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河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能够解释下表历史现象的原因有(     

    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

     

    注册的工业公司

    资本总额

    1914年8月前

    146个

    41148205元

    1914年8月至1920年

    272个

    117434500元

    ①北洋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清政府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2023年2月,中国接连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两份重要文件;3月,中方推动沙特和伊朗达成“北京协议”,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这说明中国(     

    A.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C.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D.推动大国协调合作

  • 3、秦简《为吏之道》中规定“为人君则鬼,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兹(慈)子孝,政之本殴(也)”。这反映出(     

    A.儒家思想在秦朝得到发展

    B.利用忠孝思想维护统治

    C.宗法制度仍有存在的必要

    D.秦统治思想具有开放性

  • 4、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北京地区成立的学会如表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名称

    成立时间

    创始人

    强学会

    1895年11月

    康有为

    强学小会

    1895年

    梁启超

    加耻学会

    1897年秋

    寿富

    美西学会(西学会)

    1898年1月

    阎乃竹、宋伯鲁

    粤学会

    1898年1月

    康有为

    闽学会

    1898年1月31日

    林旭

    蜀学会

    1898年3月

    杨锐

    保国会

    1898年4月17日

    康有为

    保浙会

    1898年4月

    旅京浙江人士

    保滇会

    1898年4月

    旅京云南人士

    保川会

    1898年4月

    旅京四川人士

    A.新思想在京得到传播

    B.清廷官僚体制受到冲击

    C.维新派在京根基浅薄

    D.百日维新存在过激倾向

  • 5、文学是一定历史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选官制分别是(     

    ①“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察举制科举制世袭制

    C.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D.科举制世袭制察举制

  • 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一直朝着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向发展”,但“这一运动发生后,中国现代化开始转变为社会主义方向”。该学者所指的“运动”是(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 7、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民族企业信息表。这反映了民族企业(     

    时期

    代表企业

    企业口号

    企业行为

    19世纪60—90年代

    继昌隆缫丝厂

    还哺祖国

    施米、施药、赠诊、开办义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南通大生纱厂

    振兴棉业、实业救国

    办学堂、资助革命

    20世纪30年代

    民生事业公司

    宁举丧,不受奠仪

    关闭工厂、捐助抗战

    A.重视人才发展教育

    B.内外挤压经营困难

    C.关注民生履行责任

    D.技术受限轻重失调

  • 8、下表为台湾同胞抗日大事记。据此可知,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       

    年份

    事件

    1895年

    黑旗军和义军首领刘永福、丘逢甲领导反割台斗争

    1912年

    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苗栗发动当地群众抗日

    1921年

    台湾知识分子成立台湾文化协会传播祖国文化

    1930年

    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在雾社发动抗日起义

    1937年

    台湾同胞在广东成立“东区服务队”抗日组织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B.沉重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

    C.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单一形式

    D.因日军残酷镇压被迫停止

  • 9、宋代是宫廷绘画的顶峰,北宋宫廷画注重写意,表现富丽雅静的贵族生活和审美,南宋时期出现饱含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的宫廷画。如图是南宋刘松年的画作《中兴四将》,分别为南宋名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南宋能够长期偏安半壁得益于(     

    ①以岳飞为代表的宋军坚持抵抗   ②绍兴和议后宋金维持长期和平

    ③南方经济重心地位进一步奠定   ④金世宗死后金朝统治逐渐衰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0、林则徐是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毛泽东评价林则徐是“我们的民主革命先驱……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命了一百多年。”把林则徐放在了“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的历史地位上。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主要是指他(     

    A.领导了虎门销烟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设译馆,翻译外文刊物

    D.编订了《海国图志》

  • 11、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     

    A.顽固的忠君意识

    B.激进的功利思想

    C.昂扬的进取精神

    D.浓厚的宗法观念

  • 12、新石器晚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一个由许多石块和陶片组成的S形动物,头部的位置摆放着一个野猪的头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的“玉猪龙”;仰韶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一个墓室中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放的龙虎图案。这反映出该时期(     

    A.礼文化开始形成

    B.宗教色彩浓厚

    C.中华文明的特点

    D.手工业的产生

  • 13、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称:“自晋氏渡江,三吴最为富庶,贡赋商旅,皆出其地。”江南地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政府大力提倡种植经济作物

    C.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方的沟通

    D.统治者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 14、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繁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 15、傅斯年曾说:“五四运动过后,中国的社会趋向改变了。有觉悟的添了许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觉悟的,也被这几声霹雳吓得清醒了,以后是社会改造运动的时代”。傅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促进国民意识的大觉醒

    C.唤醒了青年对于自由的追求

    D.开启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 16、某时期,广东、江西、湖南等南方多省的工会数量大量增加,工会领导者积极组织工人群体参与“减时加薪”斗争。此间,不少工人逐渐意识到争取“八小时工作和工人自由权”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中外资产阶级和解放工人阶级的唯一方法”。这(     

    A.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有力配合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C.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

    D.缘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 17、2022年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小王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时期遗存,出土大量陶器及少量石器、骨器等,这对研究仰韶文化中晚期的文化面貌提供实物资料。下列关于仰韶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A.地处黄河中游,典型器物是彩绘陶

    B.私有制己产生,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

    C.能够养蚕缫丝,主要栽培作物是稻

    D.出现阶级分化,己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 18、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辽、西夏和金巩固政权的措施中有很多的共同点,主要是(     

    A.实行南、北面官制

    B.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C.学习中原王朝制度

    D.向宋王朝称臣纳贡

  • 19、“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而现在,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使我们开始觉悟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反映出抗日战争(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开辟了民族复兴的前景

    C.开启了民族的新征程

    D.促使民族整体性形成

  • 20、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一方面没有屈服于外国列强的恫吓而承认《南京条约》,而是主张平等往来;另一方面又因宗教形式相同而把西方列强称为“洋兄弟”,表示外国侵略者可“自由出入”及“货税不征”。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B.幻想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对外政策进步与局限并存

  • 21、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因此,宋朝(       

    A.派武将到地方担任长官知州

    B.减少科考次数削减官员数量

    C.增设枢密使控制调兵统兵权

    D.设立路级机构监控各州行政

  • 22、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井冈山道路

    D.国共两党合作

  • 23、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 24、“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将下列制度、政策或事件填入勾之相应的时代(填括号)

    A推行均输平准       B党锢之祸       C设立中朝       D设置安西都护府

    E增强尚书台作用       F实行两税法

    西汉____东汉____唐朝_____________

  • 26、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________,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________”。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________

  • 27、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是未能达到________贸易合法化的目的。为________,他们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 28、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___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___,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

  • 29、_______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 30、_____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_____,定都________,是为隋文帝。______年,隋灭____,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

  • 31、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________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 32、朱元璋废丞相的目的?

  • 33、1917年国会议员在广州成立________,推举________为大元帅。后被西南军阀排挤

  • 34、一五时期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渐建立起比较完整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应当如何看待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

  • 36、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例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请用史实说明,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37、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请回答,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有何教训?

  • 38、开放与交流是文明间对话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明清时期中国开始逐渐落后世界潮流,这与当时政府推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有关?16世纪以后中国人的餐桌上开始出现产于美洲的马铃薯和玉米等新食材,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开放与交流。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根本动力和主要途径分别是什么?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变化。

    (3)近代英国曾掌握海上霸权。指出英国开始树立海上霸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英国在打败哪国后就自诩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在国际商品贸易中处于何种地位?

    (4)当今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推动全球开放与交流和文明进步。请你就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 39、在20世纪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对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为题:

    (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该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取得怎样效果?

    (2)20世纪三十年代,面对严重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请指出“新”在哪里?对战后西方经济运行机制产生怎样影响?

    (3)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什么?我国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4)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