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絮叨 撺掇 凫水 蕴藻
B.冗杂 磅礴 骤雨 辐射
C.脑畔 延河 糜子 厉害
D.晃荡 燎原 麟火 思暮
2、下列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致密 登(dēng)时 褪色 闭塞(sè)
B.行(xíng)辈 海枯石烂 磅礴 锵(qiāng)然
C.恬静 山麓(lù) 销生匿迹 卑鄙(bǐ)
D.装置 船橹(lǔ) 连翘(qiáo) 偭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持续快速增长,这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B. 农历三月三,阳光明媚,旗幡招展,轩辕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隆重举行,盛况空前。
C. 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骄纵、任性、自私等缺点。
D.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一联是诗人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诗人即将“宦游”远行,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B.甲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联中,“无为”的意思是“不必、无须”,诗人不想像热恋中的男女一样离别时泪眼涔涔,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C.乙诗开篇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以叙事为主。
D.乙诗是作者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2】请分别写出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6、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
(1)《池鹤》中用对比手法反衬池鹤不事权贵的句子 。
(2)《敬业与乐业》中,说明兴趣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有道德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巧用比喻来写难以排解的愁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下列有关《水浒传》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好的人物之一,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林冲被逼上梁山前经历了误入白虎堂、倒拔垂杨柳、活捉扈三娘、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等事。
B.武松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和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孙二娘;后又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为躲避缉捕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C.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把自己身上带的五两银子都给了金老,而史进却只“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达嫌他“不爽利”,干脆不要他的银子,丢还与他,给他一个难堪。
D. 《水浒传》作者是清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2)阅读《水浒传》(第六十回)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简述此人没有“做梁山泊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和母亲看电影
罗彩君
①我至今清楚记得,四十多年前,母亲陪我们一起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的那一天。
②我们家是典型的传统家庭,严父慈母。从小,我们就对父亲有所敬畏,而对母亲有着天然的亲近和依赖。
③我读小学时,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当地开始放映。听说这场电影很好看,尤其是潘冬子,对于我们这样年纪的小孩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们很想去看第一场,又怕买不到票,就缠着母亲,央求她带我们一起去买票看电影。
④当时,电影还是为数不多的大众文化娱乐,一票难求。母亲顶不住我们的再三请求,最终答应我们一起去买票看电影。我的二哥已经开始工作了,就在家乡的电影院里当售票员。我们都建议母亲去和二哥说说,让他帮我们买票,母亲不同意,说不能让二哥为难,自己去排队买票。
⑤那时电影院的售票窗口是出奇的小,并且售票窗台特别高。像我这样十来岁的小孩,只能踮起脚,把拿着钱的手高高举起伸到窗口,将钱递给售票员,然后售票员把一张小小的电影票塞在我的手里。整个购票过程,我根本看不到里面售票员的模样。
⑥母亲没有因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售票员,觉得应该享受优待,她带着我们仨,跟随着买票的队伍,在售票窗口前排队等候。不一会,买票的人越来越多,有个别人高马大的人不排队,挤到前面,这样就打乱了原来的秩序,挤成一团。瘦小的母亲,挤在人群中,脸色通红,鼻梁上还有细密的汗珠,有点力不从心。但她没有放弃,在人群中奋力地坚持排队,她知道我们想看这场电影的迫切心情。
⑦母亲被人群裏挟着,最终还是被挤出来,她始终没能靠近售票窗口。等到别人都买好了票,才轮到母亲最后一个买票。高高的窗台,小小的窗口,母亲把右手举起,将手伸进窗台,她一边把钱递给售票员——就是她的儿子,一边回头安慰在一旁焦急等待的我们,说马上就好了。接着,她又伸长脖子看着售票窗口,等待着她的儿子,把票递到她的手里。她也顾不上和他说话,接过电影票,然后转过头,大声地告诉我们票买到了,就急忙把刚买到的蓝色电影票递给我们看。
⑧我们一看到电影票,都开心得跳起来,但是当我们定睛一看电影票的座位时,一下子都傻了眼,一排一号到四号,这么偏的位置怎么看?我不满地嘟囔着,母亲微笑着对我说,能看!并用左手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走,我们回家去,今天晚上看电影,早点吃饭。想着母亲这么辛苦排队买票,懂事的我们也不再发牢骚,更何况,平时我们也很少有机会看电影。小孩子总是很容易满足的,我们跟着母亲,一路叽叽喳喳地回家了。
⑨晚饭比往常要早许多,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好饭,母亲也很快地收拾好碗筷,带着我兴冲冲地赶往西门街的电影院
⑩昏黄的灯光下,电影院的两扇小门开着,分别有两名工作人员在门口检票。母亲带着我们排队、检票、入场。虽然电影院内灯光有点暗,但我们的位置是最容易找到的。那时,电影院配备的都是木制的长条椅子,椅子的背上有白色的阿拉伯数字,标志着每个人的座位。第一排最靠边的位置母亲自己坐,把其他的位置让给我们坐。电影院里热闹得很,可以说是人声鼎沸。看电影的人们陆陆续续地进场了,熟悉的邻居们都热情地相互打着招呼,看到母亲和我们坐在第一排这么角落的位置,都笑着调侃道,你儿子是卖票员,你们的位置怎么这么差?坐在一旁的我仔细观察母亲,她始终和往常一样的平和,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不愉快,也没有一句埋怨二哥的话,对于邻居们的问话也是微笑以对。
⑪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更何况当时电影票位置的好差,都是售票员一个人说了算,对我们家那是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和大家一样去排队买票可以理解,但买到票的位置比别人的还差,我们无法理解。面对我们的不理解,母亲还耐心地和我们讲道理,对于你二哥来说,别人是客人,我们是自家人,自然要把好位置先给别人。如果把差的位置给别人,自己家里人坐好的位置,那不是待客的礼数。
⑫母亲不识字,也说不出“礼让”这样的词语,但她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要懂得先人后己,与人为善的道理。母亲的言行举止如涓涓细流,又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们稚嫩的心田。我们都点点头,不再言语,静静地等待电影开始。
⑬《闪闪的红星》,在我们的期盼中终于开始播放了。小英雄潘冬子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象,主题曲《闪闪的红星》,激昂慷慨的旋律,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母亲陪着我们看电影的情景留在记忆里,常常想起,永远不会忘记。
【1】本文题为“和母亲看电影”,看电影过程和电影内容却写得很少,是否与标题不符?为什么?
【2】按要求品味下面的词句。
(1)瘦小的母亲,挤在人群中,脸色通红,鼻梁上还有细密的汗珠,有点力不从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2)晚饭比往常要早许多,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好饭,母亲也很快地收拾好碗筷,带着我们兴冲冲地赶往西门街的电影院。(从加点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
【3】请对文章第⑩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联系本文简要分析。
9、按要求作文
今年开学以后,学校执行了“双减”政策。同学小余回家后不再做作业,也不预习和复习,一天就只知道打游戏。小余妈妈看到这些情况有些担忧,询问小余原因,小余振振有词地说:“现在不是双减了吗?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现在不是该我耍,该我玩了吗?我的时间我做主。”呯地一声,小余关上房门玩游戏去了。
请你针对小余的情况,以明明的名义给他写一封信,题目自拟,引导小余正确对待“双减”问题,写信的日期为11月16日。
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