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普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所以我需要它。

    B.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C.既然答应同学明天要去他家学习,你就应该按时去。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与诸小儿游。(尝试)

    B.梅须雪三分白。(不及,比不上)

    C.诸儿竞走取之。(行走)

  • 3、《凉州词》是一首(          )。

    A.送别诗

    B.边塞诗

    C.赠友送别诗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胆(qiè)   (fèi)

    B.澎(pài)   (pì)

    C.若(tāng)   (pāng)

    D.屋(yán)   (yāng)

  •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qín) zhēng (méi) sǔn

    B.(jué) fàn   (shù) (sài)

    C.(huái)  (níng)   (yāo) (xù)

    D.(kàng)  (pò) (chán)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头(quái)

    B.饶(sù)

    C.昌(jǐ)

  •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胳膊       遭秧       催眠曲

    B.侍候       忠厚       无能为力

    C.未期       复杂       向日葵

    D.聚集       观赏       一丝不句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

    zhú jiàn   pú tao   fān shēn   xùn chì   guàn gà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诗句理解。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①柴扉:柴门。 ②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请结合注释,说一说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内阅读。

    走月亮(节选)

    ①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仓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②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③【A】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B】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④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走月亮”指的是(     

    A.和月亮一起走路

    B.看月亮在天上走

    C.在月亮下散步

    【2】读短文第③自然段,可以看到好多画面,给这些画面起个名字吧!

    流水飘香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文中句子【A】和【B】,请选择其中一个写写批注。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哦、啊、哟”这些语气词可以感受到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兴奋、愉悦。

    B.第①自然段两个“那样”,四个“照亮了”,朗读时语气要缓慢深情,读出作者的欣喜。

    C.“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多次出现,显得多余,语言表达要简洁。

  • 11、信念

    在灾难来临的前一天、前一个小时、前一分钟,多少人或者( )地在街头散步,或者( )地谈笑风生,或者老老少少( )地享受天伦,可是,因为地震,因为灾难,一切常规被打破了,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这场灾难的人们也能够想象灾难之中人们的惊慌失措和心惊肉跳,那是对于灾难的正常反应。

    有三个农民,在甘肃张掖这场地震来临时,他们正在羊圈旁的窑洞里守卫着羊群。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们在发出惊叫之后,离门口最近的那个农民最先向外面逃窜,然后是第二个,然后是第三个。但是,当第二个农民被轰然的土石压倒时,第三个农民也没能跑出去,而是连同厚厚的土石同时压在了前面农民的身上。

    最后的那个农民是幸运的,靠稀薄的仅有的一点空气他得到了短暂的生命。但是,那点空气显然不够他维持,他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这时,有一种坚强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那就是他以为第一个农民一定成功地逃生了,并且,他会很快喊来救援人员。

    他奋力地挣扎,奋力地用手刨着土,以尽可能获得生还的机会,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几个钟头,在他已经奄奄一息时,他听到了救援的脚步声和嘈杂的声音,这时的他已经没有喊叫的力气了。

    他终于被人们用手挖了出来,他被挖出来的那一刻,便彻底失去了知觉。但他终于成功地活了下来。

    医生说,在那样稀薄的空气中,能够存活半个小时就已经是奇迹了。

    人们问起他时,他说,他真的以为第一个农民已经逃生了,他相信逃生的农民一定会来救他。而实际上,第一个和第二个农民都没有跑出去就死了。

    如果不是那个信念,这位活下来的农民一定不会坚持那么久。如果他放弃了希望,他可能早就被死亡的魔鬼拉走了。信念是什么?很多时候,信念就是支撑我们生命的力量。

    信念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别人在你的信念中活着,你在别人的信念中活着,然后,为了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或携手并进。由此,生活才有那么多的阳光,生命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

    1把“悠闲、怡然、安然”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2读文章,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填写完整。

    谈笑_____  惊慌_____  心________

    奄奄_____  _____之乐  地________

    3为了获救,第三个农民做了怎样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那个农民的信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欧阳修改革文风

    欧阳修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四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

    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宋朝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

    欧阳修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庆历年间,范仲淹推行新政,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_________。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

    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就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

    1根据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在原文中将 处补充完整。

    2默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画荻教子——借书苦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几句话简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欧阳修之前,当时社会上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风。

    5读了唐位著名的散文家韩愈的散文后,欧阳修受到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仔细琢磨、认真学习,终于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文风,这为他后来改革文风奠定了基础。

  • 13、课外阅读。

    乡村春景图

    ①冬天刚过,春风舞动着,春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大地,乡村更是一片生机盎然。

    ②大公鸡喔喔地叫着,唤醒了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刚刚睁开睡眼,乡村的上空已经是炊烟袅袅。虽然天刚亮,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带着农具下田了,他们不时地互相间打着招呼,彼此间很是热情。

    ③各种牲畜在春日里也不甘寂寞。老牛哞哞地叫着,老马不时地舞动着蹄子,鸡鸭鹅狗也纷纷走出家门,享受乡村早晨那清新的空气,彼此间述说着昨日做的好梦。

    ④吃过早饭,我们漫步在田埂上,春风拂面,春意盎然。你瞧,脚下沉睡了一冬的小草已苏醒了,倔强地把头伸出了地面,虽然只见一点嫩绿,却充满了生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一朵,那一簇地洒在田埂上,虽然还很柔弱,它们还是用自己的笑脸美化着春天,美化着乡村。

    ⑤我举目望去,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庄稼。金黄的油莱花儿开得正旺,勤劳的小蜜蜂,一会儿飞到这儿说些悄悄话,一会儿又飞到那儿吻一吻。还有这一片,那一片,探出地面不久的农作物翠绿翠绿的。正在拔节的麦苗儿,像绿色的地毯,厚厚的铺在田野上。田野一派生机勃勃。

    ⑥在这希望的田野上,农民伯伯正在辛勤地耕耘,它们播种着希望、播种着幸福。

    【1】在短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漠____________ 失望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勤劳)的小蜜蜂 __________的田野 ___________的空气

    【3】“老马不时地舞动着蹄子”,从“不时”这个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然天刚亮,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带着农具下田了。”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农民伯伯都是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4自然段作者在写田埂时,主要写了哪两种景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第5自然段,你的眼前一定出现了很多茁壮成长的庄稼,请选择一种写出它的名字和它长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用短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我最棒!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的红霞        ____________)的微风

    【2】“向晚”的“向”的意思是(    

    A.对着

    B.将近

    C.向来

    【3】第一自然段中“他们”指的是_______,“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_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5】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必读书目阅读。

    1.这个学期你一定读了很多神话,你知道神话故事共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夏洛的网》,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黄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马路两边,种着美丽的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冒着蒙蒙细雨和泥泞的道路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称为天下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球是人们关爱的一个热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写作

    题目:童年##dot##憾事  童年趣事 童年幸事

    要求:选择一个题目,围绕加点词语选择材料;注意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书写工整,语句通顺,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