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现有一瓶标准状况下的44.8 L HCl气体,回答下列各小题:
(1)所含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2)所含HCl的质量是_______。
(3)所含电子的数目是_______。(用NA表示)
(4)与_____g NH3所含原子数相等。
(5)将所含的HCl全部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则c(Cl-)是______,与_____ mol/L的Cu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同。
3、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有如下两条途径。
途径Ⅰ
途径Ⅱ
回答下列问题:
(1)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过程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用KSCN溶液可以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
B.利用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说明产品含K+
C.向明矾中加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属于混合物
(6)途径Ⅱ与途径Ⅰ比较,优点有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7)若V1与V2之差为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m克易拉罐样品中含Fe___________g。
4、“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云、雾属于胶体,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
(2)①钠的焰色试验的焰色为_______色,该色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据此原理制作的高压钠灯广泛应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焰色试验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可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②在潜水艇中,每人每分钟需要消耗1.12L(标准状况)全部由
提供,提供一个人一小时所需要的
,需要
_______g。
(3)将新鲜的有色花瓣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若向暴露在空气中的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可能收集到的气体除了挥发的HCl和水蒸气外,还可能有_______(填化学式)。
(5)的用途之一是五金蚀刻,请写出
溶液蚀刻不锈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铁红是一种常见的红色颜料,请你设计在实验室里用
制备铁红的实验方案,并将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_______。
5、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
、
、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该物质的成分,某化学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溶液至过量,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过滤,向沉淀物中不断滴加稀硝酸,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
(1)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
(4)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向③中所得滤液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
的方法来检验。
(5)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1)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发育,最大的影响是缺铁性贫血。此类病人需要服用补铁药品。
一个体重50 kg的健康人含铁2 g,这2 g铁在人体中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
A Fe B Fe2+ C e3+
(2)亚硝酸钠有毒,有传言说亚硝酸钠是致癌物质,但事实上亚硝酸钠并不是致癌物质,致癌的是亚硝酸钠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亚硝胺。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NaNO2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这说明NaNO2具有_________性。下列不能实现上述转化的物质是_________。
A Cl2 B O2 C FeCl3 D KMnO4(H+)
(3)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①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在Fe+4HNO3(稀)=Fe(NO3)3+NO↑+2H2O的反应中,HNO3表现了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则生成1分子NO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56 g Fe参加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为________g。
7、已知A、B、C、D分别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反应关系:
(1)如果A、B、C、D均是1O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D的结构式:_____。
(2)如果A、C均是18电子的粒子,B、D均是10电子的粒子。A与B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和D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8、I.利用下图装置制备,并研究
的性质。
(1)A装置利用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填写下表
B中棉花的位置 | ① | ② | ③ | ④ |
所蘸试剂 | 石蕊试液 | 品红溶液 | 淀粉和碘水混合液 | 氢硫酸 |
现象 | ___ | ___ | 褪色 | 浅黄色 |
体现 | ___ | ___ | __ | ___ |
(3)和氯气按照体积比
通入水中,溶液的漂白性_______(填“增强”“减弱”“不变”)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以废治废”是基于“绿色化学”观念治理污染的思路。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吸收烟气中的
,得到亚硫酸钠(Na2SO3)粗品。其流程如下:
(4)上述流程中,加入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亚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原因是_______。
9、“价一类”二维图基于核心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研究物质。如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的电子式为_______。
(2)Y的浓溶液与S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根据含硫物质的转化关系,从“草帽迷宫”(见下图)左下角的SO2开始转化,用箭头依次标出下一个转化成的物质,找出一条正确的转化路线,最终转化成右下角的SO2离开迷宫_______(提示:箭头不能穿过实线)。
(4)24mL0.10的
溶液与20mL0.04
的
溶液(硫酸酸化)恰好完全反应,已知氧化产物是
,则还原产物化学式为_______。
(5)已知S+Na2SO3=Na2S2O3,实验室用下述方法制备Na2S2O3固体:①将SO2通入含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②将溶液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后得到Na2S2O3产品。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混合液中n(Na2S)和n(Na2CO3)的最佳比例为_______。
10、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
(1)Fe电极是__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
(2)Cu电极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铁片的质量减少了2.8g,铜片表面产生气体_______L(标准状况下);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mol。
(4)某汽车尾气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测定CO的浓度,其装置如下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则负极的反应式_______。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a.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通过固体介质NASICON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工作时电流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c.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11、某强氧化剂XO(OH)2+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如果还原24个XO(OH)2+到较低价态,需用60个SO,那么X元素的最终价态为________________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甲同学取agCu片和12mL18mol·L-1浓硫酸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和Cu剩余。
(1)当装置C中气体集满后,D中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入一种碱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装置A仍有气体产生,此时装置B中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装置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饱和Na2SO3溶液 b.饱和NaHSO3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浓溴水
(3)反应完毕后,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余酸,却不能使Cu完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使用足量的下列药品不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aCl2溶液 b.Fe粉 c.CuO d.Na2CO3溶液
(4)实验中某学生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O2,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3、(1)相同质量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1.7 NH3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___L,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它与标准状况_______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3)某气态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4)同温同压下,SO2与氦气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
14、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基本工业产品,工业上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
I.路布兰法——其生产原理:用硫酸将食盐转化为硫酸钠,将硫酸钠与木炭、石灰石一起加热,得到产品和硫化钙。
(1)请写出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
II.索尔维制碱法(又名氨碱法):以食盐、氨气(来自炼焦副产品)和二氧化碳(来自石灰石)为原料,首先得到小苏打,再加热分解小苏打,获得纯碱。
侯德榜制碱法(又名联碱法)——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
(2)两种方法的沉淀池中均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X是____,Y是____(填化学式)。
(4)Z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___;排出液W中的溶质除了氢氧化钙外,还有___。
(5)在氨碱法生产过程中氨要循环使用,但不需要补充,在母液中加生石灰前先要加热的原因是____。
(6)根据联碱法中从滤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得结论正确是___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加入食盐细粉,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能提高Na+的浓度,使NaHCO3结晶析出
(7)联碱法相比于氨碱法,氯化钠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
15、某研究小组以工厂废渣(Fe3O4、Al2O3)为原料制取Fe2O3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___。
(3)“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语言叙述)。
(4)“沉铁”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100 g含Al2O3 51%的废渣“碱溶”时理论上需___________mL 5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