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犯而不校 豆蔻年华 凤毛麟角 高屋建瓴
B. 道貌岸然 李代桃缰 鞭辟入理 谗言佞语
C. 按图索骥 吹毛求疵 寸草春晖 大放厥词
D. 耳濡目染 隔靴搔痒 高山景行 鬼斧神工
2、第二单元学习任务结束后,同学们根据学习内容,以对联的形式表达对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崇敬之情,以下对联表达最为准确、得体的一组是( )
①辛勤耕耘解决全球温饱 不懈探索推动国家发展(袁隆平)
②一谷倾心为饱千家而立命 百畦埋头凭勤己身以济国(袁隆平)
③区区凡夫一抓准显身手 拳拳温情千团火暖人心(张秉贵)
④勤勉娴熟本领过硬立服务标杆 耐心细致热情似火成岗位标兵(张秉贵)
⑤初心不改高原踏满足迹 使命已达拙作渗尽才思(钟扬)
⑥命途连结种子甘作探界先锋 情意牵系后生愿为接盘导师(钟扬)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 焉用亡郑以陪邻 用得着
若不阙秦, 侵损、削减 又欲肆其西封 边界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请 秦王购之金千斤 重金征求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刻毒 愿足下更虑之 重新
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杀戮和没收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好好地 以试人,血濡缕 浸湿,沾湿
D.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侵犯 欺侮 持千金之资币物 钱币
比诸侯之列 并,列 愿大王少假借之 宽容 原谅
4、下列节日祝福短信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让吉祥的雪花飘满院落,让平安的钟声久久回荡,让开心的鞭炮响彻云霄,让多彩的烟花尽情绽放,让美好的祝福随风启航: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春节发给长辈)
B. 送你一份元宵佐餐,成分:真心、思念、快乐。营养:温馨、幸福。制造商:你的朋友。有效期:一生。(元宵节发给朋友)
C. 妈妈,祝您节日快乐,天天快乐。妈妈,您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少生气;我一定更加懂事,少让您操心。(母亲节发给母亲)
D. 脑海中,您的音容宛在;耳朵旁,您的教导回响。感谢恩师,祝您万事如意,幸福安康!(教师节发给老师)
5、下列词语都是动词的一组是( )
A.学生 热爱 跳舞 允
B.讨厌 上去 是 帮忙
C.支持 爱护 悠闲 憎恶
D.扩大 思念 激动 哪里
6、现代文阅读
我有一个梦想(节选)
马丁•路德•金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1】对文中部分语句的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比喻为“灯塔的光芒……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充分肯定该宣言的历史意义。
B.“美国……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退了回来”一句意思是说,美国尚未对黑人兑现其在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承诺。
C.“黑人……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一句意思是说,黑人们从非洲的故土家园流亡出来后,一直没有找到安居之所。
D.“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一句意思是说,美国黑人不能够为了追求平等自由而仇视美国白人。
【2】以下表述,不属于马丁•路德•金阐明本次集会目的的一项是( )
A.把在“解放黑奴宣言”颁布一百年之后黑人仍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情况公诸于众。
B.要求美国对黑人兑现其在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诺言,使黑人拥有与白人一样的基本人生权利。
C.提醒美国,黑人对自由平等的要求十分强烈,十分迫切,对此,国家不能安之若素,不能拖延。
D.要让白人们明白,他们的自由与黑人的自由息息相关,他们应当支持、参与黑人争取权利的行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马丁•路德•金看来,黑人民权运动有法可依,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的相关条文,正是美国黑人争取获得与白人同等权利的法律依据。
B.不能拥有与白人同等的基本人生权利,长期遭受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生活贫穷,这些正是美国黑人参与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的根本动因。
C.在演讲中,马丁•路德•金并不主张黑人们用暴力手段来争取自己的权利,主要是因为部分白人也支持黑人民权运动,一些白人还参加了本次集会。
D.在马丁•路德•金看来,美国已经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对黑人而言是福音,对美国社会而言也是福音。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荆轲刺秦王》中以苍凉悲壮的环境描写衬托荆轲悲剧英雄形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琵琶行》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感受到白居易与琵琶女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共鸣;读《登高》中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感动于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怀;读《赤壁赋》,苏轼从不变的角度得出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考,也让我们领悟了人生的旷达境界。
9、补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________________,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10、填写下列诗文的空白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描写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故地重游,引起他对往昔不平凡岁月的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深爱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化为康桥的一部分的强烈愿望。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浓缩了国家的灾难和个人的坎坷,感慨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无法挽回。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小桥旅夜
吴敬梓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
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
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正面点题,一个“始”字写出了内心的无限伤痛,正因为内心伤痛,即将离乡漂泊的诗人躺在这小桥边的茅店里思绪万千,辗转难眠。
B.颔联写景虚实结合,将落月、萤火、夜色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作者悲苦的情怀。
C.后两联言事抒悲,承首联“梦不成”进一步生发,追想从前,涕泪纵横;目及当下,事事伤情。“集”字写出艰危之多,“横”字写出伤痛之深。
D.这首诗寓有深沉的忧伤哀痛,吐露了落拓者的悲苦辛酸。全诗语言简练质朴,笔力凝重,格调苍凉,颇有建安诗人慷慨悲凉的风格。
【2】全诗反复抒写一个“悲”字,请联系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悲”的原因。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B.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春秋五霸之首,任用管仲,制定了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图霸战略。
B.寡人,即“寡德之人”,和“愚”“孤”一样,是古代君主自称的谦辞。
C.衅钟,钟在古代被视为神器,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
D.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比喻细微的事物,有成语“秋毫无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其实是问如何称霸天下,但孟子转移话题,引人如何行王道之事,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B.齐宣王对行王道有疑虑,孟子就以发生在齐宣王身上的“以羊易牛”事例,来说明齐宣王有行王道的基础“不忍之心”。
C.齐宣王引用《诗经》表明自己心悦诚服,并赞扬孟子启发式说理技巧的高超,使他明白了自己内心符合王道的原因。
D.孟子以举“百钧”与“一羽”、“察秋毫之末”与“不见舆薪”巧妙设喻,意在引出齐宣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观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2)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红楼梦》的思想价值,曾经讨论得相当广泛,而鲁迅早年的观点至今依然具有启发性。鲁迅在他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论述道: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是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
学期即将结束,班级计划举行《红楼梦》读书会,请从贾政、贾探春和薛宝钗三人中任选一人,围绕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