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卒中,起因一般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神经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但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C.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可引起神经细胞坏死
D.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2、亚运会期间,外国友人来杭州参加或观看亚运赛事之余,大力抢购西湖龙井。西湖龙井色泽嫩绿光润,滋味鲜爽甘醇。龙井茶中富含茶多酚(生物碱,主要成分为花色素类等),能清除自由基;适量摄入有利于健康。高温杀青破坏多酚氧化酶是龙井保持绿色的关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龙井茶中富含的茶多酚主要分布在茶叶细胞的叶绿体中
B.沸水泡茶时茶叶变得舒展是水分子扩散进茶叶的结果
C.龙井茶中茶多酚清除自由基可能起到减缓细胞分裂的效果
D.杀青后的多酚氧化酶在适宜条件下仍然可恢复活性
3、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从0℃上升至4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4、近日,“支原体肺炎”相关话题多次冲上热搜。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干咳、发热。此外,肺炎的种类还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蛋白质且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均无效
C.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D.肺炎支原体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
5、细胞的生物膜之间可以通过囊泡相互转化,囊泡的移动加强了细胞各组分之间的交流。下图为某吞噬细胞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吞泡和分泌小泡的形成与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有关
B.吞噬细胞吞入细菌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C.分泌蛋白由核糖体合成后通过囊泡运输至内质网进行加工
D.溶酶体消化细菌后形成的物质均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
6、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利于植物体抗逆性的提高
B.带电荷分子一般易与水结合,故水是良好的溶剂
C.血红素中既含有大量元素又含有微量元素
D.人体缺乏Ca2+可导致肌肉酸痛,缺乏Na+可导致肌肉抽搐
7、某同学建立如图所示的数学模型,用于分析生物学相关的现象。下列选项中变量的关系与曲线图不相符的是( )
A.越冬的冬小麦,细胞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越冬时间的关系
B.胃黏膜细胞吸收酒精的速率与胃黏膜细胞能量供应的关系
C.用0.3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与处理时间的关系
D.拟南芥进行光合作用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的关系
8、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B.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
D.细胞骨架的作用还体现在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9、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向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的糖类都是还原糖
B.选取野果最薄的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并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后观察
D.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备长期使用
10、已知刚刚收获的甘薯块不太甜,而刚刚收获的新鲜糯玉米很甜,前者在冬天贮存一段时间会迅速变甜,后者采摘后立即放入85℃水中处理2分钟,可较好地保持甜味,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前者储存一段时间,部分淀粉被酶水解
B.后者高温提高了淀粉酶的活性
C.后者改变了糖分子结构
D.低温和高温都能破坏相关酶的空间结构
11、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第七天前,种子干重上升,原因是这段时间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第七天后,种子干重下降,原因是这段时间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C.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D.若忽略微生物的影响,可以预测一段时间之后种子干重将不再下降
12、研究发现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白 TMEM175 变异。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合成多种水解酶
B.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C.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
D.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
13、细胞核被比喻为细胞的“大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作用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储存着细胞中大部分的遗传信息
C.③在细胞分裂时高度螺旋化呈细丝状
D.④能选择性地让某些蛋白质和核DNA通过
14、HIV病毒、蓝球藻细胞、烟草细胞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A.4、8、4和4、8、4
B.4、5、5和4、5、4
C.4、5、5和4、8、8
D.4、8、4和4、5、4
15、某同学用高倍镜观察芹菜茎的横切面,观察到如图所示的A~D四个视野,其中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最近时观察到的视野应该是( )
A.
B.
C.
D.
16、翟中和院士曾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信息交流
C.细胞膜外表面的糖类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D.伞藻的嫁接实验可证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由细胞核决定”
17、下面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不断分裂,端粒不断变长,端粒外侧的正常基因受损伤而使细胞衰老
B.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坏死,对于生物体都有积极意义
C.生物体内,细胞凋亡不足或过度凋亡通常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D.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但会使细胞的数量和细胞的种类增加
18、如图甲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甲中的m是T,则甲一定是乙的组成单位
B.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
C.人的神经细胞中含有甲的种类是8种
D.小麦遗传物质中含4种m、2种a
1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大量有机物,还可以提供无机盐
B.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
C.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
D.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去掉衰老变黄的叶片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20、香港科技大学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发现,人体肠道中大肠杆菌所释出的一种毒素与大肠癌有关。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无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
C.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有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体
21、“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该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岁月催人老的正常现象。人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人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下列哪项不是衰老细胞所具有的特征( )
A.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B.细胞内的水分减少
C.细胞呼吸的速率增加
D.细胞内的色素积累
22、某链状多肽由3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含有3个丙氨酸(丙氨酸的R基为-CH3),现用酶专一性的水解去掉全部丙氨酸,得到游离丙氨酸和几条短肽的混合水解产物(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肽键数目减少5个
B.水解产物分子量比原多肽增加90
C.水解产物至少有6个氨基
D.产物中短肽的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增加5个
23、入秋后,全国多地支原体肺炎高发,其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肺炎支原体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B.引发支原体肺炎与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C.肺炎支原体细胞中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和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D.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24、下列有关结合水的作用,正确的是( )
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B.组成细胞的成分之一
C.生物体内良好的溶剂
D.为细胞提供液体的环境
25、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图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乳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经检测乳汁中的K+浓度大大高于血液中,则K+可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乳腺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经检测放射性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__、内质网、_____________、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_________法。
(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4)图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_____,该物质进入乳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_____________。
26、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请用文字和箭头对图2中的细胞图像进行正确的时间排序___________。
(3)图3对应图1中___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中的___________图。观察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不能选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为实验材料,因为___________。
27、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实验小组的成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1 000 mL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蔗糖溶液、水浴锅、冰块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 实验步骤: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 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________,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 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____________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_________降温。
④ 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3)分析回答: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__________为因变量。
(4)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若1组漏斗液面比2组高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低温会影响渗透作用且使渗透速率加快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3 s内的能量供给。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100 m短跑过程中,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A到B的变化是由于ATP被_________,释放的能量用于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②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这是由于肌肉细胞时刻不停地发生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这个相互转化中,“ADP+Pi”______(填“是”或“不是”)可逆的,“能量”__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ATP合成与ATP水解所需的酶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酶,这与酶具有________性有关。
(2)为了证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研究人员向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滴加葡萄糖溶液,结果不引起肌肉收缩;紧接着向骨骼肌滴加ATP溶液,立即引起肌肉收缩。
①上述对照实验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实验,在滴加葡萄糖溶液前后这一实验中,滴加葡萄糖溶液后可视为___________组;在滴加ATP溶液前后这一实验中,滴加葡萄糖溶液后可视为___________组。
②本实验不能得出“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唯一直接能源物质”这一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分析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调节电子显微镜观察A、B、C三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到结构a〜d(均为细胞器)具有下列特征:结构a、b、c都是由两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c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 结构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现将试样A、B、C有无结构a〜的情况整理列表如下(表 中“+”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
结构试样 | a | b | c | d |
A | - | - | - | - |
B | + | + | + | - |
C | + | + | - | + |
(1)A、B、C分别是小麦叶片、颤藻和美西螈中的一种细胞。
试写出对应的生物A__________B__________C __________。
(2)结构b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用活性染色剂__________染色,呈现__________。
(3)将试样B在低温下进行离心,分离出结构a、b、c的形状完全保持不变。a、b、c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DNA分布于中__________;结构b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4)美西螈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它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0、如下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生物种类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细胞A和细胞B都具有____________,而细胞C无此结构,因此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____________。
(2)上述三种细胞与马铃薯块茎细胞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_。因为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土壤中,没有光照,所以与该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3)细胞A、B、C共有的[11]是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层单位膜,是____________的场所。
(4)细胞A、B进行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_。
31、根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利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使DNA呈现绿色,RNA呈现红色,从而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实验中,8%盐酸的作用是:改变________,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__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方法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_______ →冲洗 →_________→观察。
(4)把取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入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放入蒸馏水中,原因是___________。
(5)如在低倍镜下观察到下图被染色的物质甲,为了观察清楚,应将A向_______方向移至到图示B的位置,同时可以进行放大观察,可选用下 __________(填数字)组合,若此时视野较暗,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调亮视野。
(6)若放大100倍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那么,若放大400倍时,在视野中可看到直径范围内的细胞有_____个。
32、图1表示某种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图2为该动物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甲可以代表的分裂时期有________________,图1中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出现de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段与图1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时期对应。
(3)若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和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最终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