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基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为19世纪中期德国现实主义画家门采尔创作的《轧钢厂》。画面描绘了轧钢厂中工人繁忙生产的景象。巨大的机器组成的“钢铁森林”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让人感到“仿佛随时都会被轧钢机器吞进去",工人们表情各异,有的专心致志、有的疲惫、有的眼神中充满愤恨。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A.彰显德国钢铁制造行业的先进

    B.歌颂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

    C.批判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

    D.表达对工人阶级的敬意和同情

  • 2、到18世纪下半期,法国的儿童教育发生了重大转变,孩子不再裹在襁褓中,不再使用让孩子走路的牵引带。巴黎三分之二的房屋开始有了单独的卧室,而七分之一的房屋有专用的餐厅。该变化缘于(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B.启蒙思想影响的深入

    C.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D.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

  • 3、秦朝在“道里遥远,山川阻深”的西南,第一次修筑了从“棘道”(今四川宜宾)到达郎州(今云南曲靖一带)的“五尺道”。汉武帝时将这条长达二千余里的干道加宽到一丈,还增修了四条新路。以上举措(     

    A.维持了边疆的长治久安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疆域

  • 4、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实际上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自然经济已经趋于瓦解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5、公元前5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并定期派巡查员检查维护,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帝国“御道”和驿站的修建(     

    A.旨在对抗亚历山大入侵

    B.扩大波斯帝国统治疆域

    C.完善了官僚体系的建设

    D.推动不同地域文明连接

  • 6、1927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成立60多家金融机构,如福建省蛟洋农民银行、江西省东古平民银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等。这些机构的设置(     

    A.得益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C.统一了根据地货币形态

    D.促进革命根据地建设

  • 7、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发起思想和政治改造运动,他们致力于史学原稿的重校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编撰,这是阿尔及利亚人第一次尝试书写自己先辈的历史。这一运动源于(     

    A.法国殖民文化的渗透

    B.华夫脱政党坚持斗争

    C.文化的自我审视反思

    D.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 8、宋朝时期,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时期,园林设计开始偏向雅致精巧,注重意境的营造。不仅善于运用奇石构筑园林景观,同时还非常注重布局,重视水景的运用,以营造清幽深远的意境。这一园林风格(     

    A.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影响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

    D.反映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 9、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A.天人感应

    B.以礼入法

    C.三教合一

    D.纲常伦理

  • 10、从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时代,我国家畜中数量最多的是猪,其次是牛、狗和羊,大汶口遗址发掘出的墓地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以猪殉葬。这些考古事实可以佐证,新石器时代(    

    A.食物种类十分丰富

    B.小农经济模式已经萌生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人们过着定居农耕生活

  • 11、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距今约 4000年,遗址发现了大量手工作坊遗址,包括玉器、纺织和酿酒作坊。城址核心区域的一座巨大金字塔,顶部为平台,四面设有阶梯,用于祭祀神灵。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姜寨聚落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红山遗址

  • 12、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恢弘独特的理论实践创新,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阐释准确的是(     

     

    进程

    阐释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三线建设

    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

    C

    中共十五大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A.A

    B.B

    C.C

    D.D

  • 13、在战国兼并战争中,秦执政者在并天下的整体战略下,根据对新占领地不同战略定位,制定了“移秦民实新地、出其人和免臣迁居”等与之相适应的移民政策。此政策不仅延续至秦中央帝国的统治时期,还为后来不同朝代的统治者所继承。这一政策(     

    A.丰富了国家治理的手段

    B.激化了不同民族间的矛盾

    C.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D.旨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发

  • 14、毛泽东在某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指出: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问题上把农民挖得很苦;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地方一点机动权都没有。……中国应当找出一条符合中国情况的道路。该报告(     

    A.反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认识

    B.标志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

    C.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顺利实施

    D.旨在揭露苏联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 15、史料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与该段史料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废除苛法异姓封王

    B.七国叛乱同姓操戈

    C.裁并郡县清查田户

    D.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 16、革命文献是近代仁人志士投身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有力佐证。仔细阅读如表信息,下列著作、作者和言论对应正确的是(     

    A

    《革命军》

    邹容

    “中华共和国万岁”

    B

    《与妻书》

    孙中山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C

    《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

    陈望道

    “社会革命完全为无产阶级革命”

    D

    《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

    A.A

    B.B

    C.C

    D.D

  • 17、法国的旅游指南类书籍最早出版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形成出版风潮。这些书籍中,有的属于“饱学之士”和“文人”指南,具有教育意义,是旅途中的良师益友;有的扮演“管家”的角色,为旅行者打点衣食住行所有细节。这种“风潮”反映出当时法国(     

    A.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B.形成完善的交通体系

    C.中间阶层逐渐壮大

    D.实现了政治长期稳定

  • 18、毛泽东在《在友军区域内应坚持统一战线原则》中说:“在共同负责、共同领导、互相帮助、互相发展的口号下,与各统一战线的地方工作当局协商,群众工作的进行,必须注意尽量取得他们的同意与合作……万一不能同意时,不应勉强,而应暂时让步”。据此可推知,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A.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坚持民族利益至上

    C.全力配合友军各项工作

    D.成为抗日中流砥柱

  • 19、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当时出版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也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上述认知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一战后欧洲优越感的丧失

    D.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20、下表为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由此可知,宋代(     

    官员

    科举出身

    荫补出身

    其他

    尚书左选

    925

    1380

    86

    尚书右选

    77

    2105

    1684

    侍郎左选

    9458

    6926

    622

    侍郎右选

    415

    11702

    3484

    ——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四

    A.恩荫制度使得流动性有限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科举考试使得流动性很强

    D.顺应了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 21、鸟纹——对太阳的崇拜,从史前开始出现,太阳的象征三足鸟纹(三足乌)屡屡出现在汉墓壁画、画像石等之上。新石器时代有了蛙纹崇拜,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添加了桂树、嫦娥、玉兔捣药等等,但“蛙—蟾蜍”作为月亮形象的核心这一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下图所示为唐代的月宫故事铜镜。材料可用于说明(       

    唐代的月宫故事铜镜

    A.文化汇融催生国家文明

    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的传承性特点

    D.古代中国的区域联系日趋频繁

  • 22、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书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宦官权力

  • 23、宋代大量出现研究自然万物的谱录,如《梅谱》《牡丹》《海》《苏枝谱》《杨录》《昆虫草木略》《离经》等。这一现象体现了(     

    A.理学“格物致知”的精神

    B.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转变

    D.自然科学教育的普及

  • 24、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中央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住房每年达30万套,占全部住房的30%,并鼓励个人买房和建房,而地方政府则集中解决贫民区改造问题。从中可以看出(     

    A.工人阶级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B.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C.国家干预推动社会服务发展

    D.马歇尔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 26、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制度设计和后果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A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B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 27、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 28、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重要史实

    制度方面

     

    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

     

     

     

  • 29、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 30、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 31、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 32、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 33、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 34、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 36、有关鸦片战争,在历史与现实中有不同的认识。

    近160年前发生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种看法在研究鸦片战争的学人中认识大体是一致的。一百多年来,鸦片战争史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对这场战争及对其后中国历史的影响,人们的评价并不一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我想,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论,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评论,总是会得到更多的认同的。鸦片战争史研究涉及的问题非常之多,本文想就这场战争究竟是不是鸦片战争以及它的基本评价问题,发表一些浅见,……1840年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中国的历史文献从来都如实地称之为鸦片战争。当时的英国对此也是没有疑问的。但到了后来,英国的某些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却力图证明鸦片在当时整个局势中只是一个次要的,而不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因此他们认为称这次战争为鸦片战争是不恰当的。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主要起因于东西方文化冲突,或则把这场战争说成是由于东西方法律制度不同而引起的争执,或则把这场战争说成是英国为了要求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正常贸易。总之,力图说明这是先进的西方文化与落后的东方文化的战争。

    ——蒋大椿《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问题》原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4期

    评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的不同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37、思潮的涨落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问题:

    以“时代与思潮”为主题,叙述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历程。

     

  •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八章走向21世纪

    一、历史回顾与思考

    二、左右逢源的中国

    三、进退维谷的日本

    四、得失并存的西欧

    五、矛盾重重的苏联

    六、相对衰落的美国

    ——摘自【美】保罗·肯尼迪《打过的兴衰》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39、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