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嘉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73年,考古学家在某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考古中发现了一层至数层的谷壳、稻杆和稻叶等混合物,中间也有烧成炭的稻谷。据此推断,该遗址最有可能属于(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红山文化

  • 2、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描述了唐朝出现的盛世局面,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 3、下图为“隋朝运河与粮仓示意图”。据此可知,隋朝大量设置粮仓(     

    ①利于保障政府粮食供给                                          ②促进了运河交通的发展

    ③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④巩固了北方的经济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宣扬秦代替周是水德代替火德,并采用一整套相应的制度,如水德色尚黑,秦统一后,衣服、旗帜等“皆上黑”,与水德相应的数字是六,所以“符、法冠皆六寸”。还特意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炫耀自己的正统性。秦始皇的这一举动是受到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影响而进行,这一学派和它的创始人是(     

    A.荀子 儒家

    B.韩非 法家

    C.邹衍 阴阳家

    D.李耳 道家

  • 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是刊登于1925年2月20日《中国军人》上曾唱遍大江南北的《国民革命歌》节选部分。该歌曲(       

    A.表明国民大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B.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C.反映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工农运动高涨的历史

    D.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6、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这一报告(     

    A.立足于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推动了我国首个民族自治区建立

    C.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 7、约4500年前,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出现龙山文化(如图所示),各地的龙山文化也有各自的地域特色,毕竟文化是不断融合的,不可能完全取代。这体现了(       

    A.早期文明的特征

    B.阶级国家的形成

    C.国家大一统局面

    D.战争使文化割裂

  • 8、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期间,中国表示将不断深化金砖战略伙伴关系,深化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表明,中国致力于(     

    A.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B.进一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C.推动亚太地区合作共赢

    D.改革和建设全球治理体系

  • 9、元朝始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统治者

    A.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让其管理本民族事务

    B.派驻专门官职,调节民族纠纷

    C.废除土司制度,大规模改土归流

    D.与土司联姻,恩威并用

  • 10、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

    1—10级

    公士

    上造

    簪袅

    不更

    大夫

    官大夫

    公大夫

    公乘

    五大夫

    左庶长

    11—20级

    右庶长

    左更

    中更

    右更

    少上造

    大上造

    驷车庶长

    大庶长

    关内侯

    彻候

    “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       

    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

    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

    D.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 11、黄宗羲认为,“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主一人垄断,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黄宗羲的这些主张(     

    A.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B.具有明显的抨击君主专制的特征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彻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 12、1926年诞生于上海的《良友》是面向大众的综合性画报,下图为该画报曾刊登的一幅照片。从该照片可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男女平等已成民众共识

    B.追求民主的社会思潮

    C.民主共和政体正式确立

    D.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

  • 13、西汉南阳郡守召信臣劝民农桑,为政勤勉;东汉杜诗担任该郡功曹时,事事替百姓做主,全郡百姓粮食丰足。百姓称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A.重农抑商百姓富足

    B.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D.史学研究繁荣发展

  • 14、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则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英国发动对华侵略的正当性

    B.是为了实现对华的资本输出

    C.英国标榜所谓人权的虚伪性

    D.中国民众是抵抗侵略的主力

  • 15、下图所体现的历史事件(     

    A.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C.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D.清算和结束了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向

  • 16、1978年10月,国务院在四川选择了6家企业开始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到1980年底,扩权试点企业增加到6600家,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总数的16%、产值的60%、利润的70%。商业系统扩权试点企业,1980年为8900家,占商业系统独立核算单位的50%。通过改革(     

    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B.我国建立了多种所有制的企业

    C.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和经营活力

    D.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17、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宣称“我们不应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毛泽东热情的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其必将普及于世界。一些老同盟会会员,也在这时开始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推动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B.辛亥革命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

    C.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已经展开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开始

  • 18、《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讲述了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以下典籍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诗经》            ②《史记》             ③《齐民要术》 ④《天工开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 19、元代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其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等六七人组成,分别掌行政、财赋、军事等政务,重要政务还需行省官员集议,会议结果要议者署名画押形成定议。元代行省的权力运作(     

    A.缓和了君权相权之间的矛盾

    B.促进了边疆管理与内地的一体化

    C.兼顾了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D.开创了地方官员集体议政的先河

  • 20、北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提出:“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这说明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

    A.引发了地方割据

    B.造成了社会混乱

    C.导致了北宋灭亡

    D.加剧了积贫积弱

  • 21、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夺取政权,通过改革,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他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发生上述事件的诸侯国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22、历史上九鼎八簋是中央政权的象征,也就是只有天子可以拥有。而诸侯只能是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不仅出土了曾侯乙编钟,更惊现了一套完整的“九鼎八簋”。这说明(     

    A.曾国综合实力强大

    B.曾国有称霸的野心

    C.礼乐制度完全瓦解

    D.曾国生产力的发展

  • 23、武则天在位期间创立殿试,使得“恩归有司”变为“恩由主上”,使贡举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宋朝的新及第举人不再向宰相、知贡举官谢恩,而是向皇帝谢恩,称作“朝谢”。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帝非常喜欢当主考官

    B.宋代比唐代君主更开放

    C.君主意欲亲自选拔人才

    D.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 24、魏晋南北朝时期,任官者的官品必须与其乡品(指中正的评定)相适应,乡品高者往往为“清官”,升迁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慢,受人轻视。这(     

    A.引导官员清正廉洁

    B.造成朝廷党争严重

    C.易于导致士族专权

    D.杜绝庶族地主入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日本对东北三省的侵略震动了中国社会,加剧了民族危机。

    ②国民政府实行“________”,寄希望于英美等国调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2)表现

    ①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②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③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3万余人,在共产党员________、赵尚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高潮:________

    ①背景:“华北自治运动”。

    ②爆发: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③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 26、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________

  • 27、袁世凯______

    (1)准备

    ①1912年3月10日,在______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②1913年11月,解散______

    ③1914年5月,公布《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

    ④1914年底,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______年,可连选连任。

    ⑤1915年5月,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在日本胁迫下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由《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及其附件与《关于______之条约》及其附件组成,是袁世凯政府与日方因“二十一条”多次谈判最终确定的修正案。

    (2)称帝: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______元年。

  • 28、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的洋务新政。学术界把这种推行新政的系列举措称为“________”,把提倡洋务新政的官僚称为“________

  • 29、汉代地方设置_______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 30、在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________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 31、宋朝________发展成就突出

    ①一年________熟的________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________熟,提高了粮食产量

    ________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________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③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 32、美国爆发独立战争。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组成松散的______,美利坚合众国诞生。邦联的弊端:邦联政府没有_________,难以解决战争遗留下来的巨额公债;各州拥有________;外交上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

  • 33、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实行________外交方针

  • 34、中共“二大”:_____________年中共“二大”召开。会议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正为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田,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

    材料二2010年谁最红?小沈阳。“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

    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来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现今大众传媒上,明星的生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结合所学的知识你如何看待明星越来越高的离婚率?

     

  • 37、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奠定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两国各自形成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试从行使权利的原则和行使权利的主体两个方面比较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与西方议会的不同。

  • 38、北宋时期人身关系松弛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 39、简答题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目的

    (3)宗法制核心

    (4)分别解释三公九卿的职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