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氰化钾(KCN)
B.碳酸氢铵(NH4HCO3)
C.乙炔(C2H2)
D.碳化硅(SiC)
2、一定温度下,在3个容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容器编号 |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 ||
c(PCl5) | c(PCl3) | c(Cl2) | c(Cl2) | |
Ⅰ | 0.4 | 0 | 0 | 0.2 |
Ⅱ | 1.05 | 0.05 | 1.95 |
|
Ⅲ | 0.8 | 0 | 0 |
|
A.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比容器Ⅱ的大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6︰31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Cl2体积分数小于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0.4 mol·L−1<c(PCl5)<0.8 mol·L−1
3、汽油中常加入异辛烷来减震,其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下列各烃与氢气加成能得到异辛烷的是( )
A.2,2,4—三甲基—1—戊烯 B.2,4,4—三甲基—1—戊烯
C.2,4,4—三甲基—2—戊炔 D.3,4,4—三甲基—1—戊炔
4、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B.
C.
D.
5、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方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2,Z元素原子的2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W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Y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2周期第ⅤA族
B.元素的电负性:X<Y<Z
C.元素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四种元素中,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最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苏打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弱
B. 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
C. 氯气是非电解质,但氯水能导电
D. 甲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会促进甲酸分子的电离
8、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C.X、Y、Z的速率之比1:2: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消耗n mol Y
9、常温下,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上任意一点的都不相同
B.在饱和溶液中加入
固体,可使溶液由b点变化到e点
C.蒸发水后,可使溶液由d点变化到b点
D.常温下,的
的数量级为
10、有关天然产物水解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水解可得丙三醇 B. 纤维素水解和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 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11、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5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第三周期ⅦA族p区 B. 第三周期ⅦB族p区
C. 第三周期ⅦA族s区 D. 第四周期ⅢB族s区
1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最高正化合价:P>N>C B.原子半径:Na>Mg>Cl
C.热稳定性:H2O>HF>H2S D.酸性:H2CO3>H3PO4>H2SO4
13、NSR技术(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可有效降低柴油和汽油发动机尾气中
的排放,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动机尾气中的来源于
和
的直接化合
B.还原阶段,参加反应的、
、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则有
C.存储阶段,Ba存储的化学方程式为:
D.反应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14、X、Y、Z、W、R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的最简单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形成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的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
D.X、Y、Z、R四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15、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及现象 | 结论 |
A | 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 Mg、Al做电极,NaOH溶液为离子导体构成原电池,Mg电极附近产生气泡 | Al为正极 |
B | 探究沉淀的转化 | 向1mL0.01mol•L-1MgCl2溶液中先加入1mL0.05mol•L-1NaOH溶液,再逐滴加入0.1mol•L-1CuSO4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又出现蓝色沉淀 | Ksp:Mg(OH)2>Cu(OH)2 |
C | 探究Mg(OH)2溶于铵盐的原理 | 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变澄清 | NH |
D | 比较H2SO3和H2CO3的Ka2 | 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SO3和Na2CO3溶液的pH值,前者小于后者 | Ka2:H2SO3>H2CO3 |
A.A
B.B
C.C
D.D
16、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纯银器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腐蚀而变暗
B.在轮船的底部镶嵌锌块保护船体,采用的是牺牲阳极保护法
C.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高硅铸铁惰性辅助阳极的作用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钢铁设施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河水中的快
17、在水溶液中,物质R容易发生二聚反应:。不同温度(T)下,R溶于水所得溶液中R的浓度(mol/L)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c点时,的浓度为0.65 mol/L
18、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理论解释 |
A | 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 | 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 |
B | SO2为直线形分子 | SO2分子中S=O之间的夹角为180° |
C | 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 | 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 |
D | HF的沸点高于HCl | 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Cl |
A. A B. B C. C D. D
1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0 mL 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01NA
B.合成氨反应中,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用碱性锌锰干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当消耗MnO2 8.7g时,可制得标况下氯气2.24L(不考虑氯气的溶解;电池工作时MnO2转化为MnOOH)
D.常温常压下,18.4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总数为0.8NA
20、下列物质的分离或提纯,选用蒸馏法的是
A.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碳酸钙颗粒
B.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碘单质
C.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D.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21、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B.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该物质可使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22、氢化可的松乙酸酯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C.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23、用CO和合成
的化学方程式为
,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B.正反应速率:
C.反应速率:
D.平均摩尔质量:
24、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mol·L-1,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Fe3+、NO、Cl-、Na+
B.Ca2+、HCO、Cl-、K+
C.NH、Fe2+、SO
、NO
D.Cl-、SO、K+、Na+
25、(1)一定温度下,向1 L 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0.1 mol CH3COONa固体,则醋酸的电离平衡 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的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其中存在的主要溶质微粒是NH3·H2O。
已知:a.常温下,醋酸和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均为1.74×10-5 mol·L-1;
b.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则CH3COONH4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下同),NH4HCO3溶液呈________性,NH4HCO3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99 ℃时,KW=1.0×10-12 mol2·L-2,该温度下测得0.1 mol·L-1Na2A溶液的pH=6。
①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该温度下,将0.01 mol·L-1H2A溶液稀释到20倍后,溶液的pH=__________。
③体积相等、pH=1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产生的氢气____________。
A.盐酸多 B.H2A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④将0.1 mol·L-1H2A溶液与0.2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______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 | u∞×108/(m2·s−1·V−1) | 阴离子 | u∞×108/(m2·s−1·V−1) |
Li+ | 4.07 | 4.61 | |
Na+ | 5.19 | 7.40 | |
Ca2+ | 6.59 | Cl− | 7.91 |
K+ | 7.62 | 8.27 |
(2)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______电极溶液中,电池工作过程中左边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右边电解质溶液质量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mol·L−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_____。
(4)根据(2)、(3)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5)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_____。
27、按要求填空
(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E逆反应的活化能___E反应的活化能(填“大于”或“小于”)
(2)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 NaOH溶夜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逋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作用是________
②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8、常温下:某二元弱酸()水溶液中
、
、
随pH的分布如图所示:
(1)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设其电离常数为
,则:
_______。(已知:
)
(2)NaHX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其水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中)性。
(3)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溶液中:
①当溶液pH由5.4变为5.5时,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
、
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
(4)已知的
,
。
①向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溶液呈碱性是因为
发生水解,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可供选择的试剂及用品有:稀盐酸,酚酞、
溶液)
29、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是常用的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1)(填序号)上述表示方法中属于结构简式的为 _________;属于结构式的为 __________;属于键线式的为 __________;属于比例模型的为 ______;属于球棍模型的为 ____________;
(2)②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最简式为 ___________。
30、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 A、0.5mol B和3mol C和2molD,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在770K,使反应3A(g)+B(g)xC(g)+D(s)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试回答:
(1)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 ;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x= 。
(2)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 。
31、目前工业上制备丙烯腈(CH2=CHC≡N)有乙炔法、丙烯氨氧化法等。
乙炔法:
丙烯氨氧化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NH4+空间构型呈正四面体
b.CH2=CHCN分子中只有碳、氢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c.C2H2、HCN分子中所有原子均位于同一直线
d.NH3极易溶于H2O,是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2)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 (写化学式)。
(3)1mol丙烯腈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
(4)铜能与浓盐酸缓慢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有配合物H[CuCl2]生成。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H[CuCl2]在空气中久置会生成含[Cu(H2O)4]2+的蓝色溶液,[Cu(H2O)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
32、在有机溶剂里使3 mol PCl5 与 3molNH4Cl定量地发生完全反应,释放出12mol的HCl,同时得到一种白色固体A 1mol;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
(1)PCl5分子中磷原子和氯原子是否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选填“是”或“否”)
(2)固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分子结构测定实验表明,A分子结构中N、P原子组成六元环,且满足P五价,N三价,Cl一价(此处的“价”指成键时共用电子对数目)。画出A的结构式 。
3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优质漂白剂。一种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备NaClO2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纯ClO2易分解爆炸,空气中ClO2的体积分数在10%以下比较安全;
②NaClO2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③含水NaClO2受热易分解。
(1) 试剂A可以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SO2 b. 浓硝酸 c. KMnO4
(2) 下列关于上述流程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反应Ⅰ进行过程中应持续鼓入空气
b. 反应Ⅰ后得到的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
c. 反应Ⅱ中NaOH 应过量
(3)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已知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反应Ⅱ结束后采用“减压蒸发”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 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 。(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
(6) 中间产物二氧化氯(ClO2)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用ClO2处理泄漏的氰化钠(NaCN),得到无毒的NaCl、N2 和CO2。若处理含NaCN 4×10-5mol ·L-1的废水 1000L,至少需要ClO2 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7) 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4、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
,则0.5mol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_kJ
(2)已知:8g的CH4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445.15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足量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
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
(4)硫酸与2.00L1.00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
的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已知:。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84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 还有SiO2、Al2O3等杂质)提取Fe2O3。操作过程如下:
(1)I和II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名称_____;
(2)沉淀A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 , 固体B是____________;
(3)写出II步骤中生成Fe(O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6、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能溶于酸性溶液。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等领域。
★过氧化钙晶体的制备
工业上生产CaO2·8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用上述方法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时常用冰水控制温度在10℃以下和通入过量的NH3,其可能原因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钙晶体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0.3000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30 mL蒸馏水和10 mL 2.000 mol·L-1H2SO4,用0.02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两次。H2O2和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 H2O2+6H+ =2Mn2++5O2↑+8H2O
(3)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
(4)根据表1数据,计算产品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滴定次数 | 样品的质量/g | KMnO4溶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
1 | 0.3000 | 1.02 | 24.04 |
2 | 0.3000 | 2.00 | 25.03 |
3 | 0.3000 | 0.20 | 23.24 |
表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