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青岛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 有些危机。

    (2)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化为明日黄花。

    (3)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 ,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A. 难免  抱残守缺  安之若素

    B. 难免  故步自封  处变不惊

    C. 未免  故步自封  处变不惊

    D. 未免  抱残守缺  安之若素

  • 3、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达尔文的父亲是一位身材魁梧,待人热心的好人。

    B.事情已成定局你想改变简直就是螳臂当车

    C.鹰王认为鼹鼠不过是杞人忧天。

    D.只要坚持信念树立目标,终将可以黔驴技穷,成就大业。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好不好看,在于节目内容能否细致、深刻、形象地反映校园文化生活,还在于有能让同学们忍俊不禁且留下鲜明印象的语言类节目。

    B. 各班级提交的同学们研学旅行所拍摄的作品,聚焦的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均具有悠远的意境,视觉上带给人清新和素净。

    C. 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 相比于网站私自转载作家作品,盗版对作家权益的损害更大,不仅侵犯了出版单位的利益,而且侵犯了作家个人的利益。

  •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 人皆得而使之   恭而不服

    B. 不能容于远近   君安与项伯有

    C. 且庸人尚之   素留侯张良

    D. 函陵   去今之而葬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尊、高脚杯、小壶等陶器,都是用来酿酒或饮酒的。西周时设有“酒正”“酒人”,掌管有关酿酒和酒令的事务。到了汉代,酿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饮酒之风”盛行,形成独特的酒文化。

    在汉代,饮酒大都被认为是豪爽的行为。光武帝时的马武为人嗜酒,豁达敢言,经常醉倒在皇帝面前。酿酒业有巨大的利益,国家对其实行官营政策。武帝太初三年春二月,初榷酒酤(中国封建政权实行的酒类专卖制度)。当时酒是必需品,实行官营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王莽时罢酒酤,这就放松了国家对酒类等的专营有利于酿酒业的发展。

    当时的贵族和官僚视饮酒为“嘉会之好”。每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太极殿大宴群臣,“杂会万人以上”。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婚丧嫁娶、送礼待客、节日聚会,都是畅饮的大好时机。

    当时酒的种类众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等。河北刘胜墓中出土有“稻酒十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等题字的陶缸,说明酒的种类很多。汉景帝时的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这里的醴,就是一种米酒。

    在汉代,酒还用作实行仁政的工具。孝文帝即位后下诏曰:“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酺五日”的意思是欢聚饮酒五日。孝文帝元年三月诏曰:“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孝宣帝本始元年春五月,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孝者二级,女子百户牛酒。

    酒还用来犒劳军士,刘邦当年进入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武帝初置四郡保边塞,臧宫率兵屯驻骆越,越人“乃奉牛酒以劳军营”。

    酒在汉代也用于医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利用药物配合治疗的药酒方剂。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大量的记载。

    汉代还有乡饮的仪式。乡饮是古代的一种宴饮风俗,是在举行射礼前的宴饮仪式。仪式严格区分长幼尊卑,选择吉日举行。成帝鸿嘉二年春三月,博士行“饮酒礼”。每年三月学校在祭祀周公、孔子时也要举行盛大的酒会。“明帝永平二年三月,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

    按照汉代的礼俗,当别人进酒时,不让倒满或者一饮而尽,通常认为是对进酒人的不尊重。灌夫与田蚡有矛盾,灌夫给田蚡倒酒时被他拒绝了,灌夫因此骂座。

    当时男女宴饮时可以杂坐,刘邦回故乡时,当地的男女一起在宴会上“日乐饮极欢”。西汉时供人宴饮的酒店叫作“垆”,当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就在临邛开了一家酒店,“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店,乃令文君当垆”。

    按照当时宴饮的礼俗,主人居中,客人分列左右。大规模宴饮还分堂上堂下,以区分贵贱。吕公当年宴饮,“进不满千钱者坐之堂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礼仪制度的严格。

    (摘编自王绪栋《浅析汉代的酒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主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酒的种类很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等,由刘胜墓中出土的陶缸上的题字和汉景帝时元王设醴招待穆生的事可知,米酒在当时只是皇族专享。

    B.汉武帝时实行酒业官营政策,官府独占酒利,不许私人自由酿酤,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不利于酿酒业的发展,后来这一制度被取消了。

    C.汉代酿酒业空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以豪饮为荣,有大臣在皇帝面前因喝醉了酒而有失礼仪,也没有被追究责任。

    D.我国酒文化历史久远,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酒具和古代设置的有关官职,可证明我国早在西周时就已掌握了酿酒的技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代,酒被统治者用作奖赏的工具,不仅可以奖给男性,还可以奖给女性,刘邦进入关中时就曾用酒来犒劳军士。

    B.在汉代,女子可以和男子起喝酒,在宴饮时还可杂坐,甚至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当街卖酒,才女卓君就曾经当垆卖酒。

    C.汉代的乡饮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风俗,是在举行射礼前的宴饮仪式,要选择吉日举行,还要严格区分长幼尊卑。

    D.在汉代,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贵族官僚,在节庆聚宴时都离不开酒,可以说酒是必需品,没有酒,人们的生活将失色不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成帝、明帝时,在祭祀周公、孔子时,都会在学校举行盛大的酒会,可见酒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B.根据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药酒方剂和张仲景两部药书中的大量记载,可以推断出酒在汉代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

    C.按照汉代宴饮的礼俗,主人居中,客人分列左右,《鸿门宴》中项羽作为主人东向坐,刘邦作为客人北向坐,是符合礼仪的。

    D.灌夫与田蚡本来就有矛盾,田蚡拒绝灌夫为自己倒酒,灌夫认为这是田蚡对他的极大的不尊重,因此当场骂了田蚡。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感伤今昔时泪流满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与《劝学》中“_____________”一句表述的意思大体一致。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呼吸的紧张、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表现陈涉贫穷卑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词的开头两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越国以___________   (2)焉用亡郑以____________

    (3)行李之往来___________   (4)又欲其西封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人之力而敝之   不如而厚遇之

    B.朝济夕设版焉   缇骑按剑

    C.焉用亡郑陪邻   挟匕首备不测

    D.还也   意常在沛公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此时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从秦国立场出发考虑问题,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晋文公在得知秦国退兵后,并没有感情冲动,毅然决定撤军。这种知恩图报、顾全大局的做法,正是其日后成就霸业的根本原因。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从而迫使晋国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完成《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任务后,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尝试写诗填词。对此,有同学兴趣浓厚,创作踊跃。但也有同学认为写诗填词这种创作方式已经过时了,而且高考也不考。

       为此,语文老师在班级组织了一次演讲交流活动。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全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尝试写诗填词”,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