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氢的转移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伴随着ATP的消耗
B.过程②发生时的产物还有C3
C.过程③可能需要消耗水
D.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2、某同学在进行足球比赛的下半场时,突然发生抽搐现象,你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他的血液中哪种物质含量太低引起的( )
A.钙盐
B.蛋白质
C.铁离子
D.镁离子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蓝细菌利用叶绿体里的藻蓝素和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B.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C.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4、植物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当突然改变某环境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突然上升而C5迅速下降。突然改变的条件是( )
A.停止光照
B.提高环境温度
C.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D.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
5、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是( )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操作 |
①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选取刚长出幼嫩的新叶 |
② |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 | 用绿色光源代替白色光源 |
③ | 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流动 | 实验前适当提高培养黑藻的水温 |
④ |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 | 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A.①
B.②
C.③
D.④
6、电鳐一次放电电压可达300-500V,足以把附近的鱼电死。据计算,1万条电鳐的电能聚集在一起,足够使1列电力机车运行几分钟。电鳐的发电需要消耗体内的ATP。如图是ATP的结构及合成与水解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出能量和磷酸
B.电鳐细胞中图2反应向左进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迅速,细胞中储存少量ATP
D.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是放能反应,与其它放能反应相关联
7、下列属于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基本单位的是( )
A.
B.
C.
D.
8、烧仙草是一种深色胶状饮料,制作时使用的食材有仙草、鲜奶、蜂蜜、蔗糖等,可美容养颜、降火护肝、清凉解毒,但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导致肥胖。下图是烧仙草中糖类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Y代表的是甘油
B.蔗糖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C.糖类与脂肪能大量相互转化
D.不能用斐林试剂直接检测该饮料中的还原糖
9、目前已经探明,在火星两极地区有固态水,而那里的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Mg、Na、K、P 等元素。科学家也曾在火星上发现了流动水的痕迹。科学家据此推测,火星上曾经或者现在存在着生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
B.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越高,细胞的代谢越旺盛
C.组成细胞的各类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需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10、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内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B.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③为疏水端,④为亲水端
C.不同种细胞的细胞膜上①、②、⑤的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
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11、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下列关于该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iR140”分子的单体由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B.“miR140”分子分布主要在人和小鼠的细胞核中
C.“miR140”分子中含有尿嘧啶,但不含胸腺嘧啶
D.口服富含“miR140”的保健品可减轻软骨损伤
12、酶为生活添姿彩,如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B.酶在细胞内外都能起作用
C.酶能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13、下列过程中不会发生能量能量”这一过程的是( )
A.有氧呼吸中O2和[H]结合
B.叶绿体基质中C3被还原
C.Na⁺向细胞外的主动转运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14、实验发现在20℃和40℃时,某细菌分泌的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活性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分泌的纤维素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B.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水解,不能催化其它物质水解
C.在温度升高到20℃的过程中,该酶的催化效率逐渐提高
D.该酶在30℃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率低于20℃时
15、下图为温度、pH及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曲线图(实验以淀粉酶为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1中,B点时增加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B.影响曲线2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曲线3的因素是pH
C.曲线2中C、E对应条件,酶的活性是相同的
D.利用曲线2中C点对应的条件对酶进行保存较适宜
16、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
B.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
C.电镜下细胞膜呈暗一亮一暗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一蛋白质一脂质构成
D.科学家根据有关实验结果推测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7、人体肺炎可以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双球菌和曲霉菌都可以使人体患肺炎。下列有关这三种病原微生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都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C.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D.组成成分中都包含蛋白质和核酸
1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细胞两大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在低温、无氧、干燥的环境条件下储存水果、蔬菜
B.人体皮肤破损后,使用透气的创口贴,可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无氧呼吸
C.用蓝紫色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光合作用效率高于无色透明薄膜建成的大棚
D.大棚种植蔬菜时多施农家肥,可直接为蔬菜提供有机物,增加产量
19、为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某同学对盛有等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四支试管进行如下处理:①②在常温下分别加入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溶液,③④在不同温度下水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说明酶( )
A.具有高效性
B.具有专一性
C.作用条件温和
D.为反应提供能量
20、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斐林试剂检测时,出现砖红色沉淀,即表明生物组织中含有葡萄糖
B.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可以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C.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发生质壁分离并稳定后,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发现视野中一半较亮一半较暗,需要调大光圈来调整
2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某些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粒种子能萌发长成植株,这表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大多数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多种酶的活性下降
C.细胞分裂次数减少与端粒酶降解染色体两端的端粒有关
D.处于凋亡过程中的细胞代谢减慢,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22、叶绿体在细胞内位置和分布的动态变化,称为叶绿体定位。CHUP1蛋白与叶绿体定位有关,用正常的拟南芥和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进行实验,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吸收转化光学能并储存在NADPH和ATP中
B.叶绿体随光照强弱发生的定位改变,是为了更多地接受光照
C.正常情况下强光照射可导致叶片颜色变淡,与叶绿体位置改变有关
D.实验表明,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移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3、研究发现,光照较弱时,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会汇集到细胞顶面(受光面),这种行为称作积聚响应;而光照强度很高时,叶绿体会移动到细胞侧面,以避免强光的伤害,这种行为称为躲避响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在细胞中的移动可能是借助细胞质的流动实现的
B.弱光条件下的积聚响应,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速率
C.将光照强度很高的红光改成同等强度的绿光时,叶绿体会出现躲避响应
D.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变可能与叶绿体的躲避响应有关
24、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是双层膜,可与内质网膜相连
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细胞同一时期的两种不同物质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5、动物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不同。(______)
26、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A表示显性基因),请分析回答:
(1)该病属于_________染色体 性遗传病
(2)III 8的基因型是 ;纯合子的几率是 。
(3)如果III 8与III 10违法婚配,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 。
27、翟中和院士在其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中说到,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表达出了细胞经过数亿年的进化,还有太多的未知等待同学们去探索,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几个细胞,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内容):
(1)从结构上来看,图1细胞与图2细胞的根本区别是图1细胞_____。
(2)与人体胰岛细胞相比,图2细胞没有的细胞结构有_____(填名称)。
(3)图2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填序号),[ ]_____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控制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 ]_____中,对细胞核的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_____,⑧为_____其功能是_____
(4)图3中2为_____其化学本质为_____,图3反映的是细胞膜的_____的功能。
(5)广谱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但图4支原体对其并不敏感,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位点为_____。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支原体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原因是_____。
28、下图中的甲和乙表示某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同条件下的两种状态,已知在实验中甲图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转变为乙图状态,图中1~7序号代表细胞的结构。请回答:
(1)乙图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为质壁分离,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_____________,相当于一层_____________膜,由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组成。
(2)乙图4充满了_____________,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质”比“壁”的伸缩性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实验开始时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细胞由甲图逐渐变成乙图状态的过程中,可观察到液泡的颜色逐渐变_____________。
(4)若一段时间后,乙图状态又恢复成甲图状态,则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这种状态发生的外部条件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低于”)细胞液浓度。
29、某实验小组以干酪素(蛋白质)为底物探究不同pH对大菱鲆消化道中不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采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干酪素(蛋白质)的彻底水解产物。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在各自的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
(3)若要在体外保存其肠蛋白酶,应选低温和pH为____左右的环境。若适当提高温度,肠蛋白酶的酶活性曲线会____(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4)胃蛋白酶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和____。根据胃蛋白酶的特性,将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如图)规范绘制完整____。
30、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有机物A、C、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X所指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b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
(2)A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___,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
(3)过程②叫做_____________,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②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且E中含有1个二硫键,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
(4)细胞结构Ⅰ由A_____________和E_____________紧密结合形成。细胞结构Ⅱ的名称为_______,在细胞中分布场所为_____________。
31、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设计实验如下:①在大烧杯里用倒扣的漏斗将金鱼藻固定,使金鱼藻基部朝上(图1A);②在烧杯外面包上一层锡箔纸,留下观察窗(图1B);③用智能灯泡从烧杯上方给金鱼藻提供不同的光照。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从基部释放,最终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研究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倒扣的漏斗固定金鱼藻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在烧杯外包上一层锡箔纸目的是____________。
(2)实验表明,不同光质下金鱼藻产生气泡的速率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相同光强度下,_________光最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3)若把光强度由6500lux降低为420lux,反应达到新的平衡后,金鱼藻叶绿体中三碳酸的含量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二氧化碳进入卡尔文循环最重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不同光质下,金鱼藻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为该反应提供能量。
(5)叶绿素存在于金鱼藻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中,可采用___________法分离色素。
32、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TT)和乙(ddtt),试据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T和t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3)玉米的矮杆植株抗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后,选出表现型为________的植株,通过多次________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将F2中上述表型的植株自交,F3中表型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________。
(4)经统计发现: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不论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