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贺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对学生话剧社要排演经典话剧《雷雨》这事,校团委一定鼎力支持。

    B.兹介绍我校齐凯扬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C.承蒙奉书并赐佳作,拜读之时,获益匪浅。因琐务未及回复,深以为歉。

    D.三年同窗,朝夕相处,今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笑纳!

  • 2、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折(qū)       (qǔ)     漫(mí)            善睐(móu)

    B.动(zhàn)   (xiè)     搏(mài)          含情脉脉(mò)

    C.时(shà)     (nà)       (hè)            枪实弹(hè)

    D.如(pì)       文(fàn)     (chāi)        强人意(chà)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用“左迁”、“迁谪”来表示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D.《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指的就是六种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 词是始于唐代,盛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 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D.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按作家流派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周邦彦、范仲淹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秦观等。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史记》分“书”、“表”、“本纪”、“世家”、“列传”五种体例。作者司马迁,西汉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对这段文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借月光的忽明忽暗表达自己变化不定的思想感情。

    B. 对自然景物的无限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C. 歌颂荷花的高洁的品质。

    D. 流露出身处黑暗社会中淡淡的哀愁和难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

    2结合文意,分析第一句中写月光用“泻”不用“照”有什么效果?

    3这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样的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写要学习古代圣贤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借言秦过失,为汉帝谋“长治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廉颇与蔺相如化解矛盾,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元上人归稽亭

    刘禹锡

    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应夸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归稽亭之路重山叠嶂,山僧独自归去,照应标题,“山僧”即“元上人”.

    B.额联“旧”字,陈旧之意,突出寺院的钟的破旧,表达元上人对僧侣生活的厌弃。

    C.后两联写当弟子们询问外边新鲜事,应夸一夸所到之处,“遍”字写出行踪之广。

    D.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实写送别之事,又展开想象,虚写送别之后的情景。

    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①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③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官,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④元丰六年十一月日,赵郡苏辙记。

    1苏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三苏”。

    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其庐之西南为亭____________

    (2)而风何___________

    (3)将何往而非____________

    (4)元丰六年十一月___________

    3选出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西望武昌诸山”中的“西”不相同的一项(   )

    A.骊山构而西折(《阿房宫赋》)

    B.折廷争(《“殿上虎”刘世安》)

    C.又令马饭仆(《裴佶姑父外廉内贪》)

    D.吾妻死之年所植也(《项脊轩志》)

    4选出句式与“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相同的一项(   )

    A.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李林甫口蜜腹剑》)

    B.诚然,卿不朕欺(《宋濂不隐真情》

    C.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论四知》)

    D.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宮赋》)

    5翻译下列句子。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6概述第③段的行文思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很多人眼里,“90后”是一个常常与“自我”“个性”相联系的代际群体。然而,面对2020年新春时期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这群被视为最具个性的新青年,却又无反顾地汇入抗疫的大军中。披上白衣,他们就是捍卫群众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穿上警服,他们就是守护城市安全防线的钢铁战士;戴上袖章,他们就是维持社区运行的基层干部……当国家需要他们时,这群青年没有临阵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们知道,所有的个性释放与成长,都与国家的稳定、安全、发展紧密联系。其实,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00后在各行各业都大显身手,挑大梁、担主角,把奋斗作为青春的底色,点亮自己的人生,也照亮无数人的心灵。

    阅读材料后,相信你有很多感触。学校拟进行以“青春之歌不负韶华”为主题的演讲赛,作为参赛人,请你将自己最想分享给同龄人的体会写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