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拆迁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B. 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 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D. 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2、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看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
B.木 本 采 沐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繁花嫩叶 流水潺潺 爱好文学 赞叹不已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各界优秀青年代表结合各自岗位和成长经历,抒发了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青春感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代表抒发感受”。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僧与悟空行至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把禅院烧了。
B.《阿长与<山海经>》回忆“我”有时厌烦长妈妈,有时敬重长妈妈。长妈妈罗嗦,处处限制“我”的行动,还有许多烦人的“规矩”和“道理”。文章还是以厌烦的情感为主。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战斗之余,他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小说,一有空就讲给战友们听。
D.《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蚂蚁一般的虫豸。
B. 暑假要不要外出旅游,妈妈的态度莫衷一是,最后也没告诉大家她的决定。
C. 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怀疑的?
D. 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5、课外文言文阅读
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②焉。
注释:①〖哂〗微笑。②野宿:在郊外露宿。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或请重法以禁之(_____)
(2)去奢省费(_____)
(3)由赋繁役重(_____)
(4)自是数年之后(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或请重法以禁之。
(2)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3】阅读选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唐太宗“止盗” 的方法与群臣有何不同?请用文中原词回答。
群臣:__________,唐太宗:__________
(2)唐太宗的说法与《大道之行也》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有着相似之处,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都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6、古诗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曹操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什么抱负?
【2】请对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赏析。
7、某学校图书馆对学生借阅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下图是调查结果统计表。请你概括出图表所反映的两条主要信息。
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
各年级借阅数量 | 初三年级 | 85% |
初二年级 | 40% | |
初一年级 | 20% | |
喜爱程度前三位 | 体育类 | 50% |
文体类 | 85% | |
科技类 | 40% |
从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的主要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古诗文名句。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呜呼!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秋风所破歌》)
(6)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二章》)
9、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③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⑦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⑧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⑨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 24 版)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
【3】“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
A.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10、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水界金刚小龙虾
“我要迎接漫天的星斗,我要迎接满河的龙虾……”韩寒在小说《1988》中深情地期盼夏天的到来。这简直是一个吃货的自白!夏日来临,各式风味的龙虾大餐早已香飘南京大街小巷,那些和韩寒一样念念不忘“满河龙虾”的吃货们从流着哈喇到吮着手指,开始大快朵颐了。
有个笑话:一南京人约广东朋友吃饭:“晚上请你吃龙虾!”广东朋友感动得“神魂颠倒”。等到一脸盆麻辣龙虾上桌,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此“龙虾”非彼“龙虾”吆!如同南京人口中的“马自达”非彼“马自达”一样,是“花高贵为平民”的另一法门。
真正的“龙虾”是一种名贵海产品,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据说因为“长须飘飘”,“颜值”似“龙”,因而被国人尊为“龙虾”。南京人餐桌上的是“小龙虾”,淡水一族,学名克氏原螯虾。它与龙虾外形相似,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平民与贵族,恐怕要攀上亲戚也难啊!其实小龙虾是外来物种,它的老家在美洲地区,1929年才从江苏登陆中国。
“一袭红袍平世界,两支大剪定乾坤。”小龙虾个头小,却可谓水界金刚——生存、繁衍能力极强。
小龙虾有着极强的环境耐受力,是当之无愧的生存大师。它从不担心房价攀升,因为它四处为家——不管是湖泊、河流、池塘,还是沼泽、水沟、水田,都是它的乐园,哪怕是水体污染或是池塘干涸,小龙虾也能顽强生存下去。
小龙虾也是个十足的“吃货”。从植物到动物,死活不挑、来者不拒——呵呵,要饿死也难啊!
这家伙还是天生暴力狂,好斗也是其生存能力的体现。只要对方超过安全距离,出现在视线范围内,就会举起双螯,摆出格斗姿势。并且出手狠,招招欲制敌于死地,一旦剪住对方,哪怕折断自己的螯也绝不轻易放手。它们通过格斗来确立自己的社会等级地位。社会等级高的占有更多资源,身边“随从”无数,也有更多“房产”。一旦等级建立起来,地位较高的小龙虾就会摆出胜利者的姿势,不断逼近和攻击对手,而地位低的小龙虾就只能屈服和退却。因而,小龙虾还是被用来研究格斗及社会行为的实验动物呢!
也正因为小龙虾超强的生存能力,当它以“外宾”身份来到中国后,就开始反客为主,渐渐演变为强势的生物入侵者。它到哪里,哪里的甲壳类、鱼类及水生植物便陷入生存危机。20世纪60年代后,小龙虾开始亮相于国人的餐桌。人们化害为宝,因其美味而引入自家养殖。凭借极强的繁殖力,它快速向天然水域扩散,直到难以控制。其庞大的家族至今已经遍布大江南北。据统计,目前国内20多个省份都能找到小龙虾的身影,有些地方甚至可称小龙虾灾区。由于它还是打洞高手,干旱期的梯田常关不住水,小龙虾重灾区每亩梯田大约会被挖近百个洞,粗的可及手臂,深的足有一米,轻踩即垮,修需整天。至今,这场保卫梯田的人虾大战还在继续。而如今它们从养殖基地“私奔”他乡危害周边水域水生动植物的现象也已经引起多方关注。
让我们关注南京大街小巷里不管白天黑夜都打得轰轰烈烈的另一场“人虾大战”。据说南京人每年四五月到九月底,就要吃掉上万吨小龙虾。即使这样,你也不用为小龙虾捏上一把汗,因为这完全赶不上小龙虾繁衍的速度!
看来,要想让小龙虾这水界小金刚乖乖地“趴”到我们的碗里来,不去别处“肆意横行”,还需要我们把嘴巴练得更能吃之外,自身增强应变能力,才能变得比它更强大啊!
(据有关资料综合)
【1】选文说小龙虾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请分点说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第六段能否调到第九段后?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3】选文打比方的手法运用较多,请举一例,说说其使用的妙处。
11、【材料一】
“冰丝带”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冰雪运动和速度的结合。外墙曲面有22条特制圆管玻璃由高到低盘旋,犹如22条“冰丝带”飘舞,象征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22”这个数字又代表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年份,这些都体现了冬奥文化。
“冰丝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单层索网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的整体高度,和谐地融入森林公园的整体环境;索网结构也有效地控制了比赛大厅的空间客积,节省能耗;同时实现建筑功能、超级结构、绿色节能与建筑效果协调一致。
【材料二】
“冰墩墩”的大熊猫形象向世界传递了敦实、勤劳、友好的中国形象,它手上的爱心象征着热爱祖国,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充满科技感的造型展现出中华民族在科技浪潮中直面挑战、不断奋进的精神。雪容融中的中国字“容”,意喻包容、宽容;“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将“大红灯笼”拟人化处理,既表达出了吉祥、欢庆的寓意,也体现了和平与友谊的美好祝愿。
【材料三】
相比于传统的建冷式冰场,北京冬奥会首次采用了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作为一种节能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替代了氟利昂。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有助于打造出最快、最环保的冰面。它将能效提升了20%以上,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以内,制成的冰也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冰面硬度不均匀的情况。借助该项技术,结合精准控制系统和线性降温策略,北京冬奥会成功实现了2小时内的快速、高效冰面转换,远远小于国际奥委会3小时冰面转换的要求。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冰丝带”是世界上规楼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体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
B.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冰墩墩”“雪容融”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在形象设计和文化内涵上的完美搭配,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奥林匹克精神。
C.材料三运用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直冷制冰技术节能快速的特点,突出中国冬奥的高科技。
D.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冰丝带”打造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让北京冬奥会成为最“绿色”的奥运会。
【2】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让读者对说明对象“冰丝带”外观设计具体可感,试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12、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 有一年,法国的一家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竞答,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如果卢浮宫着火了,你选择救哪一副画?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所以说,选择是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请以“选择”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