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XY2(液)+3O2(气)=XO2(气)+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mL、密度为2.56 g/L。则:
(1)反应前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质量之为3:16,则XY2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个周期_____个族;卤族元素属于第_____族。
4、(一)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氧化剂是_____,还原剂是______
(二)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HNO3溶解,反应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请将上述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__。
(2)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
(3)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
(4)在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起氧化作用的HNO3与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质量比为______。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相关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A | B | C | D |
|
3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1)写出H、I两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
(3)从E到K的元素中,______原子半径最小。元素E和J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4)试用实验证明E和F的金属性的强弱(简述实验内容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过实验测出,反应后烧杯①中的温度升高,烧杯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NaOH溶液跟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Ba(OH)2·8H2O跟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试写出烧杯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下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7、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夹持仪器略去)。
(1)A中装有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是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试管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8、下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
(2)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难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3)由B制备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B分子中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
(5)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C与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9、按要求填空:
(1)S2-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7 g 35Cl2所含的中子数为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①石墨②CO2 ③液态HCl ④Na2CO3固体 ⑤熔融Al2O3 ⑥葡萄糖 ⑦KOH溶液
(3)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用双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
10、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碳的燃烧热为。写出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试回答:常温下的盐酸溶液
_______。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
_______4(填“>”“=”或“<”)。
(3)将铜片、锌片和稀硫酸溶液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可以形成原电池。负极发生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11、根据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填写)
(1)氯气与水反应得到的新制氯水含多种微粒。下列现象是由新制氯水中哪种微粒引起的。
①使氯水呈现黄绿色的是_______,②能使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_______,④能使红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__。
(2)反应8NH3+3Cl2=N2+6NH4Cl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氯气可以用于制备漂白粉,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
(4)在抗击新冠疫情中,"84"消毒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若将"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洗厕剂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则会产生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2、实验室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制得的氯气和氢氧化钙制取少量漂粉精。现已知反应: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会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
现有3个同学分别设计的3套实验装置如图:
(1)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乙丙3套实验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价,并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在表中空格中。___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c.有副反应发生 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e.污染环境 f.可防止污染环境
| 优点 | 缺点 |
甲装置 |
|
|
乙装置 |
|
|
丙装置 |
|
|
(3)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丙由F、G两部分组成,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取合理的部分,组装一套较完整的实验装置,装置各部分的连接顺序是___(按气流流动的方向)。该组合中还缺少的装置是___(用文字说明),需要该装置的原因是___。
(4)实验室若用16mol/L的盐酸100mL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理论上最终生成的次氯酸钙的物质的量最多不超过___mol。
13、向3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量最大时:
(1)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
(2)再加入_______毫升NaOH溶液沉淀恰好完全消失。
14、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500℃时,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6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n(CO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n(CO2)(mol) | 2 | 1.5 | 1.2 | 1.0 | 1.0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H2)=_______。
(2)下图中表示CH3OH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3v(H2)正=v(CH3OH)逆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消耗1molCO2的同时生成3molH2
(4)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____。
A.适当升高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通入氢气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氦气
(5)其他条件不变,4min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和1molH2O,则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学平衡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已知:化学反应aA(g)+bB(g)⇌cC(g)+dD(g),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K=-(K为平衡常数,c平代表平衡浓度);任意状态时,Qc=
(Qc为浓度商,c代表任意时刻浓度)。若Qc<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若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15、将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在容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测得
和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表所示,并根据数据绘制图像如图。
时间 | |||||
3 | 1.5 | 09 | a | 0.6 | |
0 | 1.5 | 2.1 | 2.4 | 2.4 |
(1)在前内,以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
;能加快此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任一个措施)。
(2)a=_______;A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或“=”)逆反应速率。
(3)平衡时,的浓度为_______
;体系的压强与始反应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
(4)可以作燃料电池的燃料。
燃料电池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燃料电池之。
燃料电池由
、空气(氧气)、
(电解质溶液)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已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A.电池放电时,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
B.电池放电时,每消耗时转移
电子
C.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