PMMA的主要作用是绝缘,当电流通过时,它能保护里面的纳米线不受反电极的影响。研究者的这项工作在线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纳米快报》(Nano Letters)杂志上。
⑤“在普通的电池里,通常会有一个很厚的隔离物将两个电极隔开”。该校机械工程与材料化学教授Ajayan说,“如果能将电池里的东西挨得尽可能近,就可以大大提高电化学效率。但这一直是个很大的挑战”。
⑥Ajayan和他的同事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敲门砖,应该是开发涂层纳米线。应用这种技术开发出来的具有伸缩性的微型器件,将会比普通的薄膜电池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不过说句公道话,你不能用厚度来评判薄膜电池的好坏,因为这关系到锂离子动力学的速度快慢。”Ajavan说。
⑦“我们想弄清怎样把用3D技术设计出来的电池落实到纳米级别的实物上。”Ajayan实验室的研究生Sanketh Gowda说,“通过提高纳米线的高度,我们可以在不改变锂离子扩散距离的同时,提高电池的储能量”。
⑧“说实话,这种电池的3D概念设计早就出来了。”研究的带头人之一Arava Leela Mohana Reddy表示,“但是技术难点在于实际操作中,人们究竟能否给一段较长的纳米线裹上一层完美的PMMA外衣。即使一个很小的失误也会导致全盘失败。”
⑨这项实验主要基于去年该实验室发表在《纳米快报》上的一项研究,当时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一种共轴的纳米线电缆。
⑩而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电极沉积的方法,在一块阳极氧化铝模具的孔中造出了一条10微米长的纳米线。然后他们使用简单的化学蚀刻技术将模具上的孔扩大,并注入PMMA材料,将孔中的整条纳米线均匀地包裹起来。最后研究者用化学方法将成品从模具上洗了下来。
⑪研究小组用这种纳米线造出了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微电池,这种电池比相同电极距离的平板电池储能更多、充电更快。“电池是立体的,因此在同样的距离下能够传输更多的能量。”Gowda说。
⑫研究小组还发现,有了PMMA“外衣”,电池的可充电次数也会增多,因为它能够使纳米线和液体电解质之间的隔离环境更加稳定。
⑬最后,研究人员还验证了电池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比如硅电极,它会随着锂离子的来回流动出现膨胀和收缩的现象,长时间体积的变化会损坏电极。那么这种循环效应对纳米线新电池的影响又如何呢?
⑭电子显微图像显示,纳米线在经过了多次的充放电循环后,PMMA薄膜并没有出现破损的情况,甚至连一个小针眼都没有。研究人员认为包膜技术能够抵抗住电极体积的扩大,从而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1】下列关于立体微电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体微电池里有着垂直排列的镇—锡纳米线,这些纳米线外面均匀地包裹着一层有机玻璃。
B.立体电池是采用的3D技术设计出来并落实到纳米级别实物上的成功案例。
C.立体微电池的PMMA“外衣”,能使电池里的东西挨得更近,从而增多电池的可充电次数。
D.立体微电池比相同电极距离的平板电池储能更多、充电更快,在同样的距离下传输的能量更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立体微电池为遥感、显示屏、智能卡、柔性电子器件以及生物医学设备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B.立体微电池的技术难点在于人们究竟能否给一段较长的纳米线裹上一层完美的PMMA外衣。
C.普通电池的电极在多次的充放电循环后,会出现膨胀和收缩的现象,长时间体积的变化会损坏电极。
D.PMMA“外衣”能够让超薄电解质层稳定地环绕在纳米结构材料周围,保护里面的纳米材料不受反电极的影响。
【3】认真阅读文章,说说微电池有了纳米芯后,它更出色的性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回答三点)?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长时间待在家中,没有社交娱乐,活动单一,缺少运动,感到压抑、烦躁、空虚甚至抑郁,都不是个别现象。疫情更是触发了我们潜意识中本来就有的焦虑。
我们很容易因为整天无所事事,以及面对病毒危险的无力感而严重怀疑自身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价值。疫情危机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曾经无视或逃避的自我,那些在直面生死时所产生的恐惧和渴望、无能和无助、孤独和勇气。
所以,借着这次“宅”在家里的机会,重新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尝试回答一些问题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或许,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发现和治愈我们内心深处的“病毒”。
要求:请围绕“如何与自己相处”的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