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教室里总是垃圾遍地,桌子东倒西歪,让大家叹为观止。
B.雷公山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景色极美,真谓是巧夺天工之作。
C.进入初中,由于沉溺于网络游戏,他先是迟到,后是逃学,最终他的学习生涯戛然而止。
D.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给你希望,泯灭,再给你希望。
2、同学们读了《经典常谈》后,整理了下面的有关内容,其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经典常谈》全书共十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C.《经典常谈》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D.《经典常谈》叙述的语言平实,论述思路严密,是一部按照严谨的传统学术观念撰写的学术著作集。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幸福的尺寸本是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每一寸幸福。
①在此之后,你的脚丫已经不再长大,你的鞋子尺码已经固定
②所以,请学会丈量幸福,拥有一颗充满爱、充满自由、充满创造的心吧
③这正像脚上的鞋,穿着合适也就可以了
④童年的尺寸是一颗糖果的甜蜜,少年的尺寸是一次收获的快乐,青年的尺寸是一份创造的惊喜
A.③①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使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他的《恐龙无处不有》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
C.《大雁归来》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其代表作是《沙乡年鉴》。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文,让我们了解了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信息。
5、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6、诗文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______至______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又见蓼花红
李冬凤
①碧天远,草木黄;霜渐凝,秋未央。
②寒露刚过,不知秋深几重。我心里便在盼鄱阳湖蓼子花海的到来。
③记得是2013年的深秋,一湖蓼子花海惊艳了世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云集到都昌西至老爷庙、东至南峰镇一百多公里的湖岸线上,每天多时达数十万人。亲眼目睹蓼子花海的人都惊叹不已,称之为自然之花、狂野之花。人们感叹,鄱阳湖的花海竟然如此磅礴,如此惊艳,如此香气奔放。原来,鄱阳湖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还有浩瀚无边的蓼子花海。自此,每到深秋,很多人便开始关注,只要发现了小片蓼子花,就接踵而至。因而,蓼子花才露头,便被踩踏成泥。蓼子花被吓着了,一小簇,一小簇,躲躲闪闪地在鄱阳湖的某个角落里嬉戏了一阵,便悄无声息地走了。
④满湖蓼红闹深秋的美景,不会再有了吗?
⑤风紧了,几场秋雨滋润,小草“扑哧、扑哧”钻了出来,带来满湖的嫩绿。是不是有了绿洲,就会长出蓼子花?
⑥南山以南的鄱阳湖,我几乎天天要去看。我看见绿草漫过湖滩,漫过水洼,漫过了堤坝。绿,一湖的绿,像翡翠铺满人间。我在绿草丛中扒寻,唯恐我的大意错过了蓼子花的到来。低到尘埃里,才能开出永不凋谢的花朵。蓼子花亦是如此,它的根在潮湿的泥土里,它的身子贴近在叶茎里,它的花枝也与叶面相拥。只有俯下身才能发现泥土里的芬芳。没错,蓼子花要开了。看:狭长细圆的叶丛中撑出了一把把小伞,是密匝匝的淡紫色小花苞。刚从叶茎中抽离出来的杆儿还嫩生生的,布满粉红的绒毛。阳光刚好,暖了小花苞。小花苞张开了笑脸,点缀在鄱阳湖苍翠的衣裙上,娇嫩嫣红,让人心醉。一朵花开,就有另一朵花开。我立起腰身寻找,满湖的翡翠中散落了无数繁星。一小朵,一小朵,在寒风中看上去孱弱,却坚挺地伸向属于自己的天空,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天真烂漫。可爱的“孩子”来了,花海的脚步应该近了。
⑦季节依序,待雁过寒潭,我仍像往日到鄱阳湖边漫步。一阵浓郁的花香拂过,是紧贴花蕊,沁人心脾的香。在这样的旷野,能闻到这样浓郁的花香,除非是花海。我脑子里漫不经心地想,花海?花海?蓼子花海来了?我心跳出来了,往鄱阳湖里看,大片的紫红,大片的绚烂,似红云翻滚,笼住了满湖的翡翠,向湖的两边无尽蔓延。娇柔红艳的花海如海市蜃楼飘然而至,把一个空茫茫的鄱阳湖带进了风光无限的春天。是蓼子花海,只有蓼子花海才会在这时的鄱阳湖出现,也只有蓼子花海才敢在这样万木萧条的深秋出现。我终于等到你了!
⑧花海重现了!蓼花红,满湖春。深港里的船儿又活泛起来了,渡着一批批的赏花人。护花志愿团来了,他们提醒着:脚下留情,文明赏花。给湖一片洁净,还你一片艳红。盛装的姑娘来了,舞动着七彩纱巾,与花争艳,为湖增色。远方的游客到了,按下了快门,花海美照刷爆朋友圈。
⑨择泽而居、伴雪而眠的白鹤来了。白鹤曲颈秀腿,在万花丛中引颈高歌。尾巴上一点墨的东方白鹳也在低空盘旋。亭亭玉立的灰鹤徐徐在花间,洁白无瑕的小天鹅在浅水湖里起舞弄清影。这些世界罕见的候鸟种群绝大部分都到鄱阳湖来越冬。这些珍稀候鸟为何钟情于鄱阳湖?因为,这里还有蓼子草。
⑩蓼子草别名半年粮,细叶一枝蓼。曾经听我外婆说过,鄱阳湖草洲上有一种草,小小的叶子,雪白的根,磨成粉能当粮。每当湖边人遇到饥荒,这草根就是救命粮。半年粮虽然算不上美味,却是湖边人救命草。世人赞美蓼子花,在于花,而不在于根。蓼子花对老百姓而言,又不在花,而在根。蓼子花对候鸟而言,也只在根。它是候鸟的“半年粮”。
⑾花似惊艳,心性却简约。蓼子花不喜欢哗众取宠,更不想以惊艳示俗。简约之心,只因你所需。
⑿鄱阳湖的蓼子花海重现了!她是应鄱阳湖之约,应候鸟之约,应万物之约而来。
【1】就记叙的顺序而言,文章第③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何作用?
【2】赏析下列句子。
(1)蓼子花被吓着了,一小簇,一小簇,躲躲闪闪地在鄱阳湖的某个角落里嬉戏了一阵,便悄无声息地走了。
(2)往鄱阳湖里看,大片的紫红,大片的绚烂,似红云翻滚,笼住了满湖的翡翠,向湖的两边无尽蔓延。
【3】作者为什么会喜爱并赞美蓼子花?阅读全文后,概括回答。
【4】阅读全文后,由美丽的蓼子花你会想到什么?
9、作文。
历经五个多月的战“疫”,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同学们终于回到了心仪的校园。回顾过往,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14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履职尽责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精神。除此之外,中国制度、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制造等,均让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并赢得世界舆论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初中生,中国的哪一面或中国精神的哪一点,让你在疫情期间感触最深?对你未来规划影响最大?请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点赞中国,未来有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阐述你的行动与规划。
要求:不要脱离原材料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