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是童话故事的是( )
A.《稻草人》
B.《丑小鸭》
C.《卖火柴的小女孩》
D.《坐井观天》
E.《拇指姑娘》
F.《雪孩子》
2、中国传统文化中用“岁寒三友”来象征高尚人格,下面不属于“岁寒三友”的是( )
A. 梅 B. 兰 C. 竹 D. 松
3、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增(zhēng)添 几(jī)乎
B.榕(lóng)树 海参(shēn)
C.战斗(dòu) 牙齿(chǐ)
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B.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C.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我是词汇通。照样子写一写。
例:源源不断 我还能写出AABC式的词语:______
例:无边无际 我还能写出ABAC式的词语:______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
1.俞伯牙乘船出外游览(_______)。
2.好像高耸(_______)入云的泰山一样。
3.把古琴摆在坟前的石阶(_______)上。
4.我们全家祖祖辈辈(_______)都住在这里。
7、写出同音字。
1.lì 日,
,害
,益
,量 颗
,
2.fēng ,利 山
, 春
, 蜜
, 刮
8、读准拼音,写好词语。
9、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②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xiānɡ xiànɡ)互缠绕的龙,前爪(zhuǎ zhǎo)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用“﹏﹏﹏”画出能帮你理解每段话意思的句子。
【3】“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种不同形态的龙,我也能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把句子写具体。
下课了,操场上可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手指
在法国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被人称为“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能种出纯白金盏花的人。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还没见过。但是,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讲了,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株颜色稍淡的,让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收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白色金盏花的种子寄到了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她没考虑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但因年代久远,奖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1】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沮丧:_______________ 验证: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老奶奶的儿女反对她的理由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是怎样的循环往复?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地说一说她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从老奶奶的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人们称老奶奶为“绿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加点词语中,选一个造句。
称赞 精心 满怀信心
( )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三人登山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xū)吁,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往上攀登,最后终于登上顶峰。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顶峰,也不过那么回事儿,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好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顶峰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三个登山人的不同做法。
第一个人(______) 第二个人(______) 第三个人(______)
【2】用“——”画出三个登山人碰面后说的话。
【3】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指遇到困难退缩,没有勇气克服,害怕困难。(_______)
(2)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了。(_______)
(3)形容呼吸急促,大口喘气。(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也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面,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chǎn)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儿,祖父就把锄头杆儿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ɡōu)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的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dū)嘟的,很像狗尾巴。
【1】在园子里,“我”跟着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作者写的最为详细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描写谷子和狗尾草区别的句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看似在干活,实则在玩耍,表现了作者的懒惰和淘气。
B.“我”在园子里所做的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但由于犯下错误,而惹祖父生气。
C.作者用富有孩子气的语言,描述了“我”在园子里跟着祖父“干活”的情景,表现了作者的调皮可爱以及祖父对我的疼爱。
【4】你认为作者在园子里做的哪件事最有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荷 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 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 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我会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2】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从第________句到________句,写了荷花开花时的三种不同状态。描写荷叶的句子是第_____句,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 ___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挨挨挤挤 ________ ________
【4】我能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雾里。从校门口铺出的石板路,弯弯曲曲,伸到山脚平地。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 蜜)的竹林里,白墙红瓦,映照着东方的晨曦。门前,翠竹掩蔽;屋后,欢跳着山溪……
山溪里,飘着歌声。
竹林间,荡着笑语。
当(清 轻)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对对耳朵在谛听。顿时,朗朗书声从窗口飞入云际,和山雀对话,和竹林絮语……
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成长在学校里。
一阵春风吹进竹林。青青的竹子,干壮叶密;春笋破土,拔地而起。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
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
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
【1】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
【2】从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探寻——________ 聆听——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我们”的学校,坐落在______,坐落在_________。“我们”是_______的孩子,成长在_______。
②身为一个山里的孩子,作者感到______
A.很自豪 B.很自卑 C.很伤心
【4】“我们的学校”上课时是什么样子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用“__”画出来。
【5】你喜欢这所山里的学校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策略运用。
一只不守纪律的小雁
一队队大雁从南方飞来。它们一块儿飞过高山和大海,又一块儿落在湖边休息,一刻也不分离。夜晚睡觉时,总有一只大雁去放哨,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在一队大雁群里有一只小雁,不愿意跟大队一起行动。老雁再三嘱咐它:“要守纪律,随便离开队伍是危险的。”但是小雁满不在乎,把老雁的嘱咐当作耳边风。
16、句子练功场
(1)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陆续工作了三天三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警察叔叔急得一个箭步冲上去。(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
(3)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样的表达真有趣,请你也照样子写一写。
小蜜蜂一来,他们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哪些词写出了小彼得的羞愧、后悔?小彼得为何感到羞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亮晶晶的 把 交给了 钥匙 爸爸 小强(连字词组成两句不同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用“每逢”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岛上有树林。(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们决心为祖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2.我们应该尊敬老师的辛勤劳动。
3.经过努力,他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4.经过努力拼搏,夺得了拔河比赛的第一名。
5.校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
20、修改病句。
(1)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卖了许多水果,都是我爱吃的。
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必须讲卫生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看到“掉到海里的月亮”这个题目,你会想象到一个怎样奇妙、有趣的故事?把你想到的故事写下来。
要求: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想象合理、丰富;字迹工整、规范;标点符号运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