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激素的分泌、运输及与靶细胞结合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靶细胞表面的物质乙与载体蛋白、抗体一样,均具有特异性
B.图中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定向运输到特定的器官发挥作用
C.甲为激素,乙为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两者作用后均被灭活
D.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应为下丘脑
2、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某岛屿上的两种安乐蜥,通过摄取不同食物的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属于同域共存的是( )
A.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以斑鬣狗为食
B.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同生活,相互依存
C.高海拔地区田鼠和盼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
D.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3、如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①②③表示人体的器官。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的细胞实现O2和CO2交换需要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参与
B.②的小肠上皮细胞能够从肠道外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C.③通过重吸收作用,可以使某些营养物质返回内环境
D.①②③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包括血浆和组织液
4、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激素,科研人员在其基础上人工合成了具有相似生理作用的化学物质GR24。为了研究GR24的作用机理,用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图1的实验,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A主要产生于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B.由图2推测NAA和GR24应加在图1的琼脂块A中
C.实验结果可说明NAA和GR24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D.实验结果说明GR24与NAA对侧枝生长具有拮抗作用
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据图判断阴影部分可能包括( )
A.肝脏细胞内液体
B.肝脏部位的血液
C.肝脏组织细胞
D.肝脏部位组织液
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主要是因为食物链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
B.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C.①表示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7、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8、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雌虾求偶期间,会将尿液射向雄虾,尿的“味道”越大,越能吸引配偶。小龙虾求偶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 )
A.生物信息
B.行为信息
C.化学信息
D.物理信息
9、袋装酸奶的包装上通常都会注明“胀袋勿食”。某同学选择一过期的胀袋密封酸奶,按图中的操作流程,研究其中的某微生物生长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酸奶胀袋是酸奶中的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B.使用巴氏消毒法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
C.图中过期酸奶中的菌种被稀释了104倍
D.推测图中用到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10、下列选项中,人体内环境中通常不会出现的物质是( )
A.抗体
B.K+
C.尿素
D.淀粉酶
11、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淀粉
B.ATP
C.脂肪
D.蛋白质
12、种群是一定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个体层次上所没有的特征。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及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校园中所有的草、所有的树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
B.生物种群一般具有种群密度、丰富度等数量特征
C.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均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
13、人体内的免疫功能异常会引发免疫失调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与淋巴细胞发育有关的基因突变或缺陷引起的
B.当过敏原进入机体时就会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而引发过敏反应
C.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是预防该病的措施之一
D.免疫抑制剂可减弱受体白细胞因识别出移植器官细胞上 HLA 不同发起的攻击
14、我国是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大麦经发芽、培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等工序生产出啤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芽是为了让大麦种子产生α-淀粉酶
B.焙烤是为了利用高温杀死大麦种子胚并进行灭菌
C.发酵过程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和产物浓度
D.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15、下列关于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中,某些种群在特定阶段可能会出现“J”形增长
B.将一个物种迁入到没有天敌的环境中,其种群数量就会呈“J”形增长
C.种群进行“J”形增长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均保持不变
D.种群进行“S”形增长时,K值之前种群的出生率持续下降、死亡率上升
16、下列关于种群的研究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法可适用于双子叶植物和跳蝻等小昆虫
B.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C.调查培养液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
D.调查农田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17、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插茱萸,可驱秋蚊灭害虫”,插茱萸传递的是行为信息
B.生态系统的信息只能来自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且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寺桃花盛开慢的原因是接收到了化学信息
D.莴苣等植物的种子必须接收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18、人体感染某些细菌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都是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B.该细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C.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D.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19、下图表示两个神经元及它们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兴奋时,该处Na+从膜内流向膜外
B.a、b、d可表示神经细胞的树突
C.刺激b点,a、c、d处均可测得电位变化
D.刺激d点,b点能测得动作电位
20、赤霉素(GA)的种类很多,它们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功能不同。把两组去胚后的半粒大麦种子,分别置于含GA1(A组)和GA8(B组)的缓冲液中培养,8小时后,A组的培养液中可以明显检测到α-淀粉酶,B组的培养液中没有检测到α-淀粉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A1刺激去胚种子合成并释放α-淀粉酶
B.GA1可促进种子萌发而GA8可能没有此功能
C.去胚的目的是减少内源赤霉素干扰实验
D.A组种子最终可以发育成完整的大麦植株
2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体内存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应受体
B.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C.矮壮素可能是通过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从而抑制植株长高
D.对苹果树喷施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解除其顶端优势
22、人体内的各种免疫细胞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B.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而B淋巴细胞不能
C.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形成记忆细胞并在抗原消失后继续存活
23、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农田中玉米—大豆间作时,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引发“荫蔽胁迫”,此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及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能感受环境中光照条件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至细胞核内
B.在荫蔽条件下,光敏色素的作用能促进大豆下胚轴和茎杆等伸长
C.光敏色素被激活后通过促进生长素等激素的合成,利于大豆适应环境变化
D.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在促进大豆下胚轴生长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24、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1)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① | ②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③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④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25、下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①⑦在反射弧中,分别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图中的感受器受到血糖含量降低刺激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为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泌的激素在升高血糖时表现__________作用。
(3)图中表示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________(填序号)组成,其渗透压主要取决于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中________(填序号)表示细胞内液,占体液的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④与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4)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中________(填序号)的通透性增大,________(填序号)增多导致水肿。
(5)若图中⑦表示肝脏细胞,比较A端与B端O2浓度的大小,A端________(填“>”“<”或“=”)B端。
(6)内环境相对稳定,依赖于________ 调节机制。
27、下图为糖尿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
(2)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动可能是 。
(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的代谢主要途径是 。能够促进BC过程进行的激素是 ,能够抑制BC过程的激素是 。
(4)曲线C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 。
(5)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小时后,给他注射适量的胰岛素,那么该患者的血糖变化为 。
28、(8分).以下是人体某组织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结构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2)若该图表示胰岛B细胞,胰岛素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必须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填标号)。
(3)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该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
(4)该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包括 (填标号) ,在生物膜行使功能时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
(5)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出现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是 的结果,该过程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 。
29、下图是研究人员对黑曲霉A1果胶酶性质的研究结果,据图分析温度、pH和Ca2+浓度等与酶活力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可以看出,对酶活力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2)这三个图的共同点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探究温度对黑曲霉A1果胶酶活力的影响,则在该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H及Ca2+浓度都需要调节,则pH及Ca2+浓度分别调节到________和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0、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____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____。
(3)下列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_______。(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4)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______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5)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内后,首先通过______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移动,然后通过________免疫将SARS病毒彻底消灭。
31、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症状。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为探究茶叶提取物TAE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健康小鼠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______调节,该调节方式对于机体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据图分析,______组是对照组,HF组小鼠已具有胰岛素抵抗症状,理由是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茶叶提取物TAE能减弱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
32、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专门感染人皮肤及黏膜上皮细胞的DNA病毒,会诱发宫颈癌等疾病。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的生理活动和机体部分免疫应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经[甲]___细胞传递HPV抗原后,辅助性T细胞(Th)可向Th2方向分化,Th2___发生改变并与B细胞结合,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了第二个信号。同时,Th能分泌物质a抑制HPVmRNA的形成,a在免疫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__。
(2)当HPV侵入皮肤细胞后,Th向Th1方向分化并分泌物质b,促进___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靶细胞的死亡类型属于___。
(3)HPV病毒主要局限于皮肤黏膜表皮细胞层的感染,极少进入血液,因此细胞免疫在病毒的清除中占有主要作用。据图推测,HPV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一是被HPV感染的组织中,免疫应答会向___(填“Th1”或“Th2”)方向漂移;二是被HPV感染的皮肤细胞中HPVE5蛋白可___,从而抑制细胞免疫,使癌变细胞更易逃避宿主的免疫___功能,增加宿主患宫颈癌的概率。
(4)HPV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医生建议要进行二次疫苗接种,原因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