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中央集权,推行县制

    B.废井田,开阡陌

    C.实行行伍连坐,严刑峻法

    D.废除贵族特权,军功授爵

  • 2、《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这一历史现象根源于(       

    A.国家的产生

    B.生产力发展

    C.禅让制确立

    D.王位世袭制

  • 3、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人民日报》迅速予以转载,带动各地党报纷纷转载,从而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日报》的这一行为(     

    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

    B.营造了利于改革的舆论环境

    C.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移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4、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两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万两。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实行鼓励发展实业的经济政策

    B.国内先进的技术支撑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

  • 5、明英宗时期,内阁成为朝堂政务运作最为中心的一环,阁臣全面参与朝政,甚至六部官员也要前往文渊阁与阁臣议政。这表明(     

    A.阁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B.君主专制受到威胁

    C.内阁中枢地位得到强化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6、隋文帝立国后,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人才,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不问门第。隋炀帝即位后增设进士科,用试策方法选拔官吏了,代替州地方官的举荐。隋朝选官制度的变化(       

    A.消除了门阀政治的残余

    B.加强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C.保证了吏治的清明高效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7、1928 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这首歌谣反映了 (     

    A.土地革命激发农民革命热情

    B.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

    C.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D.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 8、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虽训练犹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这反映了(     

    A.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C.抗日战争将取得最终胜利

    D.国民党军队毫无军事优势

  • 9、据考古学研究,夏、商、西周三代中原地区政治礼制继续发展,并向周边地区传播辐射。周边各区域在保持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主动接受中原的礼制文化。据此可知,中原地区礼制的传播推动了(     

    A.文化交流与认同

    B.儒家观念的形成

    C.国家机构的完善

    D.中央集权的确立

  • 10、日本遣唐使归国后大都被重用,如表为其中部分代表人物。这说明当时日本(        

    吉备真备

    归国当年被朝廷重用,促进日本模仿唐制进行礼仪、历法等方面的改革

    膳大丘

    在回国后,被天皇任命为日本大学寮助教,推动了日本奈良时代儒家学说的发展

    大和长冈

    在唐学习了十七年的律令刑制,成为日本律法界的权威,并与吉备真备共同修了律令二十四条

    A.快速完成了近代化

    B.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深受唐文化的影响

    D.积极寻求对外扩张

  • 11、唐朝中后期,柳宗元撰写《封建论》,充分肯定秦朝废除分封、设置郡县的意义,并据此提出分封制的建立和废除都是不以“圣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势”。这一思想(     

    A.否定了分封制的历史价值

    B.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C.批判了君主专制政治体制

    D.反映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 12、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

    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

    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

  • 13、西汉武帝以后,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一批世家大族。这一现象(     

    A.是汉代独尊儒术、察举选官的结果

    B.是两汉据家世选官的后遗症

    C.推动儒学成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D.促使汉代官场形成一股清流

  • 14、下表为西汉《九章算术》中例题的节选。由此可知,《九章算术》具有(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今有田一亩,收粟六升太半升。今有田一顷二十六亩一百五十九步,问收粟几何?

    今有(人)共买物,(每)人出八(钱),盈(余)三钱;人出七(钱),不足四(钱),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A.创新性

    B.系统性

    C.实用性

    D.理论性

  • 15、下图所示为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对华贸易数据情况(位:十万英镑)。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英国走私鸦片意图扭转贸易逆差

    B.英国对华正当贸易利润稳定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的手工业品缺乏竞争力

  • 16、阅读元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西交通

    B.新疆地区开始接受中央的管辖

    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

    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致

  • 17、甲午战后,植物油出口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异军突起。1898年跃居出口商品的第七位,1913年居第九位,1918年居第二位,1919年至1937年间,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仍在上升。这现象体现了中国(       

    A.植物油生产技术得到显著提高

    B.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逐渐加深

    C.扭转了对外贸易中的入超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获有利条件

  • 18、明代的内阁大臣有代替皇帝发言的职能,即进行草拟圣旨、票拟批答、拟定遗诏等,这些诏书有时是皇帝亲授,有时是通过宦官传达。这一职能(     

    A.使内阁成为正式机构

    B.是君主意志的反映

    C.易导致权臣干政现象

    D.说明内阁制约皇权

  • 19、中国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汉江,北至燕山。最初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三皇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 20、下图为据《旧唐书》和《新唐书》所作安史之乱前后官员(有入仕方式记载的1561人)入仕方式图,入仕方式从图形的12点钟方向开始,顺时针方向分别为荐举、授官、荫庇、军功、科举、归降、其他共七类。分析可知唐代(     

    A.选官的方式呈现多元性

    B.社会动荡推动科举进步

    C.主要依靠科举入仕为官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开放

  • 21、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现象。这主要反映了(     

    A.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

    B.生产分工更加细密

    C.明代手工业者生活困苦

    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 22、2021年,习近平宣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是(     

    A.科学技术不断突破

    B.经济体制改革

    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D.社会主义制度

  • 23、黔西州在明代属于水西土司管辖,其行政范围内生活的几乎全是当地苗民。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后“客民”开始进入该地区,到乾隆时期,该地区的汉族人口总数已达129585人,而当地苗民总人口为45263人。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A.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

    B.高产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

    C.中原人口增加激化人地矛盾

    D.设立理藩院缓和了民族矛盾

  • 24、1936年8月,毛泽东在一封电文中指示:“目前阶段(对蒋)实行他不来攻,我不去打;他若来攻,则一面坚决作战,一面申请议和。”毛泽东作出这一指示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双方实力对比悬殊

    B.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国民党抗战态度的转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62年初召开的________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________”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 26、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在图中序号里填上正确的朝代(政权)。

    (1) 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______ (6)______  (7)_____

  • 27、战略决战:1948秋战略决战到来,三大战役是___大战役基本摧毁了_____

  • 28、概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________第一枪。

    (2)随后,其他各军的士兵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________,推________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________个省和________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 29、蒙古族和回族

    (1)蒙古族: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

    (2)回族: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________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________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一回回。

  • 30、背景

    (1)1930年10月—1933年3月,红军先后四次打退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

    (2)________年9月,蒋介石“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利。

  • 31、不同的统治方式

    请将下列古代文明区域与其早期曾出现的通知方式一一对应(请填写表中数字)

    古代文明区域

    统治方式

    A.两河流域

    ①法老至上

    B.古代埃及

    ②君主专制

    C.古代印度

    ③城邦制度

    D.古代希腊

    ④种姓制度

    E.中国商朝

    ⑤内外服制度

    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 3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_______在北京召开。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 上来,实行______的战略决策。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________________

  • 33、古代希腊人创作的________,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34、________运动对于推动中国________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3)根据材料三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 36、武昌起义的有利时机是什么?

  • 37、有人说,在人类所有的发明中,“法律”的发明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人类所发明的“法律”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行为设定了公平规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根据适用对象的不同,写出罗马法发展的两个阶段,并概括出发展的主要原因。

    (2)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它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了什么原则?美国国家权力结构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4)写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与民主关系的认识。

     

  • 38、秦朝是怎样巩固统一的?(从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俗等思考)

  • 39、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有何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力驱动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促进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调整?你如何认识这种调整?

    (3)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综合上述回答,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适应工业4.0时代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