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吉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表为美国学者白鲁恂记录的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300份(次)通电、公共演说、公告以及谈话的内容(部分)。该表说明(     

    内容

    呼吁道德规范

    拥护民主共和

    实施宪政

    反对专制独裁

    呼吁国家统一

    建立法律秩序

    实践民权

    份数(次数)

    30

    37

    19

    26

    38

    37

    9

    A.军人干政现象得到改变

    B.北洋军阀统治被削弱

    C.民主政治观念影响深远

    D.民主与专制反复斗争

  • 2、春秋时期的外交“辞令”多是群策群力,战国时期的外交“辞令”则多为个人随机应变、有的放矢,还出现了专供辩士学习与取用的虚拟游说文辞资料。这一变化是当时(     

    A.礼乐制度强化的结果

    B.列国纷争激烈的反映

    C.王室衰微加速的表现

    D.华夏认同增强的体现

  • 3、以下图片来自某班级的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据此判断这篇推文的主题应该是(     

    2006年河北农民自铸的“告别田赋鼎”

    2019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工业机床部件

    2021年中国空间站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模型

    2023年积水潭医院的3D打印骨科技术

    A.医疗技术的进步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C.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 4、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指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是当时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尽管由于军事局势,根本没能实行,但它在思想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这里的“它”是指(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天演论》

  • 5、下表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状况(1928—1930年)

    据图表可知,这一时期(       

    A.新旧军阀混战严重

    B.兴办实业热潮兴起

    C.官僚资本聚敛财富

    D.国民政府财政拮据

  • 6、“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这首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焚书坑儒”

    B.“揭竿为旗”

    C.“楚汉战争”

    D.“七国之乱”

  • 7、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志士,主张变革政治,宣传维新思想,抨击封建思想文化。这一事件史称(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清末“新政”

    D.民国宪政

  • 8、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安史之乱

    B.官渡之战

    C.玄武门之变

    D.虎门销烟

  • 9、《史记》记载秦二世和赵高、李斯合谋篡位,考古发现的汉简《赵正书》记载秦二世是合法继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物与文献可以相互印证

    B.《史记》的表述相对客观

    C.考古比文献记载更加可靠

    D.史料的发现丰富历史研究

  • 10、秦统一后的国家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中央一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       

    A.直接体现了儒家的大一统理念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C.有效巩固了秦王朝统治

    D.展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征

  • 11、南京国民政府曾经隆重表彰了自秦至清40位民族英雄,其中“率部出国,击败法军,克镇南、复谅山、摧强敌、扬国光,为中西战争第一大捷。治军四十余年,于时号为良将”,表彰的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冯子材

    D.邓世昌

  • 12、十六国前期,北方除了流传的秦汉魏晋传国玺及六玺外,还先后出现了汉国刘渊玺、前凉张蹇玺、前燕慕容灰玺、前赵刘曜玺等六种伪造玉玺,玺名多以该玺出现时的关键人物命名。他们伪造玉玺的主要用意是(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

    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为北方统一南方奠定基础

    D.践行友好交流的民族政第

  • 13、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所著《帝范.崇文》中有如下记述:“当乎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是知文武:二途合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焉。”据此可知唐太宗(     

    A.认识到治国应该因势而异

    B.推崇科举制度

    C.主张提升官员的文化素养

    D.推崇儒学复兴

  • 14、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时间地点共祭黄帝陵,两党都带来祭文,其中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中有“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这样一句话。这有利于(     

    A.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国共两党分歧的消除

    D.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 15、下表为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33-112年)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下面对此表解读有误的是(     

    时间

    主要事件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

    对匈奴开战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

    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24-前119年)

    卫青、霍去病连续4次大战匈奴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统一货币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

    A.反击匈奴的战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B.出使西域使西域地区得到有效管理

    C.采取经济措施为集中财力支援战争

    D.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 16、依据如图,表述正确的是(     

    A.实业救国运动的产物

    B.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达成自强求富的目标

    D.诞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

  • 17、1914年《滇声报》刊载消息称:“近来有维持风化之贵者,服则西缎,食则洋食,吸则纸烟,饮则洋酒,上行下效,一日千里。”这表明(     

    A.国人开始走向文明开化

    B.国人生活方式受西方影响

    C.近代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D.民国政府致力于移风易俗

  • 18、下侧图片描绘的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芍陂

    D.灵渠

  • 19、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说:“毛泽东有战略眼光,判断很准确,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要在中国领土上与美军交战。最起码,他没有理由去作出相反的结论。”这可用于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有利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C.打破了中国外交孤立状态

    D.激化了中国与美国的矛盾

  • 20、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后,很快护国运动便取消了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仅仅维持了十二天就被迫逃亡。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

    C.各派政治力量不断分化重组

    D.军阀割据使共和制名存实亡

  • 21、下表为1895—1927年间全国铁路建设资金中内外投资投入总量及其所占比重统计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类别

    数量(百万元)

    比重(%)

    内资

    国家资金

    69.8

    6.0

    民间资金

    110.4

    10.0

    外资

    直接投资

    295.9

    26.4

    间接投资

    647.6

    57.6

    A.政府投资推动工业结构优化

    B.铁路建设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C.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D.官僚资本膨胀制约铁路修筑

  • 22、20世纪50年代,中国领导人多次阐述了“和平解放台湾”的设想。1960年,周恩来把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概括为“一纲四目”,构筑起“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框架。1982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之后进一步对其进行解释,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一国两制”构想(       

    A.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C.适应了美苏冷战下的国际形势

    D.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智慧结晶

  • 23、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一边倒”方针,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这主要是为了(     

    A.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D.建立合作共谋发展

  • 24、据统计,西汉210年间有宰相45位,而唐代290年间则有370位宰相,多出西汉七八倍。且唐代三省权力的总和,还不如一个汉朝的宰相。相较于西汉,唐代(     

    A.中朝宰相的权力被削弱

    B.政府分工更精细效率更高

    C.科举选官官员人数增多

    D.相权被削弱皇权得到加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长沙会战:________年12月,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 26、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 27、填图题:

    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图,在横线上填出这四次战役的名称。

  • 28、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________

  • 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___________

    (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__________;政协会议。

    (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于1947年夏挺进________。(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取得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4)战争胜利①北平谈判:1949年4月20日,__________拒绝在____________上签字,和谈破裂。②解放南京: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____________,4月23日,南京解放。(5)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

    (4)意义: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开辟了新的道路。

  • 30、其中的“华北自治运动”激起北平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________

  • 31、结合所学知识填注下表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共和制

    行政权

     

    皇帝、宰相

    总统

    总统、内阁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议会

    权力中心

     

    皇帝

     

    议会

    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相同点

    ⒈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⒉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 32、影响: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引起政治和________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二、________

  • 33、结束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是_________

     

  • 34、邓小平理论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________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________________,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________的转移,实行________,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________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________

    (2)________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3)在1997年中共________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思考)

  • 36、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活动有哪些?

  • 37、一战后召开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

  • 38、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是怎样的?

  • 39、抗战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的背景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