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下列各组物质中(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3)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4)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5)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
①C(CH3)4和C4H10
②和
③35Cl和37Cl
④H2O和H2O
⑤石墨和金刚石
⑦(CH3)2CHCH(CH3)2和(CH3)2CH(CH2)2CH3
⑧H2 D2 T2
⑨CH2=CH-CH2CH3和CH3-CH=CH-CH3
⑩CH2=CH-CH2CH3和CH2=CH2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铜 ②烧碱 ③大理石 ④氯化钠晶体 ⑤盐酸 ⑥氨气 ⑦蔗糖 ⑧二氧化碳 ⑨液态氯化氢 ⑩澄清石灰水。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编号)
(2)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①NaHCO3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有程式:_______。
4、离子反应广泛用于化学研究、化工生产、医疗诊断、环境保护等方面。现有四种溶液: A.盐酸 B.稀硫酸 C.NaOH溶液 D.Ba(OH)2溶液。这些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3 mol·L-1,根据溶液取用情况,判断得到的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及其浓度;或者根据最终离子的情况,推断最终溶液可能是哪些溶液按怎样的体积比混合的结果(忽略溶液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溶液取用情况 | 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及其浓度 |
示例:只取溶液C | Na+ 和OH-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3mol·L-1 |
等体积混合溶液B和C | ①______ |
溶液A和D按体积比2:1混合 | ②______ |
③______ | Ba2+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OH-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 |
5、关于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C、D,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若C固体的颜色为黄色,A为金属单质,D为___________。
(2)若A为黄绿色气体,D为常见金属,C为___________。
6、请用序号填空。
①和
②
和
③
和
④
和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7、化学源于生活,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
(1)过氧化钠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做供氧剂,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即“氯碱工业”,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野外作业中用于焊接铁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将一个铝制易拉罐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密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鼓起。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易拉罐又重新鼓起的原因______。
(5)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8、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成本较高的海水淡化方法是_______。
(2)步骤1中,粗盐中含有、
、
等杂质离子,精制时常用的试剂有:①稀盐酸;②氯化钡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碳酸钠溶液。下列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3)海水提溴工艺中热空气吹出,利用了溴的_______性质;吹出的溴蒸气在吸收塔中被
和水吸收,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
(4)为了把海水中转化为
,从原料来源及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最好选用_______。
a.氨水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5)写出无水氯化镁制备M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在实验室模拟海带提碘的实验过程。灼烧海带时,会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玻璃棒、_______。
9、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能源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髙能源的利用率。家用小轿车(燃油汽车)中的动力和能量与化学反应息息相关。
(1)关于汽油在气缸中燃烧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汽油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汽油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具有的总能量
C.汽车尾气中含NO的原因是汽油中含有氮元素。燃烧后生成NO
D.断裂汽油和氧气分子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的碳氧化物和水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2)汽车中的电瓶为铅酸电池,,已知PbSO4难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放电时,理论上每消耗20.7g铅,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0.4mol
B.放电时,正极得电子的物质是PbO2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Pb2+
D.放电时,PbO2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3)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中,H2所在的电极为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为____。
(4)硫酸铵是一种固态氮肥,俗称“肥田粉”。硫酸铵可由氨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
10、已知以下四个反应:
①4HCl(浓)+MnO2MnCl2+Cl2↑+2H2O
②(浓)
③(浓)
(未配平)
④
根据以上四个反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写最简整数比)
(2)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写最简整数比)
(3)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写最简整数比)
(4)请将反应③配平:(浓)=
________
(5)请用单线桥表示反应④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
(6)将,
,
按由强到弱的氧化性顺序排序___________。(例A>B>C)
11、某元素单质R质量为5.4g,跟足量的氯气反应可生成RCl3质量为26.7g,已知R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一个。
(1)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___
(2)写出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R离子的电子式。___、___
12、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图。
(1)反应前在___中装浓盐酸(填写仪器名称),___中装MnO2(填写仪器名称)。
(2)写出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装置A中所装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___。
(4)若去掉B装置,C中放一干燥有色布条,请问,布条能否褪色__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能”或“不能”褪色的原因___。
(5)装置B中所装的试剂是___,其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6)装置D中所装试剂是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13、某学生用 NaHCO3和 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与盐酸进行实验,测得下表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均为 50 mL)。
实验编号 | I | II | III |
盐酸的体积 | 50.0mL | 50.0mL | 50.0mL |
m(混合物) | 13.56g | 21.88g | 25.36g |
V(CO2)(标准状况) | 3.36L | 5.04L | 5.04L |
(1)则该学生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 mol/L;
(2)50 mL 该盐酸恰好能溶解上述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是_______g;
(3)上述固体混合物中 KH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用小数表示,保留 2 位小数)。
14、规范、科学处置废旧锂离子电池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和经济价值。废磷酸铁锂粉主要成分为LiFePO4,还含有杂质铝、铜、镁。回收LiCl的工艺流程如下:
(1)LiFeP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2)溶液A为_______。
(3)“溶浸”可得到含氯化锂的浸出液,材料中的杂质铝、铜、镁等金属杂质也会溶入浸出液,生成氯化铜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生成FePO4·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工业通过处理废旧钴酸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LiCoO2,含少量金属Cu等)回收Co和Li。
①将预处理后的正极材料粉碎,加入3mol·L-1硫酸和30%H2O2的混合溶液。写出酸浸时生成Li2SO4和Co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浸泡1h,不同温度下钴或铜的浸出率如下图所示。从75℃~85℃,铜浸出率增大的幅度明显高于65℃~75℃增大的幅度,原因是_______。
②沉钴,回收Co(OH)2,测定Co(OH)2的含量。Co(OH)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CoOOH。在稀硫酸中加入0.1000gCo(OH)2样品,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1.000gKI固体。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pH=3~4。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5.00mL。已知:Co3++I-→Co2++I2(未配平);I2+S2O→I-+S4O
(未配平)。计算样品中Co(OH)2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5、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NO2与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与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在2L的密闭绝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O2气体,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t/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2 | 0.008 | 0.005 | 0.004 | 0.004 |
①反应开始至第2s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②在第5s时,O2的转化率为_____。
③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每生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O,同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O2生成
b.气体混合物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气体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容器内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e.密闭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f.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3)将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
①经5min后A的浓度为_____。
②反应开始前充入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为_____。
③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④x的值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