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襄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 115分)
  •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D.乙烯是在植物体特定部位产生,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 2、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开展“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家禽,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需要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B.“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C.该模式不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

    D.该模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优点,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3、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B.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使用灯光来诱捕

    C.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

  • 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龄结构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C.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 5、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现象是(       

    ①顶端优势 ②根的向地性生长 ③茎的背地性生长 ④植物的向光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6、为了加快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法Ⅰ获得公牛的新鲜精液,可直接用于受精作用

    B.胚胎体外培养过程中不需要利用相关技术去除透明带

    C.E和F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了胚胎移植技术,均属于有性生殖

    D.如图方法Ⅱ,产生的F牛的性别与C牛相同,性状也与C牛完全一致

  • 7、为了探究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某生物兴趣小组选用若干株生长状况一致的某植物幼苗进行实验。实验分为三组,其中组1不做处理,使植株自然生长,组2的处理为去掉顶芽,组3的处理为去掉顶芽并在切口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同学提出需要再增加一组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还需要增加的一组实验的处理方式及其预测实验结果是(       

       

    A.去掉顶芽,切口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结果与组2的相同

    B.去掉顶芽,切口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结果与组1的相同

    C.去掉顶芽,切口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结果与组2的相同

    D.去掉顶芽,切口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结果与组1的相同

  • 8、香蕉的染色体组成为AAA(字母代表染色体组),粉蕉的染色体组成为ABB。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香蕉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粉蕉体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

    C.香蕉和粉蕉都会出现联会紊乱的现象

    D.香蕉和粉蕉一般情况下存在生殖隔离

  • 9、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B.在不同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C.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着阳光、温度和水分等的变化而出现季节性变化

    D.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之所以能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能适应所处的生存环境

  • 10、接种新冠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其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1是抗原呈递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呈递抗原

    B.细胞2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可以攻击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

    C.细胞4是浆细胞,细胞质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比较发达

    D.细胞5是记忆B细胞,二次免疫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 11、CO是响应日照长度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AP2 是种子发育的调控基因。为探究CO和AP2在光周期调控种子大小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拟南芥、CO 缺失突变型拟南芥、AP2缺失突变型拟南芥开展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析柱状图可知,拟南芥为短日照植物

    B.短日照能够抑制拟南芥体内 AP2的表达

    C.AP2的表达产物可能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生长

    D.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可以感受光并起催化作用

  • 12、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图表示某人被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和病毒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期间辅助性T细胞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B.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病毒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个信号

    D.HIV攻击辅助性T细胞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 13、MHC分子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一组蛋白质, 可参与体内的免疫反应。图示免疫过程中的a、b表示免疫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的过程需要MHC分子参与

    B.a细胞为B淋巴细胞,其分裂、分化过程需要细胞因子和抗原的刺激

    C.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后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暴露后可被其他细胞吞噬

    D.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清除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 14、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碘

    B.垂体除了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a含量低于正常值

    D.婴儿时期如果缺乏c,大脑发育会受影响,长大后可以通过补充c进行治疗

  • 1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B.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也能完成排尿反射

  • 1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B.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激素调节存在分级调节,而神经调节不存在分级调节

    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S区

  • 17、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强于成人,这可能与视觉中枢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有关。在视觉训练过程中,儿童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增加,且持续到训练结束后的几分钟,而成人γ-氨基丁酸含量始终无明显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γ-氨基丁酸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直接参与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起Na+内流

    C.γ-氨基丁酸可能通过抑制某些神经元兴奋而减少对学习的干扰

    D.抑制γ-氨基丁酸的合成和释放,有助于提升人的学习能力

  • 18、下列物质中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①唾液淀粉酶②抗体③载体④呼吸氧化酶⑤性激素⑥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⑥

    D.①④

  • 19、我国北方地区夏天苍蝇、蚊子很多,但是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种群数量变化很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主要由生物因素引起

    B.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是迁出率和迁入率

    C.苍蝇、蚊子的环境容纳不受季节的影响

    D.可通过调查苍蝇、蚊子羽化前幼虫的密度来预测成虫密度

  • 2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B.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可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器官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 21、希腊陆龟是爬行动物,性情较活跃,喜爬动,摄食植物的花、果实、茎叶等,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请推测希腊陆龟最可能生活的生物群落是(       

    A.湿地生物群落

    B.草原生物群落

    C.森林生物群落

    D.荒漠生物群落

  • 22、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主要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丙、丁可利用总能量大于乙可利用总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 23、人类在婴儿时期就可完成一些简单的非条件反射,之后由于机体不断接触外界环境,经过训练可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D.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二、 (共1题,共 5分)
  • 24、下列关于“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CI和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

    C.从加入HCI或NaOH后pH的变化来看,肝匀浆更像缓冲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三、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下图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_____________(激素)相关性最大。

    2)在种子发芽的调节中,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之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_____________

    3)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 26、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如 下图所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 A ____________、激素 B _________、激素 C 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 C 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 C 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 A B 的含量________ 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调节的。

    4)如果激素 C 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 AB 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调节机制。

  • 27、家庭阳台农业系统的运行原理如下图。在家庭阳台农业系统中,水质处理系统中的硝化细菌把鱼类排泄物中蔬菜无法吸收的亚硝酸盐转化为可吸收的硝酸盐。经水质处理系统处理的水用于安心蔬菜系统,经蔬菜进一步净化后随虹吸系统回流到鱼类繁育系统,避免了水质恶化,形成“鱼帮菜,菜帮鱼"的良性循环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阳台农业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鱼类属于__________,其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内,该系统中栽培蔬菜不需要施用化肥,原因是__________

    (3)鱼类排泄物中的能量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鱼同化的能量。蔬菜不能利用鱼类排泄物中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

  • 28、1931年,科学家从人尿中首次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的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可能来自_____________(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假说)。生长素无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原因是人体细胞缺乏_____________

    2)植物的向光生长现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出生长素的两重性。

    3)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

    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如图)。

    ①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②随着生长素浓度的不断增大,α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 29、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生长素合成的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为_______________mol·L-1,该浓度对芽的作用是_________,这一事实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3)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_______mol·L-1会抑制根的生长,小于该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0、现有两个普通小麦品种:品种①高秆抗病(TTRR)、品种②矮秆易感病 (ttrr),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①、②培育品种⑥矮秆抗病纯种的相关育种方法,其中,Ⅰ~Ⅶ代表育种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由品种①、②经过Ⅰ、Ⅱ、Ⅲ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其中经过Ⅱ过程产生的后代中出现 ttR_的机率是________

    (2)由品种①、②经过Ⅰ、Ⅵ、 Ⅶ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该育种方法显著优点是________。经过Ⅵ过程可获得________种单倍体幼苗,培育单倍体的方法为________,Ⅶ过程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通过Ⅳ、Ⅴ也可培育出品种⑥,其中过程Ⅳ常用 X 射线等处理植物,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的概率较大,该育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何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

  • 31、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_____

  • 32、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ABCD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C表示_______

    2)图中DC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AD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密不可分的。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沿着_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________,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

    4)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________途径,这一干扰,增加了大气CO2的含量, 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
三、非选择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