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的多音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铁钉(dīnɡ) 钉钉子(dīnɡ)
B.旋风(xuàn) 旋转(xuán)
C.的确(dí) 目的(dì)
D.当然(dāng) 上当(dàng)
2、“斑斓”的读音是( )
A.bān lán
B.bàn lán
C.bān lǎn
3、下列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应和(yìng hé)
B.执着(zhí zhuó)
C.厌恶(yàn è)
D.看家(kàn jiā)
4、下列哪一句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 )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C.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D.大红的是映山红,粉红的是桃花,雪白的是李花,漫山遍野开遍了。
5、选出错别字的选项( )
A.开天劈地
B.通情达理
C.惊慌失措
D.横七竖八
6、阅读课文《观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天下奇观”一词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B.文章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来写的。
C.文章重点描写了潮去后江面上的壮观景象。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7、仔细分辨,选字填空。(4分)
(搏、博、薄) 士 斗 雾
(震、振、阵)地 地 翅高飞
(漂、飘) 流 浮 亮
8、看拼音,写词语。
住zhái____ 比jiào____ wò____室 xuǎn zé______
地zhǐ____ 洞xué____ zhuān____家 qián____子
9、古诗词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始:______ 终:______ 躬行:_______
【2】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下面( )的意思相同。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陆游告诉儿子读书的两个道理: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
10、阅读天地
庐山三叠泉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吟诵这首《望庐山瀑布》,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庐山,想到有“庐山第一奇观”之称的胜地——三叠泉。
那年,我慕名前去庐山游览三叠泉。远远的,未见其景,先闻其声,真可谓“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谷”。迎接我们的是瀑布飞泻时带来的水雾,身后窄窄的阶梯的尽头便是一片开阔。
(甲)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乙)三叠异趣,各具特色。(丙)一叠垂直,水从二十多米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只,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气魄最雄伟,姿态最秀丽的奇景。
我们到此之前的一场大雨使得三叠泉更为壮美,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它从高高的山头凌空下泻,宛如一幅水帘悬挂长空,故又名“水帘泉”。据说,“水帘泉”这个雅名就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子昂所题,并赋诗曰:“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三叠泉只是其中一角。庐山的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1.在文中横线上把《望庐山瀑布》的最后两句补充完整,并说一说这两句诗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庐山瀑布》中的“瀑布”指的是“三叠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这句话是从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抽出来的,应该放在________处。
4.选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叠泉的?突出表现了三叠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早知道。
课文按照“ 、 、大陆漂移说获得新生”这样的顺序来写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2、阅读题。
我是中国人
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刚来到美国,就发生了一件使他气愤的事情。
有一天,吉鸿昌要往国内寄东西。他在包裹上用中文和英文清清楚楚地写上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然后把包裹递给邮局职员。那个职员把包裹推给吉鸿昌,阴阳怪气地说:“对不起,先生,中国在哪里,我不知道,无法投寄!”吉鸿昌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中国!中国的国土比你们美利坚合众国的还要大,你竟说不知道!”
同吉鸿昌一起来的人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换个窗口,我去寄。日本人也有往中国寄东西的,只要说‘我是日本人’,就什么事都好办了!”“我,吉鸿昌,决不这样做!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回到旅馆,吉鸿昌立刻动手做了一块小木牌,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了五个字:“我是中国人。”
从此,他无论出席宴会,参观工厂,还是参加招待会,都把这块木牌带在胸前。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阴阳怪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冒三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吉鸿昌是一个怎样的人?和他同行的人又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吉鸿昌为什么把写着“我是中国人”的木牌子带在胸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到邮局职员说不知道中国在哪里,无法投寄时,吉鸿昌的反应怎样?他怎么说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把它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的生活习性
①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些认识。
②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 慌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③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会摄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
④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贴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 挡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只要它们闻到这种气味就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 迷途)了。
⑤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短文括号里填入短文不正确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抓住“完全”体会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④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第⑤自然段写句子。(先结合短文提出问题,再自己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远古时候,在北方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 他们首领的名字叫夸父,因此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们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日子。
有一年的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 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便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为大家服务。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就告别族人,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追去。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如疾风似的拼命地追呀追。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夸父跑累的时候,就微微打个盹儿;饿的时候,他就摘野果充饥。经过九天九夜,在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终于追上了它。这时,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一口气把黄河水喝干,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但是,夸父还没有跑到大泽,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
1.给这篇短文选个合适的题目( )。
A.巨人的故事 B.夸父逐日
C.万能的水 D.太阳
2.夸父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
3.夸父经过 天 夜,终于追上了太阳。他感到又渴又累,喝光了 、 的水,又想去喝 的水,结果 。
4.你从夸父身上学到了什么?
15、仿写句子。
1.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的出现,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一定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杨利伟说:“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了防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全家人都足不出户,只有妈妈去市场买了菜。我每天做完作业就锻炼身体和睡觉和看电视。爸爸最难受,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事干。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老师打手势让大家平静下来,点名让我来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18、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了自己的收获,其中出现了3处错误,请你帮他修改这段话。
我们在弥漫着书香的校园中,快乐成长。今天参加了“发现诗词之美,品阅经典之作”的竟赛活动,我体会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明白了只要勤奋克苦,遨游学海,才能学有所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练笔。
“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