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博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据记载,中国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共和体制推动社会习俗革新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 2、下列项中,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1860—1913年我国棉布产量中机制布与手织布的比重变化表(%)》

    项目年

    1860

    1894

    1913

    机制布所占比重

    3.18

    14.15

    34.83

    手织布所占比重

    96.82

    85.85

    65.17

    A.外国资本优势地位丧失

    B.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C.棉纺织工业化程度提高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3、下表是某历史小组在研究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时搜集整理的部分史料。其中能反映元朝官制的是(     

     

    史 料

    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 … 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

    军国大计,周不总揽,……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

    A.甲

    B.乙

    C.丙

    D.丁

  • 4、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

    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 5、明清两代,地方官员上自督抚,下至知州知县,都有督责人民植棉纺织的责任;不论社会条件是否适宜发展棉纺织业,处处都有人提倡。到15世纪末叶,棉花已“遍布于天下”。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农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B.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C.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6、汉代诗人辛延年在《羽林郎》中写道:“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诗中提到的“大秦珠”,是来自地中海一带的“蜻蜓眼琉璃珠”。从西域到内地,从宫廷到酒肆,“大秦珠”成为深受汉代女性喜爱的装饰品。材料可以佐证当时

    A.海外贸易非常兴盛

    B.域外文化成为主流

    C.中西交往已经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 7、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体现了(     

    A.农业的发展已经停滞

    B.重农抑商观念已解体

    C.“重农抑商”的思想

    D.“工商皆本”的思想

  • 8、“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了前赵政权,任命儿子刘聪为大单于,当时既有大单于台,又有三公府、尚书省。刘聪“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上述现象(     

    A.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B.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助推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削弱了匈奴贵族的政治地位

  • 9、西周时举凡事关国之安危、迁都改邑、推选冢宰重臣等重大决策,均须由小司寇征询国人意见。西周的基层官吏乡大夫亦掌有“大询于众庶,则各帅其乡之众寡,而致于朝”之职责。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基层政权实行自治

    B.儒家德治理念盛行

    C.保留原始民主传统

    D.监督机制较为健全

  • 10、《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11、如表所示为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我国对外活动系列事件。这些活动表明我国(     

    时间

    事件

    1996年4月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首脑在上海举行会晤,正式形成“上海五国”机制。

    2000年9月

    在中国倡议下,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中、美、俄、英、法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联合国历史上的首次会晤。

    2000年10月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

    2001年6月

    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B.与周边国家联系紧密

    C.外交手段更加强硬

    D.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 12、有学者在论及新文化运动家庭革命时认为,“家庭革命是破坏与建设兼具的,不过前者显著,后者隐晦而已”。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家庭革命(     

    A.瓦解了传统的家庭结构

    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举起了宣传科学的旗帜

    D.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 13、如表可用来揭示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是(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

    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

    颁布“方田均税法”“保马法”

    A.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损害农民利益

  • 14、南朝史书记载,江南地区“至余粮栖亩,户不业阖,盖东南之极也……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迁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交通便利

    D.民族交融逐步加深

  • 15、1960年,鞍钢公司创造出“鞍钢宪法”,指的是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实行工人群众、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该制度体现了(     

    A.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D.生产技术的革新意识

  • 16、关于明建文帝的下场,《明史》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然而也有明朝民间传说认为建文帝并未被大火烧死,而是剃发为僧,流亡到云南。云南一块石壁上所篆的“流落江湖数十秋”乃建文帝所为。也有野史称朱棣“遣胡濙巡天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并于晚年找到。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历史的记述充满主观性,只有借助于考古学才能弄清其真相

    B.民间传说相对科学,由于其不受政治立场的影响,更为可信

    C.今人已经无法弄清历史的真相了,读者应各取所需,自圆其说

    D.历史的真相不一定能还原,可以借助实证方法提供多角度解释

  • 17、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废除了景帝以来的郡国铸币制度,规定“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这一措施(     

    A.促进了经济恢复

    B.降低了铸币质量

    C.解决了王国问题

    D.强化了经济控制

  • 18、1950年,新中国政府先后开展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其主要目的是

    A.消灭私有制

    B.稳定全国物价

    C.建立公有制

    D.克服财政困难

  • 19、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持续发展

    C.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 20、商鞅变法推行“异子之科”,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其目的是(     

    A.稳定社会秩序

    B.确立私有制度

    C.加强思想控制

    D.增加赋税收入

  • 21、《孟子·梁惠王上》写道,梁襄王曾经问孟子: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孟子回答:“定于一。”孟子反对“以力服人”,他强调,如果国君能够以“仁”作为政治准则,就可“仁人无敌于天下”。统治者应当推行“王道”,实施“仁政”,才可能实现“大一统”。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孟子思想不适合战国的历史环境   ②孟子的主张背离孔子“仁”的思想

    ③孟子的主张体现了时代发展趋势   ④孟子的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2、《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以海关税及盐税作抵押,但这两项税收为清朝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据此可知(     

    A.列强意识到了中国偿还能力薄弱

    B.清政府关税和盐税收入足够偿还赔款

    C.列强变相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需求增强

  • 23、汉文帝曾两次下诏“除田租税之半”,此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公元前167年,又宣布全部免去老百姓的田租,算赋也由过去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也由一年一服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为攻打匈奴养精蓄锐

    C.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D.确立重农抑商的国策

  • 24、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择媳的首选。司马光直言: “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门第等级观念淡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西周

    ①1046年周取代商,定都于________史称西周,西周实行________________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子塔形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________的政治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________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利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________年“国人暴动”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________

  • 26、_______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_____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既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______________的最早尝试。

  • 27、重庆谈判

    (1)重庆谈判历时_______天。

    (2)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____》。

    (3)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中国。

  • 28、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_______路线、_______路线和_______路线,恢复了党的_______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 29、《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 30、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的民族民主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2)经济:打击了________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4)风俗文化:促使文化和________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 31、在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中,________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________

  • 32、边疆治理

    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举措,其中典型举措之一是设立管辖机构。将下列史实的字母编号正确填入表格对应的空格中。

    A.北庭都元帅府  B.西域都护府  C.安北都护府  D.台湾行省  E.澎湖巡检司  F.宣政院  G.宣慰司

    地区

    朝代

    管辖机构

    新疆(西域)

    汉朝

    唐朝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元朝

    清朝

    伊犁将军

    西藏

    元朝

    清朝

    驻藏大臣

    台湾

    元朝

    清朝

    台湾府

     

     

  • 33、________联军占领________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 34、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________的步伐。刘少奇冤案的平反,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

    “文化大革命”中

    刘少奇遭到迫害

    刘少奇的火葬单上写着化名

    “刘卫黄”,职业为“无业”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

    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致悼词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概括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思想措施。

  • 36、我国封建时代的选官和用人制度,一方面,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又要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用人制度是否得当,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有关历代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

    (1)汉、魏晋南北朝、唐分别推行什么选官制度?选官标准分别是什么?

    (2)与前代相比,唐朝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有哪些?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 37、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

    (2)简述该文件出现的历史条件。

    (3)此文件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 38、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 39、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一五”建设的时间及其特点。.

    (2)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在东北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