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砉然向然。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而陛下说之,何也? D.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下列各选项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吾知也 ②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③牛何之
④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⑤以其无礼于晋 ⑥构怨于诸侯
⑦百姓之不见保 ⑧视为止,行为迟 ⑨莫之能御也
⑩吾属今为之虏矣 ⑪沛公安在 ⑫孰与君少长
A.①⑦⑨/②⑩/③④/⑤⑥/⑧⑪⑫
B.①③⑨⑪/②/④⑧/⑤⑥/⑦⑩/⑫
C.①③⑨⑪/②/⑧⑩/④⑤⑥/⑦/⑫
D.①②/③⑥⑨/⑤⑦/④⑧/⑩⑪⑫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师不必贤于弟子
A.蚓无爪牙之利 B.子卿尚复谁为乎
C.验之以事 D.而君幸于赵王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召有司案图
B. 拜送书于庭
C. 请毕今日之驩
D. 覆盖周密无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城市中祖辈参与家庭教养的总体比例很高,但纯粹隔代教养的比例并不高。从儿童出生到小学阶段,六至七成左右的家庭采取了父辈和祖辈联合教养的模式。在各种家庭教养活动中,祖辈在对儿童生活照料方面参与率很高,而在对儿童行为规范、心灵关怀和陪伴方面仅有中等程度的参与率。祖辈的获取渠道相对封闭,以家庭内部的经验积累和传递为主,对于获取新知的主动性也相对较弱。在参与教养的祖辈当中,超过半数认为参与儿童教养对祖辈自身而言利大于弊;有45%的城市儿童父母认为祖辈参与家庭教养利大于弊,明确表示弊大于利的父母为15.6%。
(节选自2018年9月20日《中国教育报》《祖辈参与教养的十大发现》)
材料二:
我国历来有“隔代亲”的文化,祖辈教养的比例较之西方国家明显更高。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成为父母后,更注重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在面临自我生存发展与抚养孩子的矛盾冲突时,祖辈自然成为帮助甚至替代教养的重要力量。祖辈富有育儿经验,精力充沛又时间自由,能给新父母提供心理慰藉和疏导引领,让子女解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祖辈自身也在情感付出中享受到生命延续的满足感,从而拥有更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受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所限,祖辈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往往不能适应当下的育儿需求,在孙辈许多行为面前束手无策。研究表明,祖辈教养方式中的“行为指导”和“责罚与控制”相对较少。而抚养责任和教育责任不清晰,和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又容易导致家庭分歧,引发家庭矛盾,对孙辈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祖辈和父辈要树立家庭教育一盘棋的思想,适当分工,优势互补,祖辈尤其要注意提高教育素养、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学校和社区应举办各种形式的祖辈家长学校、老年大学等,向祖辈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转变教养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解决隔代教养中的问题。
(选自2018年09月20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材料三: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直系家庭(也称为主干家庭,即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重,在200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21%左右。
2010年直系家庭总数为9240万户,比2000年增加了25%,占全部家庭户的比例提高到23%。未来一个时期,直系家庭的数量和比重都将出现更为显著的增长。
“离而不分、分而不解”的网络式家庭,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家庭模式。《报告》显示,2010年广州、杭州、郑州、兰州、哈尔滨五城市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调查发现,有超过12%的成年人仍与父母同住,20.3%的成年人住在父母附近,68.9%的人没有离开父母居住的城市。
(选自2014年05月15日《城市快报》《“中国式”家庭,你是哪一种?》)
材料四:
现在,很多人有了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大多只能请双方的父母代劳。但是隔代带孩子,老人会特别宠爱,也会特别小心,心理压力特别大。孩子小磕小碰,不好好吃饭,在父母眼里都是小事,但老人就会把它看成特别大的事,处理稍有不妥就特别难受。此外两代人在育儿观念、方法上的冲突,也引发家庭矛盾。长此以往,老人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极大损害,出现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抑郁症。
(节选自2017年4月23日《惠州日报》《天伦之乐,还是天伦之累》)
【1】下列对于材料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 中国“隔代亲”的文化传统使祖辈在某种程度上乐于参与孩子养育,他们享受到生命延续的满足感,有利于其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B. 祖辈的育儿经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给父辈提供帮助和借鉴,另一方面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又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C. 祖辈参与儿童养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因此政府和社会需提供相应服务,以弥补很多老人在育儿经验和教育理念上的不足。
D. 中国直系家庭占比在2000年前保持稳定,但到2010年已上升至25%,工作繁忙的父母无法照顾孩子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祖辈参与儿童教养有利有弊,但两代人对此看法却不统一,超过一半的祖辈认为利大于弊,而超过一半父辈的观点则与之相反。
B. 中国家庭中祖辈参与儿童教养的比例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种种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共同塑造了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
C. 激烈的社会竞争,使父辈常常面对自我发展和教养后代之间的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其放弃养育子女责任的借口,将其完全推给祖辈。
D. 网络式家庭具有一定的弹性,更有利于祖辈和父辈在孩子的抚养教育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果操作得当,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家庭和睦。
【3】祖辈过度参与儿童教养带来了哪些问题?
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3题)
(1)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道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字用得新奇,此处由“杀”引申为驱除的意思,突出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第三、四句写实,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到天上怜惜河汉将干,表现了当前暑旱之严重。
C.“昆仑”“蓬莱”两句写清凉世界虽遥不可及,但对饱尝酷热的作者却有无穷的吸引力。
D.诗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写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理想怀抱。
9、阅读下列文段,并回答问题:
黄家贼事宜状
韩愈
臣去年贬岭外刺史,其州虽与黄家贼不相邻接,然见往来过客,并谙知岭外事,或人所说至精至熟。其贼并是夷獠,亦无城郭可居,依山傍险,自称洞主。衣服言语,都不似人。寻常亦各营生,急则屯聚相保。比缘邕管经略使多不得人,德既不能绥怀,威又不能临制,侵欺虏缚,以致怨恨。近者征讨,本起于裴行立、阳旻。此两人者,本无远虑深谋,意在邀功求赏。亦缘见贼未屯聚之时,将谓单弱,立可摧破,争献谋计,惟恐后时。朝廷信之,遂允其请。自用兵已来,已经二年,前后所奏杀获,计不下一二万人。倘皆非虚,贼已寻尽。至今贼犹依旧,足明欺罔朝廷。邕容两管,因此凋弊,十室九空,百姓怨嗟。阳旻、行立,相继身亡,实由自邀功赏,造作兵端,人神共嫉,以致殃咎。阳旻、行立,事既已往,今所用严公素者,亦非抚御之才,不能别立规模,依前还请攻讨。如此不已,臣恐岭南一道,未有宁息之时。
昨者并邕容两管为一道,深合事宜。然邕州与贼逼近,容州则甚悬隔。其经略使若置在邕州,与贼隔江对岸,兵镇所处,物力必全。一则不敢轻有侵犯,一则易为逐便控制。今置在容州,则邕州兵马必少,贼见势弱,易生奸心。伏请移经略使于邕州,其容州但置刺史,实为至便。
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羁旅,疾疫杀伤。臣自南来,见说江西所发共四百人,曾未一年,其所存者,数不满百。岳鄂所发都三百人,其所存者,四分才一。续添续死,每发倍难。若令于邕容侧近召募添置千人,兵士皆便习。长有守备,不同客军,守则有威,攻则有利。
自南讨已来,贼徒亦甚伤损。察其情理,厌苦必深。大抵岭南人稀地广,贼之所处,又更荒僻。假如尽杀其人,尽得其地,在于国计,不为有益。容贷羁縻,比之禽兽,来则捍御,去则不追,亦未亏损朝廷事势。以臣之愚,若因改元大庆,赦其罪戾,遣一郎官御史,亲往宣谕,必望风降伏,欢呼听命。仍为择选有材用威信、谙岭南事者为经略使,处理得宜,自然永无侵叛之事。
(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德既不能绥怀 绥:安抚
B. 足明欺罔朝廷 罔:陷害
C. 一则易为逐便控制 逐便:乘便
D. 容贷羁縻,比之禽兽 容贷:宽恕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能了解黄家贼事情和百姓情况是因被贬岭外做州刺史,亲涉其地。
B. 韩愈认为严公素其人不是能安抚控制局势的人物,也未另立章程办法。
C. 韩愈听说江南西道所征发的士兵共四百人,不到一年,所剩不足百人。
D. 韩愈认为体察他们的人情事理,黄家贼也必定深深厌烦以为苦事。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实由自邀功赏,造作兵端,人神共嫉,以致殃咎。
(2)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3)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说: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但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写一篇论述类文章;(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