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陋室铭》。
B.《文山先生文集》《宋学士文集》《柳河东集》《范文正公集》分别是文天祥、宋濂、柳宗元和范仲淹的文集,其命名方式各不相同。
C.科举制度时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会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D.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如江阴市因地处长江以南而得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东阳市因地处东阳江以北而得名。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B.《十五从军征》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过零丁洋》的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写潼关的险要。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着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自己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深情回顾了鲁迅童年无忧而快乐的时光,读来倍感温暖。
C.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塑造了一个不完美的甚至有点平庸的父亲形象,然而正因为其不完美而平庸,反而更具真实感人的力量。
D. 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里的主人公,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B.朝服衣冠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迭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面加线词语。
(1)俟其欣悦 (2)持汤沃灌
(3)同舍生皆被绮绣 (4)腰白玉之环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以下四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B. 文章第①段中,写老师的严厉不仅可以表现作者求师的艰难,还可以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和恭敬。
C. 文章从三个方面叙述了作者成年后求学求师的艰难,可依次概括为:抄书之难,旅途之艰和生活之苦。
D.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意在现身说法,鼓励马生勤奋学习,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4】对文中画线句子(“同舍生……略无慕艳意.”),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绝句漫兴·其二①
杜 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②春风相欺得③,夜来吹折数枝花。
(注)①安史之乱之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写作题为“漫兴”的一组绝句。②恰似,正如。 ③得,唐人口语,语助词。
(1)品味“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中“欺”字的妙处。
(2)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山山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展开演讲活动。他先搜集到彼得·迈尔斯《高效演讲》资料,为演讲组组员支招。
经典叙述结构 | ||
坡道——从将的开始构建 这就像跳台滑雪,坡道会决定你冲击的角度和高度。在听众脑海里,坡道会提升你讲话的重要性,将你要说的内容放到一个更高的优先层次上。一旦听众开始关注你将要说的内容,他们就与你真正在一起了。 | [贴士] ◯七秒法则:在听众决定是否关注你的话之前,你只有七秒的时间可以利用。 ◯一些妙招;运用强大的统计数据,向听众提问,引导想象情境,讲述故事等。 | |
发现要点——从听众需要知道的内容中获得 演讲的主体部分,它提供听众需要知道的知识。无论如何不能只是你自己想说的任何事情,而是为了达到你想要的结果,听众需要知道或发现的知识。从听众需求出发,带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可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 [贴士] ◯三事原则:无论你需要讨论多少事情:将内容进行分类,类别不要超过三种,或者说发现要点不要超过三个。 ◯小妙招:列出“听众需要”知道的三个事项,从中找到“发现”的三个要点。 | |
甜点——从故事中获得 甜点是正餐后的一道菜品,以此圆满地结束宴席。演讲也当如此,以一个圆满结尾赢得听众的赞赏。此时不需向听众传递任何新的信息,但要瞄准情感,引起听众共鸣,创造一种难忘的体验,令听众最终信服你的演讲。 | [贴士] ◯右脑原则:世界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已经揭示,人类的决策不是经由处理数据和信息的左脑作出,而是由处理故事、情感、色彩以及幽默的右脑作出 ◯小妙招:最好的甜点是一则故事或轶事,也可以是一个增强讲话要点的比喻或想象。 |
【1】为了迁移运用《高效演讲》原则和妙招,山山请你为伊扎尔·拉宾的演讲稿旁批。
人民把生命交给了我们 [以色列]伊扎尔·拉宾 ①在柔嫩的16岁,我被发给了一支步枪。这不是我的梦。我曾想做一个水利工程师,我曾在农业学校学习。我曾想,在干热的中东,一个水利工程师是很重要的职业。我今天仍然这么想。然而,我却被迫求助于抢。 ②我在军队中服务了几十年。在我指挥下,那些想活、想爱的青年男女却是走向了他们的死亡。在我的指挥下,他们杀死了被派来杀害我们的敌方人员。 ③在中东我们的居住地,在以色列我们的家园,飞机上可以看到摄人心魄的景色:深蓝色的海洋和湖泊,深绿色的田野,五颜六色的沙丘构成的沙漠,石灰色的山脉,以及白墙红顶的房子点缀的整个乡村,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一个个坟墓。同样在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飞机的舷窗旁、几千英尺高空之外,不计其数的墓碑一片沉默。但是几十年来,它们的疾呼从中东传遍世界。 ④今天站在这里,我希望向那些所爱的人致意——也向敌手。我希望向所有这些国家在所有这些战争中的所有倒下者致意;向他们的家人致意,他们承受着丧失亲人的重压;向那些残废者致意,他们的创伤永远难以愈合。 ⑤儿童降生于一个极不民主的世界,他不能选择他的父亲和母亲,他不能选择他的性别和肤色、他的宗教、国籍或家园。从他小拳紧攥地进入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置于他的国家的领导人的手中。是这些领导人将决定他是生活于舒适之中还是绝望之中,是安全还是恐惧。他的命运交给我们来处置——民主国家或其他国家的总统们、总理们。 ⑥正如没有两个指纹是相同的,也没有两个民族是一样的。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法律和文化、传统和领袖。但是,有着一个能够适用于整个世界的普遍信息,有着一个对不同的政体、不同的种族、相异的文化都是共同的规律。 ⑦“那么,就好好地照看你自己。”这是生命神圣的信念。 ⑧各国的领导人必须为他们的人民提供这种条件——这种基础,如果你能做到的话。这将使得他们能够享受生命。这些就是:言论和迁移的自由、食物和住所,而最重要的是生命自身。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军人墓地都在沉默地宣告着那些国家领导人在保护神圣的人类生命上的失败。 ⑨只有一个激进的方法可以保护神圣的人类生命:没有装甲、没有坦克、没有飞机、没有水泥防御工事。 ⑩这个激进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平。 【注释】1993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原则宣言,同意建立一个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由西岸和戈兰高地的巴勒斯坦人民自由选举其代表,以色列士兵从该地撤出。1994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外长佩雷斯三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本文为拉宾获奖演说稿。1995年拉宾被同胞刺杀,双方关系走向恶化。 | 演讲结构 (1)对照经典叙述结构,拉宾的开篇切合坡道理论:______ (2)拉宾的演讲从三个角度提供“发现要点”,可以概括为: ①无数墓碑沉默不语,却在向我们疾呼。 ②______ ③______ 演讲对象 (3)演讲要有听众意识。研读后发现拉宾演讲针对的主要听众是:①______因为②______ A.现场嘉宾 B.战争遇难者 C.各国政要 D.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 |
【2】下面是山山演讲初稿《自强不息》,请你结合《高效演讲》相关内容,提出修改建议。要求:①请针对“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加以分析。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左右。
修改建议:
8、根据课文用正楷字默写。
(1)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小住京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游鱼细石,_________________。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下阙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一支不再哭泣的康乃馨
林子寒打人啦!
一抬头,就看见柳岩风捧着个又青又肿的鼻子,一脸委屈。接着又看见林子寒手中攥着一支枯黄零落的花,脸上罩着一层铅云, 一双微红的眼睛盈满怒意。
我将脸转向了柳岩风,从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讲述中,依稀听出个大概:柳岩风课间玩耍时,偶然发现林子寒的书包里露出一丝花的枝蔓,出于好奇,便开始翻找,结果,翻出了一株花,只是,那是一支失血已久枯萎的康乃馨!
一个大男人的书包里怎么会藏着一株花?柳岩风一脸坏笑着,冲着林子寒和周围的同学挤眉弄眼。林子寒冲过去抢,柳岩风却一边高举着花,笑着躲闪,一边向刚走进教室的李小淀喊道:“李小淀,给,你同桌送你的花!”蓦地,那花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冲着李小淀飞去。李小淀还没来得及反应,已经一脚踏上,当她惊愕地抬起脚时,那支花已经大半破碎,只留下一地的叹息和哭泣。这时,林子寒的拳头落在柳岩风的脸上,同学们看到了林子寒怒气未消,赶紧护送柳岩风到我的办公室。
林子寒特好强,运动会一口气能拿四个第一,平时少言寡语,但男子汉气概十足,对小女生目不斜视。我不相信他会给小女生买花,可是他为什么要藏花?为什么会为这样一支枯萎了的康乃馨对同学大打出手呢?
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意识到这次的打人事件并不是这么简单。我咽下刚要对林子寒说的批评的话语,拉着林子寒,来到学校的后操场的花坛。
上午的阳光肆意洒遍每一个角落,花坛中,青青嫩草和各色小花漾起一片梦的涟漪。林子寒的脸上却依然密布阴云,期间隐隐夹杂着一丝痛苦,手中仍紧攥着那支受伤的康乃馨。我的心一动: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簇动人的风景,我想,林子寒也是。
你喜欢康乃馨,是吗?换了我,有人将它踩个粉碎,很心痛,也很愤怒,恨不得揍他一顿……
林子寒的嘴角开始微微翕动,脸上的阴云似乎淡了一些。
林子寒,走,我带你去买康乃馨去!如果你高兴,我还会给你买一大捧。
林子寒没有动,高昂的头低下了,一滴晶莹的泪从脸上的阴云间滑了出来。
“不了……反正……没用了。”他哽咽着说,“妈妈与爸爸离婚三年了,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怕他们瞧不起我。妈妈在郊区又有了新家……爸爸不让妈妈老来看我,可妈妈总会偷偷地来看我……妈妈本来说好三八节再来看我的,我偷偷买了康乃馨放在书包里等她来……可她后来说刚生了小弟弟,太忙了,来不了了……”
三八节到今天,整整过去了12天。这12天,足以让一朵花从粉红到枯黄。(甲)
我的心有些酸楚,为林子寒,也为那一支哭泣的康乃馨!
我安慰林子寒,也批评了他打人的做法。但他不同意给柳岩风道歉。
我跟林子寒商量,把他的事情说给同学们,他吃惊地望着我,眼中写满了疑惑。
你要相信同学们心中有爱,有善,而这些需要你的信任去激发。
得到林子寒的允许,我将林子寒的故事讲给柳岩风和其他同学听,他们个个很严肃,柳岩风的眼睛湿湿的。林子寒脸上的阴云散去了,在回到座位时,还轻碰了一下柳岩风的胳膊,但没说什么。
午休回来,林子寒的桌子上错落地躺了许多康乃馨,最鲜艳的那支是柳岩风的。一支支清新欲滴的康乃馨,长成了一簇美丽的风景,映衬着林子寒眼中的和平。
下午放学后,我打电话给林子寒的爸爸,告诉他今天发生的事。征得他的同意,便开车载着林子寒向他妈妈郊区的家驶去。
太阳已经偏西,一片云朵微红着脸傍在旁边,也不知是羞涩还是喜欢。从挡风玻璃向外看去,路的尽头就像是敞开的门,两旁的树柔和地与我们挥着手,微笑着引领我们前进。(乙)
林子寒显出少有的兴奋,摇下车窗,脸被天边的红云映得发亮。他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我头一次感觉到这风景真美,似乎可以闻到阳光的味道。
我的心又是一动,真的,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簇动人的风景,林子寒是,柳岩风也是!
林子寒,老师问您,为什么你会觉得风景真美,还闻到了阳光的味道?
他转过头,疑惑地看着我,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你打开了车窗。其实,风景的美就是人内心的美。一个人打开了心扉,才会发现更多的美好,才会接收到更多的美好。这美好就像是你买给妈妈的康乃馨,就像是同学们送你的康乃馨,就像是柳岩风那支最鲜艳的康乃馨。你把一支哭泣的康乃馨关在心里,你永远不会得到欢笑,但是你打开心扉,你会发现有那么多的康乃馨在微笑盛开。你是一个爱妈妈的好孩子,但老师知道,你还是一个真诚、纯洁、明事理的好孩子。
林子寒重重地点了点头,此刻的脸上那般纯净。
老师,明天我一定先向柳岩风道歉。
站在林子寒妈妈面前,我一手搂着林子寒的肩头,一手拿着那捧康乃馨,连同那支曾经哭泣的康乃馨,笑着对林子寒的妈妈说:“不再哭泣的康乃馨,真的很好看。”
听我说完,林子寒的妈妈笑了。林子寒也笑了,那笑容像盛开的康乃馨。
【1】将词语工整正确的抄写在答题卡的方格内。
肆意 涟漪
【2】文章题目的深刻含义?
【3】林子寒在一天的经历中懂得了哪些道理?请概括说明。
【4】谈谈对文中(甲)处画线句“这12天,足以让一朵花从粉红到枯黄”的理解。
【5】文中(乙)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7】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开头,可以使读者对所写的人物有所期待,达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目的。
B. 林子寒凶狠地打柳岩风,就是因为他看出柳岩风嘲笑自己买花给小女生。
C. 选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外貌描写来表现林子寒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的。
D. 选文以林子寒的打架事件为线索,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
10、一生从容
在国父纪念馆,每逢假日,总有许多青少年溜直排滑轮,还有一些教练免费指导。
我喜欢看人溜直排滑轮,因为它充满了力、美与速度,如果再年轻几岁,我也想来学溜滑轮。
散步的时候,只要路过国父纪念馆,都会转进去看人溜滑轮,我最喜欢在入口的地方,看教练教导初学滑轮的人。
教练的开场白经常是:“溜滑轮最重要的是要先学会跌倒,如果我们懂得跌倒而不受伤,就不会害怕跌倒,学会溜滑轮就很快了。溜滑轮和骑自行车一样,一定会跌倒,不跌倒是不可能学会的。”
教练开始示范,高速跌倒时要如何翻滚,撞到东西时要如何闪避,失去平衡时要先保护重要部位……
看着教练在那里不断地跌倒,我忍不住想:“跌倒的学问可真大呀!”
接着,换学员练习跌倒,他们一个个穿戴整齐,有多种安全保护,头盔、护膝、护腕等等,很像外星来的兵团在练习作战。
“一二三,扑倒!”
“一二三,前滚翻!”
“一二三,侧滚翻!”
“一二三,相撞!”
听着教练的指挥,学员不断地练习,看来非常有趣。学跌倒学得差不多了,教练问:“还怕跌倒的,请举手!”
没有人举手。
“现在,可以自由带开,去溜滑轮了。”教练宣布。
一群人于是往空旷的广场溜去,仿佛射出去的箭。
每次,看人学跌倒,总使我深有感触,想到在实际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去跌倒,也从未有人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你的感情会跌倒!你的学业会跌倒!你的事业会跌倒!你的人际关系会跌倒!因为人生和溜滑轮一样,一定会跌倒,不跌倒就不叫做人生!”
由于没有学过跌倒,在每一次跌倒时总是伤得很重,甚至个性比较刚烈的,比较要求完美的人,一跌倒就完了,绝望了,万念俱灰了。
当我们看到有些人为了极轻微的跌倒,就自伤,自残,自戕,自杀,做出比实际跌倒更严重百倍的自我凌虐时,内心总有深深的同情,在同情的时候又忍不住会问:为什么没有人教我们跌倒,为什么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学过跌倒?
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不要深陷感情的泥沼!”
却很少告诉孩子:“在感情受伤时,正是显现风格的最好时机,要尊重别人的选择,要善待自己。”
我们总是说:“要尽一切可能地追求成功!”
却很少说:“在追求成功的路途上,要给自己留空间,给别人留余地!”
我们总是说:“往前冲,什么都不用怕!”
却很少在往前冲时戴头盔、护膝、护腕,做好保护措施,并预先演练跌倒。
人生里的跌倒与失败,几乎是必然的,跌倒的价值是使人坚强,失败的意义则是让我们更珍惜人生。一个人如果学会跌倒,学会认识失败,等于是学会人生的一半了。
不怕跌倒,不畏失败,就能生起一些从容。
从容,是老天送给内心有空间的人最好的礼物。
当我沿街散步,看到美丽的街景,总会停步;看到动人的情景,也会驻足;随情随性地穿街过巷,然后回头看到人潮与车流,向不可知的地方奔赴,我总庆幸自己是个作家,有一些内在空间,有一些从容。
对我来说,写作就是希望的请帖,我只要每天拿这张请帖,就能立即抵达繁华的彼岸。
对我来说,写作就是美好的安慰,我只要每天有新的思维,就能很快发现失败和跌跤的意义。
我不是那么烦恼,也不是那么在意!
我不会那么执著,也不会那么僵化!
我不爱那么虚无,也不爱那么现实!
我已穿了文学的轮鞋,也跌倒过数回,我还会自由地去溜滑轮,比起昔年,我已学会了从容。
【1】教练教初学者溜直排轮分为几个阶段?请根据示例简要概括。
___________——亲自示范——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带开
【2】依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在文中的语意。
⑴却很少在往前冲时戴头盔、护膝、护腕,做好保护措施,并预先演练跌倒。
⑵对我来说,写作就是希望的请帖,我只要每天拿这张请帖,就能立即抵达繁华的彼岸。
【3】如何理解“从容,是老天送给内心有空间的人最好的礼物”?
【4】教人溜直排轮本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事,为什么“我”却能从中看到不同于常人的意义?
11、阅读说明文《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完成小题
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
史峰
①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一“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
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核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③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
④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夸克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宙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1,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
⑤“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比普通物质硬100倍。
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
⑦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就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
【1】文中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用意?
【2】试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3】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介绍“‘水滴’超硬”的原因,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
【5】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画线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文章第②段说明物质的构成及其现有技术手段下可分成的最小粒子夸克。
C.文章主体部分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的,即由物质的构成及其分成的最小粒子夸克,到夸克的组成,再到四个以上多夸克组成的性质。
D.文章第⑦段举例说明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已经被科学家发现,未来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可能会变成现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中华大地,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参加抗疫阻击战:白衣战士逆风而行,人民警察维护安宁,社区干部保障后勤,志愿者扎根岗位,普通百姓都居家静守……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与祖国共克时艰。
请以“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构思故事、叙写感受、发出倡议、发表看法等。
要求:(1)书写规范、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整洁;(2)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3)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力求创新,有创意地表达,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具体的校名、人名、地名,不得套作、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