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可克达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是平实还是活泼,描述都必须准确、清楚、有条理。

    B.删去“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中的“通常”不影响表达效果。

    C.“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布封笔下的《松鼠》语言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结合。

  • 2、下列不属于呼兰河人“精神上的盛举”的是     

    A.放河灯

    B.跳大神

    C.烧头香

    D.野台子戏

  • 3、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儿童快乐生活无关?(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按要求写成语。

    (1)把成语补充完整。

    (   )其境   枝(   )叶茂

    迫不(   )待   名(   )其实

    (2)写出四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3)写三个形容时间过得快的成语。

                            

  • 5、照样子写词语。

    (1)例:精卫填海(神话故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暴跳如雷(形容非常生气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八字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巧辩“言语”。

    ________________语:简短的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语:随意乱说话。

  • 7、默写。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 8、根据描述的情景,填上合适的名言。

    现在很多同学都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不喜欢读书。我们可以用岳飞写的词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用毛泽东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们珍惜时间,从小好好学习。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快乐阅读。

    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1】这段话节选自《__________》。

    【2】画线句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文中“大约”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______

  • 10、课内阅读

    生我养我的故乡啊,你给我留下多少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

    那密如蜂网、纵横交错的清清亮亮的小河;

    那灿若群星、叫不出名的各种各样的芬芳的野花;

    那望去像铺满碎金似的一哇哇油菜花;

    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洁白如云的棉花……

    然而,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1】短文选自樊发稼的《______________》。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是把______比作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故乡芦苇的回忆,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1、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      )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   )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选自《圆明园的毁灭》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写下来。

    ①形容器物小巧,精致奇妙,结构奇巧。( )

    ②像诗画里所描绘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

    【3】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____________,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景观。

    【4】找出这两个自然段中的过渡句,这句话在选段中起 的作用。

  • 12、课内阅读。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1】“长生果”的原意指_______,在选文中指___________

    【2】文段的主要内容是(  )

    A.讲“我”少年时代的读书感受。

    B.讲读书的好处。

    C.讲“我”读书的收获。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文段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 ____

    (2)第二自然段是景物描写,写出了作者郊游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____

    【4】仿句。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书是________

    书是_________

  • 13、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节选)

    文/周岩壁

    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婀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嘱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wěng)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我们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儿,就各自别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④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逃避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舟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⑤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儿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⑥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又重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⑦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我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第③自然段的内容,把制作风筝的步骤补充完整。

    找来竹篾→( )( )( )

    【3】第⑥自然段写放风筝的过程中遇到的____________两种失败的经历,从中体会到小伙伴心情从____________的变化。

    【4】选文第⑤自然段写道:“更叫绝的要数晚上。”你认为“绝”在哪里?(至少写出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写出你对结尾“我的鹅黄色的童年”的理解。(至少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文《黄继光》精彩回放。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  喷吐)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  震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是什么力量使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枪口?

    ______________

    【3】理解“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

  • 15、美文赏析。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了,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啊,太可怕了……

    (1)为加粗的字注音。(5分)

    禀告(  厄运(  )掳去(  撑着拐杖(  )( 

    (2)这则寓言中讲述了一个怎样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3)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举几个例子。

    (4)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才能培养坚韧的意志吗?

     

  • 16、阅读与感悟。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guī jūn)裂的手指点数(shù shǔ)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sāi sè)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一天母亲数(shù shǔ)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从此,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读下面两句话,仔细品味加点的词语,将你对句子的理解和体会写下来。

    (1)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点数着。

    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有两个读书质疑,请你帮助解答。

    (1)人都是慢慢长大的,而文中为什么却说“我第一次觉得我自己长大了”,并且说自己成了一个大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一开始就交代了自己想要一本《青年近卫军》,结尾也说了“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为什么不把课文题目改成《第一本长篇小说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材料三则

    【材料一】

    下面是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的相关报道。

    据调查,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过了成人。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心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身边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父母的关爱?是否懂得帮父母分忧?对父母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孝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材料二】

    某市对多所学校的小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个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小学生对孝心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自己。现在有些孩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

    【材料三】小学生与父母关系调查表

    项 目

    为父母过生日

    主动做家务

    不跟父母顶嘴

    与父母谈心

    等父母吃饭

    给父母端茶送水等

    经 常

    30%

    10%

    9%

    20%

    25%

    10%

    偶 尔

    60%

    60%

    75%

    25%

    20%

    10%

    从 不

    10%

    30%

    16%

    55%

    55%

    80%

    【1】【材料一】“最美孝心少年”的孩子拥有许多共同点,下列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A.家庭遭遇不幸

    B.承担照顾家人的责任

    C.为家庭付出良多

    D.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2】阅读【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10%的小学生从不为父母过生日。

    B.有60%的小学生经常主动做家务。

    C.有75%的小学生偶尔与父母谈心。

    D.能给父母端茶送水的学生达80%。

    【3】下列有关三则材料传递的共同主题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要让小学生学会和父母相处,乐于沟通。

    B.批判当下考分红榜让传统孝道有所迷失。

    C.要让“孝”文化在小学生的成长中生根发芽。

    D.要明白小学生对“孝心”理解有偏差的原因。

    【4】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经历分析,“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西部的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牲口,全部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

    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必经的公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喝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动物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找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老牛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刚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的沙漠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仲出舌头舔舔老牛的眼睛,老牛也舔舔小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静寂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写到泪水,运水战士和司机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小牛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老牛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老牛的两次哞叫,你能听懂吗?

    凄厉哞叫是在__________________ 仰天长哞是在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5】“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静寂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假如你在场,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冰心自小就shì hào读书。她七岁时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感兴趣,开始津有味地读《三国演义》。她十二三岁时初读《红楼梦》,当时兴趣并不大,中年再读时才尝到“满纸huāna táng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shèng shuāi的滋味,这真是“_________”啊!冰心的读书经历和经验给了我很多启示,我暗下决心:好少年,宜读书,忌lǎn duò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shì   hào(               huāng   táng(              

    shèng   shuāi(               lǎn   duò(       

    (jīn   jīng)津有味          (xīng   xìng)亡

    【2】下列关于读书的名句中,填到横线上最合适的一项是(       

    A.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B.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C.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D.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读一读,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______

    【4】“滋味”在词典中有两种解释:①味道。②比喻某种感受。语段中“滋味”的意思应该选择( )。请用“滋味”的另一种解释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训练。

    (1)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特点,再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

    例: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游子回到家乡     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     云朵在天空飘荡

    __________________

    (3)读例句,照样子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

    例:八月,天多热。鸡热的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再发生,我们对全校进行了安全大检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被我一口气背到了医院。(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天燕子整天坐在王子的肩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孩子们叫道:我们现在有面包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没有比贫穷更不可思议的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小燕子不想飞到埃及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变换句式。

    (1) 一个年过50的残疾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

    缩写:。

    (2) 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反问句:。

    (3) 已经三十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是退休了。

    双重否定:。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每当听到这首歌曲,人们就会陷入深思。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二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要求: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