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琼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这一场大病,你依然安然无恙,身体真棒。

    B.除夕的街市上拥挤不堪,而我的家中清炉冷灶,只有老母一人。

    C.而我虽然心里有点战战兢兢的,却总是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把折到的树枝得意地朝她挥舞。

    D.他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冰泉冷涩弦凝   率妻子邑人来此

    B. 酒,使快弹数曲 凡六百一十六言,曰《琵琶行》

    C. 低眉手续续弹   胜似闲庭

    D. 转轴弦三两声   曲终收当心画

  • 3、下列画线句中,全都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句读之不知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 4、下列词语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qiān)吝 guān 同仇敌kài

    B.)样 )嗟 chú jìng)而走

    C. hài     shí)级而上

    D.sǒng)然 lèi   bié)进 不落)旧

  • 5、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敕(chì)造   监(jiān)生 鱼凫() 两靥(

    B. 惫(bèi)懒   宵柝(tuò)   喧豗(huī)   虾(xiā)蟆陵

    C. 讪(shàn)讪 呕哑(ōuyā)   钿(diàn)头 马嵬(wéi

    D. 榫(sǔn)头   贾(jiǎ)人   朱拓() 不更(gèng)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

    傅小平

    2010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的百岁寿诞。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俭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旧式的柜子、桌子。室内也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有浓浓的书卷气。她非常满足于这样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她和钱锺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锺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锺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她谢绝出席研讨会。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这并没有影响杨绛自己的文学成就。在评论家徐岱看来,一部《洗澡》就足以奠定她在百年中国女性写作史上不可轻视的位置。

    1958年,她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就这样,她开始自学西班牙文。

    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1965年1月,第一部翻译完毕,并开始译第二部,很快“文革”爆发,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从此开始了受污辱、受践踏、挨批、挨斗的日子。直到1972年春,从干校回北京,杨绛接着日以继夜翻译《堂·吉诃德》。1976年,《堂·吉诃德》第一、第二部全部定稿。次年,杨绛又将全书通校一遍,于5月初送交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底,《堂·吉诃德》出版。因为翻译《堂·吉诃德》,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她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多来自于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

    正是这种坚信,让她和钱钟书即使在不幸中,依然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她说:“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虽以朴实的笔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但人物形象丰满,其低调、智性、坚韧等美德也得到突出的反映。

    B.文章开头以排比的形式,通过别人的称赞和杨绛自我回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在读者纸上。

    C.文章写拒绝别人的“苦差事”,由杨绛来做,她还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这反映出杨绛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

    D.无论抗战时期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之所以能够度过艰难和痛苦,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原因在于她对文化信仰,对人性信赖。

    E.纵观整篇文章,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情感抒写出杨绛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表达出作者对杨绛的由衷敬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哪些体现?

    【3】文章中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2)苏轼的《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和郭主簿

    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注)①幽人:指古代的隐士。②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③检素:检点素志,回顾本心。

    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前二句通过春天的雨水和顺与秋天的肃杀悲凉对比,突出了春天祥和的气息。

    B. 诗的第四句“高”“澈”两个词,写出了乡村秋髙气爽、清澈明净的景色特点。

    C. 第三联中的“陵岑耸逸峰”,描绘的是秀逸山峰高耸巍峨的景象。

    D. 第四联中的“芳菊"和“青松”托物言志,表明自己坚贞、不畏严寒的品格。

    2诗中“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竞良月”四句,蕴含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陆)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永安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虑此,常中夜抚枕,临餐忘食。”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令将军左奕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晋车騎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

    抗上疏曰:“臣闻《易》贵随时,《传》美观衅。今当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三年夏,疾病,秋遂卒。

    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徵,可谓克构者哉!

    (选自《三国志·陆抗》,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B.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C.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D.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节:假(同“借”)以符节,持节是指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

    B.九服:原指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即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后泛指全国各地区。

    C.鸿沟:古运河名。楚汉项刘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后就把两国疆土的分界称为鸿沟。

    D.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此处是说陆逊饱读诗书,所以才有“书生拜大将”之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抗对朝廷政事懈怠、言者议事不切要领的情况表示深切担忧,他用六国为秦所并,西楚北面于汉高之例表明朝廷应该居安思危。

    B.凤皇元年,步阐据西陵城叛变,陆抗与诸将意见发生分歧,迫于压力听从雷谭的建议,放手一攻。

    C.陆抗审时度势,弃江陵赴西陵。羊祜进军江陵,陆抗认为江陵城固兵足不用担忧,但如果西陵与敌人联合则会发生夷人骚乱留下后患,于是奔赴西陵。

    D.陆抗忠正诚信,有谋略和才干,有他父亲的风范,他们世代获得美名,比起父辈陆抗具备的德业只是规模略小,但也算是继承父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

    (2)今当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

    5史家评陆抗“贞亮筹干”,“西陵破晋”一战如何体现他的“筹干”的?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今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读书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人类的点滴进步和成果都在书籍里纪录、传承并发扬光大

    对于读书深远的意义,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