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齐齐哈尔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家庭喜欢张贴春联。这里有一副春联,上联是:“春回大地千山秀”,你为它选择的合适下联是( )

    A.山欢水笑庆新春

    B.日暖神州万物荣

    C.绿柳展枝舞春风

    D.福到人间喜盈门

  • 2、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B.“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宝玉道:“拿下来给嫣红姑娘送过去罢。”

    C.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无名指和小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D.你是不是干了坏事你自己心里清楚。

  • 3、下列注音都有误的一组是(   )

    A.sùn良   矫jiǎo健 歇

    B.树杈   苔藓xiānzhēn

    C.狭窄zǎi  勉强mián qiáng 圆锥zuī

    D.zhé伏  灰褐色  宽敞chǎng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关于读书的意义,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论述。我国西汉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_________。”唐代大诗人杜甫说:“_________,下笔如有神。”英国喜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______________。”我也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在中国文化里,有着特别丰富的内涵。枝头绽放的梅花,是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这正如刘著在诗中说的:“________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凌寒怒放的梅花,又是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正如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写的:“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心怀大志的人,总能从梅花身上获得力量,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照拼音写词语。

    xiá ɡǔ   miǎo mánɡ ɡuó  jiā zhènɡ shí pénɡ  pài

    ( ) ( ) (   )   (   ) ( )

    biān yuán rǔ bái sù rán qǐ lì chǐ rǔ   ɡěnɡ  ɡài

    (   )   ( ) ( ) ( )  ( )

  • 6、词语乐园。按要求写词语。

    1.唤(带有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望(带有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

    3.规规矩矩(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2._________________,卧看牵牛织女星。

    3.__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凫雁满回塘。

    6.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8.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

  •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

    2.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

    3.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_

    4.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

    5.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_________

    6.圆明园的毁灭是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礼物

    ①他推着那辆崭新的“安琪儿”慢慢走着,想着女儿看到这辆自行车时将有的雀跃欢呼,他为自己选择的礼物不由自主地笑了,他知道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

    ②女儿很不幸,他总是这么认为,在她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却失去了母亲。当时,他就暗暗发誓,今后,他会将此生所有的爱都交给自己的女儿,女儿就是他的唯一,是他所有的财富,他定会让女儿享受到别人能享受的全部的爱。

    ③但是他只是一家小工厂的工人,每月那点可怜的收入,除去父女俩的生活费用所剩无几。别的孩子一年四季总有新衣服穿,女儿却一年到头总穿着那件洗得发白了的校服;别的孩子可将大把大把的钱扔进电子游戏室,而女儿仅有的娱乐就是帮那个几年前花一块五毛钱买的洋娃娃梳梳头;别的孩子都是每天坐在饭桌前等着开饭,女儿却差不多负担了所有的家务……这一切,使他对女儿产生了深深的内疚感,女儿弱小的双肩本不该承受这一切啊!

    ④“没妈的孩子真可怜。”一听到邻里这样的议论,他的心就像被针扎着一样疼。

    ⑤女儿是非常优秀的。每一次的考试,每一次的学科竟赛,女儿总是第一。他为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做。他不知道别的家长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自豪感,是怎样来庆祝的,他能做的,就是让女儿吃上一顿她爱吃的莱。

    ⑥女儿快十五岁了。一天,他说:“等你再拿一个第一,爸爸买辆自行车给你。”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暗淡了下来:“不,爸爸,我真的不需要。”虽然女儿这样说,但他明白,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

    ⑦上小学时,别的孩子有车接送,他却只能每天牵着女儿的小手陪她走到学校。现在女儿上了中学,不用他送了,可他知道,学校离家更远了,别的孩子都骑自行车,可女儿……每当刮风下雨,女儿回来总是一身泥水,一脸疲惫,他见了不知道多心疼。他也曾每天给女儿几元钱,让她乘公共汽车,女儿收下后,却在他生日那天送了他一双不很名贵却足以让他珍惜一辈子的皮鞋。女儿也知道,他太需要一双皮鞋了。女儿真的很乖,他为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做。

    ⑧这次考试后,他发现女儿沉默了许多,考试成绩也迟迟没有告诉他,他隐隐猜出几分,却什么也没问。他决定无论如何,一定会在女儿生日那天实现自己的承诺。

    ⑨今天,就是女儿十五岁的生日,一大早,女儿出乎意料地主动给他看了成绩;那是一个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都低很多的分数。“没关系的,要相信自己。”他擦干女儿眼角的泪,对她说。

    ⑩尽管女儿没得到第一,他仍旧去了商店,挑来挑去,最终,他选了一辆“安琪儿”,红色的——红色代表希望,女儿一定喜欢。

    回到家,女儿已将饭做好了。“来,看看爸爸给你买的生日礼物。”他拉着女儿的手说。

    女儿诧异地跟着他出了家门,( )地,女儿惊异了。一滴,又一滴厖女儿的泪正一滴一滴往下落。

    “喜欢吗?”他问女儿。

    半晌,女儿才抬起头说:“爸爸,对不起。”

    “傻孩子。都十五岁了,还尽说傻话。”他摸了摸女儿柔软的头发,又轻轻擦去女儿脸上的泪水。

    “你长大了。”他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女儿眼里竟又蓄满了泪水。

    “怎么了,你哪不舒服?”他焦急地问。

    女儿慢慢抬起头,轻轻地说:“其实,爸爸,这次我仍是第一。”

    【1】写出第②自然段的注音字。

    ______

    【2】第③自然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中女儿的眼睛为什么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B.表现了女儿对父亲深深的爱。

    C.表现了父女相互关爱的深情。

    D.重点表现女儿的成熟、懂事。

    【5】读完本文,你更喜欢文中的谁?请分析其性格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芭 蕉

    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的茎高达三四米,不分枝,丛生。芭蕉叶大,呈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芭蕉叶的表面呈深绿色,有着对称而又细密、匀称的纹路,光滑得如同打了一层蜡,叶背呈浅绿色,略有粗糙感。入夏,芭蕉的叶丛中便会抽出淡黄色的大花。

    芭蕉的生命力很强。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古以来,芭蕉就以孤独忧愁的形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清。她借芭蕉这一意象,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诉了出来。

    芭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芭蕉根捣烂涂抹患处,对消除肿毒有很好的疗效。芭蕉的用途可真大呀!

    我欣赏芭蕉那颀长秀美的身姿,欣赏它那素淡可爱的黄花,更佩服它那种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

    (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春天的意味正浓。________

    (2)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来介绍芭蕉。

    【4】为了强化读者对芭蕉的认识,作者还引用了著名女词人__________的词句,使全文显得内容丰富。

    【5】作者为什么会欣赏芭蕉?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芭蕉成为古人笔下咏诵的对象,你还知道哪种植物也曾经成为古人的情感寄托?请写出两句与它相关的诗句跟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快乐阅读。

    凡卡(节选)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sāi zǎi)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jiū qiū)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chuō cuō)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什么都没有,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圈出画横线句子中描写老板、老板娘毒打凡卡的动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文段画 的句子所蕴含的感情,朗读时应用(  )的语气来读。

    A.哀求 B.亲切 C.不满 D.轻快

    4.这一段通过对凡卡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具体描写,突出了凡卡学徒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文中划线句子“消遣”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

    【2】“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A.点明中心。

    B.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C.总结全文。

    D.中心句,点明主题。

    【3】作者从读书中获得了哪些好处?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无言的父爱(节选)

    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意儿。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

    七岁那年圣诞节的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透过橱窗,我看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玩具房子,那是我从未见过的。“房子”的墙上镂出了椭圆形的小窗,里边挂了印花布窗帘,还有精巧无比的阳台。

    “哦,爸爸,多美啊!你说圣诞老人会送我一个吗?”

    父亲看了看一百美元的标价——这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他一边习惯地提了提自己的腰带,一边开玩笑地说:“我想,即使是圣诞老人也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

    我有点儿失望。父亲看见了,摸摸我的头,轻轻地告诉我:“小时候,我也曾向自己的父亲讨过一辆玩具货车,但是他买不起。”

    “那你怎么办?”

    “我用木块和找来的旧轮子自己做了一辆。你知道吗,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

    “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木头房子。”

    “爸爸会做,我们可以一起干。”

    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乎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多年以后,我( )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 )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 )为了欣赏,( )借以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待我上了大学,自己有了家之后,就更加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地依恋着他,不愿意离开他。可是父亲说:“我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方便,但是不能造就你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天地。”

    我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信,也常记不起我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甚至有时连我今年几岁也不清楚,但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他对我的爱——无言的父爱。实际上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句中的“我”指的是谁?“那”具体指的是什么玩具?为什么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__”的句子前半部分似乎让人觉得父亲有点儿冷漠,后半部分却又说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父亲对“我”无言的爱。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紧要”的近义词是什么?在你的理解中,文中的父亲给作者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回忆你的生活,你认为你的父母给予你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品味

    我的老师

    我最喜爱教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英语没有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英语26个字母都背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一次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当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老师在做牵引飞机试航。同学们希望去阳台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认真听讲,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模型飞机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开了口: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国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

    这样的老师怎不叫人喜欢呢?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惑——( ) 宁静——(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加横线的词语。

    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她)才恍然大悟

    期待指的是 

    恍然大悟指的是 

    3.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这样的老师怎不叫人喜欢呢? 

     

    4. 按要求从文中第三至第五自然段中画句子。

    (1) “——”从文中画出一句老师善于理解我们的句子。

    (2) “”从文中画出一句老师善于引导我们的句子。

    5. 根据内容填空。

    (1) 文章用和两个事例写喜欢王老师,这两个事例是用这句话连接起来的。

    (2) 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 的人。

     

     

     

  • 15、阅读理解。

    边疆的兰花

    每当我看见兰花展台上那些身价无比的高档兰花时,看到花市上摆满了色彩令人眼花的进口洋兰时,常想起祖国南疆深山中的兰花。它没有高档兰花的身价,也没有洋兰的艳丽,唯在深山峻岭之中默默地散发着它那淡淡的清香。(        )闻到它的花香,(        )如同饮上了一口边疆的清泉,沁人心脾!

    为什么我总对边疆兰花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缘于自己多年前的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涯。

    记忆中的兰花真的不起眼,在深山老林中,亚热带森林中有些植物高大挺拔、伟岸无比,有的植物婀娜多姿、花香蝶舞。兰花在那里几乎连光线也争不到半分,只能在其他植物的叶片缝隙中获得一丁点儿阳光和雨露,在林海中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它普通平凡,没有高贵的身价;它毫不起眼,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它依然年复一年,在深山中默默无闻地绽放着它那朴实的花朵,散发出使人心仪的、淡淡的清香……看到它,我就会无限遐思,一幕幕往事在我眼前乍现。我仿佛又看见了边防线上飞扬的青春与那条橄榄绿色构成的风景线,还有那些曾和我并肩战斗,为祖国的南疆逝去青春乃至一生的逐一离我远去的、亲爱的战友们……

    边疆兰花的奉献是无私的。在边疆,我常常会被它们的顽强所感动,(        )在没有泥土的绝壁、枯木之上,还是在黑暗的空间、密林深处,(        )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边疆的兰花在艰苦的条件下蓄积能量——淡淡的花香,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边疆,直到默默地成为腐殖质,为使来年鲜花依旧艳丽,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我爱边疆的兰花,我赞美边疆的兰花。我始终觉得边疆的兰花伟大,它的伟大与它的艰难相随,它的伟大与边防儿女相伴!

    【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尽管……还……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

    (2)婀娜多姿:__________________

    (3)欣欣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边疆兰花时,先用眼前所见的高档兰花和进口洋兰与它进行对比,突出边疆兰花身价高贵、色彩艳丽﹔接着用深山老林中高大挺拔的植物和婀娜多姿的植物与之进行对比,突出了边疆兰花的伟岸香艳。

    B.作者写边疆兰花时,分别用高档兰花和进口洋兰、高大挺拔的植物和婀娜多姿的植物与它进行对比,突出了边疆兰花普通平凡、毫不起眼、微不足道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4】文中有一个过渡段,请用波浪线划出来。

    【5】为什么“我”总对边疆的兰花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请用简洁的话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借赞美_____________,其实是赞扬了边防战士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军营、战友的怀念之情。

  • 16、阅读

    窃读记(节选)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填空。

    (1)“安心”、“担忧”都是表示心情的词语。

    “我”安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担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节选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认真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是比喻句吗?是的打“√”,不是的打“×”

    (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______

    (2)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______

    (3)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______

    【3】用“____”标出“我”进书店时动作的词语,想想可以换什么字,换字后,意思是否和原意一样。

    【4】请你帮“我”体会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爱管闲事的丹麦人(节选)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一个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对此印象极深。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者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不然,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走他们的路或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更是管得紧。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一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丹麦很开放,许多方面可以说自由得不得了。然而一个人倘没有或缺乏维护公共生活准则的自觉,便会处处受制,颇不自由。丹麦是禁止养鸟的,但丹麦的鸟食市场却又大又兴旺。人们买了鸟食,便悬挂在自己的庭院里,专供自然界的鸟群食用。吃完了,他们又再去买。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zhǔn  zǔn)

    (fǔ  f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 )  继续——( )

    安静——( )  开放——( )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给女儿的一封信(节选)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中文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鼓励小朋友读不少中文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 只知道学习 却不进行思索 到头来等于白学 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 则变得疑惑了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得意( )       咀嚼( )       温习( )       创意( )

    【2】给文章画线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女儿两个礼拜读了大量的课外书是因为(     

    A.她要研究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B.她想在读书比赛上得奖。

    C.她很喜欢读书。

    D.她喜欢看书中的插图。

    【4】第①段中作者对女儿读书方式并不赞同,为什么?从文中梳理4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这句话说出了读书的意义之所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读书方式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     

    A.咀嚼书里的意思,特别要欣赏美丽的插图。

    B.既可精读,也可浏览,还可像参加读书比赛那样读。

    C.慢慢地读,悠闲地读,重在劳逸结合。

    D.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7】文中讲了孔子关于“学”“习”“思”的两句话,你知道这两句在《论语》中的原话吗?至少写出一句来。

    _________________

  • 19、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就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身上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1给短文补充一个题目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恩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道扬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 ”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

    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前后两对饥饿的人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会用一段话写出下面词语所表达的情景。

    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仿照着写一写。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月亮出来了,撒下光辉。

    __________

  • 21、根据提示写句子。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给句子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我的心爱之物

    要求:

    1.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2.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情感自然,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