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贺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金就砺利 ② 知明而行无过矣

    B.①青,取之蓝 ②而青

    C.①假舆马,非利足也 ②假舟楫,非能水也

    D.①蚓无爪牙利 ②筋骨

  •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小朋友扔垃圾,在垃圾桶上贴了张纸条,上写:保洁阿姨,垃圾桶里有很多碎玻璃,请你在拿垃圾袋的时候,小心不要碰伤了手。相信保洁人员看到之后,心里会暖暖的,感觉到一份尊重,工作起来会更加仔细认真。这本属“多此一举”,( )。

    A.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在增进了自己修养的同时,呵护了他人

    B.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在呵护他人的同时,增进了自己的修养

    C.但在呵护他人的同时,增进了自己的修养,这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

    D.但在增进自己修养的同时,呵护了他人,这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

  •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之民不加多(更加);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极言轻易);谷不可胜食也(禁得住);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学不可以已(停止)

    B.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金就砺则利(接近); 奋六世之余烈(勤奋);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C.假奥马者,非能水也(借助);而绝江河(横渡);杜赫之属为之谋(一类人);秦人开关延敌(迎、请);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查)

    D.赢粮而景从(担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累大(衡量);数罟不入湾池(深);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开仓赈济)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促织》是清代作家蒲松龄的作品,情节跌宕曲折,具有虚幻神秘色彩。

    B.《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中“本色派”作品,语言朴实无华、生动自然。

    C.《雷雨》的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代表作还有《日出》《原野》等。

    D.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等。

  • 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蝶恋花》中“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委婉含蓄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一夜未眠的相思之愁苦。

    B. 《氓》是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中以一位弃妇的口吻叙述了她与丈夫从相恋、嫁娶到被弃的过程,抒发了悲愤伤感的情怀。

    C. 《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李清照《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描写忧愁异曲同工,都是把无形抽象的忧愁写得有形可感。

    D. 《雨霖铃》中,柳永采用了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采用铺排的技巧将别离前、别离中、别离后的痛苦、思念之情渲染到了极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中国的文学艺术始终如《礼记》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是成为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形成了一条反映中国文化创新前行的审美曲线。

    任何国家的富强,都需要优秀文化提供相应的精神引领与智力支持。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学为主导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和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只有立足传统,才能不忘民族之魂;只有拥抱未来,才能适应时代之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水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长青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平昌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以现代思维和手法,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梅花、长城、中国结等。通过“北京8分钟”,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传统文化是创新的不竭源泉,继承传统又不拘泥沿袭,才能超越传统,独辟蹊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文化创造应当高度关注和反映当代中国各领域的建设成就,以广大人民投身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为表现对象,创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形式新颖的文艺作品。

    中国当代文化创造不但要出精品、出品牌,还要出思潮、出流派,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艺术思潮和设计流派。现代以来,欧美产生了一批明显有别于古典艺术传统的现代艺术国际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等,以全新视角和艺术手法观察表现世界,对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以来,中国艺术也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家,如齐白石、张大千等,但他们总体上还是延续着中国绘画传统。在超越传统的艺术方面,我们还缺之具有国际影力的节术大师。因此,文化创造不能仅仅将思维和视野局限在传统的现代化转化上,而是要超越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思维阈限,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语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对未知世界和宇宙空间的想象与叙事,创造出了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构成东方神话故事特有的审美体系,与希腊神话遥相呼应;但在现代科幻文艺方面我们却不尽如人意,除了《三体》,我国目前鲜有优秀科幻文艺作品能跻身全球文化市场。科幻文艺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文化创造,比神话传说更具有科学精神。在科幻文艺创作方面,培育民族的科学意识,大胆放飞想象的翅膀,是进行文化创新的一个可行路径。

    文化创新的三个向度是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是单纯对传统与现代融合向度的拓展与完善,更能体现文化发展的当代特性与走向,有利于全面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摘编自管宁《文化创新的“术”与“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创新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境遇,新时代的文化创新要立足传统,拥抱未来。

    B.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反映了中国文化创新前行的审美历程。

    C.中国的建设成就为文化创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D.中国传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挖掘、利用优秀文化基因是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引证法,以“北京8分钟”来印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接融合的探索。

    B.文章阐述中外艺术大师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力,彰显中国要创造当代艺术语言的立场。

    C.文章从传统与现代、实践与创新、现实与未来三个向度阐明了文化创新的路径。

    D.文章以新时代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为立论前提,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进行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艺术家不能跳出中国绘画传统的藩篱,因而难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师。

    B.如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能够对接融合,那么传统文化就会重新获得生机与活力。

    C.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全面提升,就有必要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

    D.科幻文艺比神话故事更具有科学精神,科幻文艺的创作,离不开科学意识与想象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广泛地学习、自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 。”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述怀·出关

    (唐)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①请缨:出自《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而致之阙下。”②季布:楚汉时人,以重承诺而著名当世。

    1本诗中化用了多个成语,来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请找出两个:_________ ________

    2后人认为魏征此诗将北方的雄浑古朴的气势注入南朝的绮丽工整之中,一扫六朝绮靡浮艳的气息。请从用词、用句、用典三个角度来分析本诗“雄浑工整相融”的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B.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C.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D.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表示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为了表示尊敬,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最高首领的专称,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C.《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历史学家范晔编撰。

    D.永平,是古代纪年的一种名号,也就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汉武帝时开始启用的。新皇登基,为了与上一任皇帝区别,新皇帝会取一个新的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固天资聪颖。他九岁时就能著文诵诗,刚成年,就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向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B.班固勤于钻研。他小时候就对诸子百家的言论刨根究底,等成年后发现父亲先前继《史记》所写史书还不够详尽时,想继承父亲的事业。

    C.班固眼光长远。当北单于要求与汉和亲时,有官员认为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用汉建立以来与匈奴的战与和为例,来说明接受和亲为上策。

    D.班固以中护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窦宪派遣班固迎接北单于的使臣,因班固未到达迎接地点完成任务而免职,最终死在狱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3)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对父母的态度,是你最真实的人品》,列举你过去对待父母的错误态度是什么?现在你意识到的正确态度又是什么?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对父母的情感,要求:感情真挚,不超过2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