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请根据下列几种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世博会中国馆、主题馆等建筑所使用的光伏电池,总功率达兆瓦,是历届世博会之最。光伏电池能将_______直接转变为电能
填:“化学能”“太阳能”“热能”等
,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_______。
填:“从
流向
”或“从
流向
”
(2)燃料电池有节能、超低污染、噪声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某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极,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
电子,则消耗的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
(3)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
均为惰性电极。放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则
向_______槽移动
填:“左”或“右”
。充电时,_______极连接直流电源正极
填:“
”或“
”
,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下图是学校实验室里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硫酸 化学纯(CP) (500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 质量分数: |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现用该浓硫酸配制的稀硫酸。
(1)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中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有______(填代号)。
①用量筒量取98%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②未等稀释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Ⅱ.浓硫酸具有多种性质: A.酸性 B.强氧化性 C.高沸点、难挥发性 D.脱水性 E.吸水性。
(3)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前的字母分别填入横线中。
①往固体加入浓
制氯化氢气体______。
②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和
等气体______。
③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_____。
④浓硫酸不能用于干燥______。
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质容器储存_______。
(4)和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拌匀,再加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一个原电池。请根据:
Fe+CuSO4== Cu+FeSO4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
(2)正极材料为_____,电解质溶液为_____,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装置的简图,并注明正负极和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机化合物按照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其中②、③、⑥均由Na、K、H、O、S中的3种元素组成。
强酸 | 强碱 | 可溶性盐 | …… |
①HCl | ③___ | ⑤Na2CO3 | ⑦CO2 |
②__ | ④Ba(OH)2 | ⑥__ | ⑧SO3 |
(1)图中“……”可以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__。
(2)③的水溶液为碱性,写出电离方程式___。(写一种即可)
(3)②与④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4)⑤与⑦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5)②与⑥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则⑥的化学式是__。(写一种即可)
6、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
(1)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捉回收CO2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___________。
②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模拟捕捉回收CO2,需要溶液,现进行溶液配制。
①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根据计算用天平称量NaOH固体___________g。
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干燥后再配制溶液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蛋黄型空心球催化剂技术实现了
封存和能量储存双重效果,其原理如图所示。制得的甲烷(CH4)通过两步法可制取
,原理如图所示。
①已知中H为+1价,则空心球催化剂技术中获得的
___________。
②写出两步法的步骤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某课外小组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请回答:
Ⅰ.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K闭合)。
(1)Zn极为________极;实验过程中,SO42-____________(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
(2)反应初期,y极的电极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检验y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4)Ⅱ.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发现,高铁酸根(FeO42-)在溶液中呈紫红色。电解过程中,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5)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和4OH--4e-=2H2O+O2↑,若在X极收集到672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________ g。
(6)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该电池正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浓硝酸与铜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③NH3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9、下图为一五元环图案,小明在图案上依次写了五种物质,图中相交的两种物质均可发生化学反应,A、B、C、D、E表示其相应的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A、B、C、D、E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2)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及这5个反应比较H+、Fe2+、Ag+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_。
(3)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反应A后的溶液,用酒精灯小心加热至沸腾,发现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写出生成红褐色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在加热过程中__ (填“有”或“没有”)电子转移。
10、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氯化氢气体完全溶于635mL的水(密度为1g/cm3)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g/cm3,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
11、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Al+NaNO3+H2O→Al(OH)3+N2↑+NaAlO2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e-,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________L。
(4)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Al+____NaNO3+____H2O =_____Al(OH)3+_____N2+_____NaAlO2。
12、实验室需配制480mL 0.1 mol/L的Na2CO3溶液,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480mL 0.1 mol/L的Na2CO3溶液。
实际应称Na2CO3质量/g |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将准确称量的Na2CO3固体倒入烧杯中,再加适量水溶解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 cm~2 cm处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_______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____
13、常温下,将20g质量分数为14%的KNO3溶液与30g质量分数为24%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26 g/mL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氢能作为绿色能源在北京冬奥会中广泛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奥运火炬“飞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不仅是最清洁环保的燃料,而且热值高。已知断裂相应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如下:
化学键 | |||
能量 | 436 | 498 | 463 |
与
反应生成
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kJ。
(2)北京冬奥会大量使用氢燃料电池车,实现了绿色出行。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离子导体中,向
电极_______(填“a”或“b”)移动。
②写出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3)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
,反应过程中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
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0.0 | 5.0 | 9.0 | 12.0 | 14.0 | 15.0 |
①时间段内用
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
_______。
②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代号)。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D.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③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代号)。
A.生成的同时生成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发生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15、已知A、B、C、D都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其中A、C分别是白酒和食醋中含有的成分,A、B、C、D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该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
(2)写出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
(3)D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D。
①若实验中用A和C反应,试管I中,混合溶液的试剂加入顺序为____(用物质的名称流线作答),再加入碎瓷片,作用是____。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___。
②试管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
③试管II中需要加入____溶液,从试管II中分离出D的方法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