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边书影所指重大历史事件解读错误的是
A.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它的起止时间为1953-1957年
C.它的基本任务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它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文中省略的史实是( )
A.第一辆汽车制造成功
B.“籼型水稻”培育成功
C.原子弹导弹氢弹试验成功
D.新型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3、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八大
4、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四项基本原则
C.“一国两制”构想
D.科学发展观
5、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是什么会议( )
A.亚非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6、“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和平共处
7、2019年4月23日,为了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2019海上阅兵在青岛正式举行。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 北海舰队的建立
B. 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C. 南海舰队的建立
D. 东海舰队的建立
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一位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他率军捍卫了东南沿海的安全,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康熙帝
9、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
A.1949年 B.1953年 C.1957年 D.1964年
10、郑板桥认为写作应该“删繁就简”“标新立异”,李大钊认为写作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能反映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是
A.首倡使用白话文
B.呼吁并推动维新变法
C.大力兴办新式学堂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1、今年(2019年)是虎门销烟多少周年?
A.100 B.150 C.180 D.160
12、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任命谁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聂荣臻
13、系统地阐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提出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14、1980年第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宣告成立,经过几年探索,截至1985年底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355家。1992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764家,此后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建立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
B.浦东新区的开发
C.城镇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5、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道:“澳门的成功实践表明,‘一国两制’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以下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是我国的基本外交政策
B.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我国已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C.一国两制方针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提升地位
D.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可用于解决台湾问题
16、下图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A.背景和方式
B.背景和过程
C.时间和意义
D.时间和人物
17、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 公私合营 B. 土地改革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1954年9月,制定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9、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20、“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下列不属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成就(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川藏工路通车
C.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新建鹰厦铁路
2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3、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
27、“两弹一星”:
(1)成就: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___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
(2)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8、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9、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3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所未有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力度,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58岁的王根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县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有特色的作物种植走上脱贫致富新路,开始种植万寿菊。“虽然只种了2亩多,就拿到了6000多元”,他微笑着告诉记者。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什么制度?在哪一年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个?
(2)20世纪末,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战略?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写一句关于民族团结相处的标语。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该原则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又是什么?
(4)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空间”。请列举这一时期3件外交上的大事。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近(1953年)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某些原则。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摘编自(国际关系资料选编》
材料三: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年,二十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
─—摘编自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1)材料一中所说的“某些原则”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的作用。
(2)材料二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9年到1972年这二十年间,中美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结合线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担任总统的时候,中美关系有何重大成果?
(4)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谈谈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