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少年中国说》,宜语速低缓,语调高昂,表这出少年人的豪情万丈。
B.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精彩纷呈,如中国的民间故事列那狐,令人捧腹大笑。
C.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提倡回读。
D.《落花生》一课错助落花生讲出自己的感悟,不空润说教,生动形象,引起读者共鸣。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侄子 露馅 膀大腰粗
B.喉咙 包伏 精神抖擞
C.摔跤 神胜 天衣无逢
D.肢体 勘忧 仰面朝天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美中不足(充分,够量)
B.恃风雷(依靠)
C.赤手空拳(光着,露着)
D.众星拱月(环绕)
4、补全本单元所学四字词语。
夜不闭( ) 安( )乐业 政( )人和
多( )之秋 家( )人亡 流( )失所
生灵( )炭 民不( )生
5、按要求填空。
(1)“舅”共_______笔,第五笔是________。
(2)“脊”共_______笔,第五笔是_______。
6、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冰箱的温度只能抑制xì jūn(________)fán zhí(________),不能彻底杀灭它们,而当水的温度达到一百摄shì(_____)度时就可以杀灭它们中的一部分。
2. méi tàn(________)工业和gāng tiě(________)工业关系密切,都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3.今年,家乡的liáng shi(________)、蔬菜大丰收,gū jì(________)总产量有上千万吨。
7、根据课文填写量词。
一_____ 图画 一_____ 扑克牌
一_____ 口琴 一_____ 朋友
一_____ 百音盒 一_____ 故地
8、选词填空。
武断 果断
(1)像你这样凭空( )是不行的。
(2)她办事( ),大家都很佩服她。
刻薄 尖刻
(3)虽然她犯错了,但是你的批评也太( )了。
(4)那家伙以为他没有钱,就摆出一副( )的嘴脸。
9、阅读。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味,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所以,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 从短文中画出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
◆ “我”认为“煮书” , 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煮书”的好处是 。
◆ 你是怎样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
10、 太阳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④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⑤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⑥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⑦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⑧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一句中的数字和“约”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了文章是从两方面介绍太阳的。请把这句话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不是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的一项是( )
A.太阳的温度非常高,能把碰到它的钢铁直接融化。
B.人们可以利用太阳光杀菌,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
C.影响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
【4】“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这样写的好处是( )
A.除了列数字,还通过用步行和坐飞机到太阳上去的时间作比较,让人感到太阳距离地球很遥远。
B.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距离地球非常的遥远。
C.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
【5】把第②自然段改换一种叙述顺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诉说母亲(节选)
①记不清我妈妈对我说过多少话,但有几句话却会记一辈子。
②“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妈对我这样说。那时候,和当时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家庭一样,我家六口人散落在四个地方,只有我与两个弟弟留在哈尔滨上学。幸好姥爷赶来,这个家才算有了一个大人,我半懂事不懂事的,就开始帮助姥爷持家了。
③当时,家里的一切对外联络都由我担当。写信给天各一方的爸爸、妈妈、姐姐,寄信、寄邮包、发挂号信都是那时学会的。记得姐姐那时信里常写着:给我寄点补丁来吧。我每每对着这样的信发愁,我拿什么寄给她呢?弟弟的裤子还没有补丁呢!那时布票多珍贵啊!布票、棉花票、线票、粮票、 油票、肉票、豆腐票、糖票……都小心地放进抽屉里。我熟知那种种票证的用法,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精打细算。
④妈妈偶尔回家看到我给弟弟补的裤子上补丁摞补丁,她说:“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其实,当我还是小女孩时,我就已经跟妈妈学了。妈妈曾拿来两块布,剪上三角口子,绷上方补丁、圆补丁、大扣子、小扣子,让我和姐姐学着做针线活儿,像完成作业一样让她检查。那时我没想到玩一样学的本事,到过苦日子时用上了。
⑤后来我想,假如当时妈妈说:“可怜的孩子!”我也许会哭,为自己,为弟弟;而妈妈说:“得去学吃苦。”我就不以为苦是苦了,而是受了一种鼓励,去学我该学的,甚至以苦为乐。于是,我补衣服的针脚越发细密了,还学会了做棉衣棉裤、缝手套、纳鞋底、绣花。我很有兴致地在书包上绣上红字:为人民服务。还在枕头上绣上菊花,叫作:战地黄花分外香。
⑥苦日子把“物尽其用”四个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行为里。衣服褪色了,染一染;短了,接一接;实在太破不能穿了,也不能扔,用来扎拖布。直到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式拖布,但我仍喜欢自己扎拖布,扎好了,抖落抖落那整齐的旧布条,仍能体会到一种快意,一种成就感。
⑦妈妈的话让我学会吃苦,学会一种积极实际的生活态度,确实让我受用一生。
(选文有删改)
【1】“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对母亲说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现出母亲的坚强,表明她首先能在艰苦的生活中乐观无畏。
B.这句话是母亲告诉儿女要学会吃苦,学会享福。
C.这句话是母亲对儿女最好的教育,事实也证明让儿女受用终身。
D.这句话教会了作者如何去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与磨难,成了她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使她能够在平凡小事中不断获得满足。
【2】填空。
(1)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作者描写母亲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下面这两句话,写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熟知那种种票证的用法,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精打细算。
(2)我很有兴致地在书包上绣上红字:为人民服务。还在枕头上绣上菊花,叫作:战地黄花分外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一定有所感悟,请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选文描写了______在_______的心理变化过程。
【2】选文中“一瞬间”的意思是_______,“下意识”的意思是________,由“签字的一瞬间”到“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说明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
【4】毛主席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决定?
_________________
13、亮出你自己
许智远
作为学生,我最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而且我发现周围的同学和我一样。每次上课的时候,当教授提问时,我们总是习惯把头低下去,生怕教授的眼光扫到自己。
一次外语课,一位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作演讲,作演讲的人总是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道,教室内有多少个学经济的同学?可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可是由于怕被提问的原因,大家都沉默着。专家苦笑了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插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大学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演讲。每次开讲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用极其醒目的彩色墨水写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放在座位上。于是当讲演者需要听者响应时,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不解,便问前面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者吃惊时,很有可能就预示着他会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事实如此,我确实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见解得以到一流公司供职。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机会不会自动找到你,你必须不断地醒目地亮出自己,吸引别人的关注,才有可能寻找机会。我发现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实在最不令人满意,他们太过含蓄或者说是怯懦,他们不习惯让别人看到自己,或许这样你会过得很轻松,但是你绝不会得到更大的成功。我想你们中的每个人都有凌云壮志,但是你的第一步必须是找到赏识你的人,这对沉默的人是非常困难的………”
他的话结束后,有人笑了,有人不屑一顾,但是我明显看到更多的同学举起了手或做一些暗示:我可以回答。
1.“凌云壮志”中“凌”的音节是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意思是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2.有些词,倒过来读,意思不变;而有些词,倒过来读,就变成了另一个意思。你能分别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吗?
例:演讲—讲演(意思不变)
例:雪白—白雪(意思改变)
3.“专家苦笑了一下”中,“苦笑”的原因是( )。
A.专家的课讲得不精彩,大家不感兴趣
B.上课的时候,大家没精神,专家很无奈
C.他希望有人配合自己的讲演,结果大家都沉默着
D.专家的问话,大家没听懂却没人问,都沉默着
4.照抄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本文语言朴素,请按照下面的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句子。
(1)美国的大学生听讲演时:
(2)“我们”听了讲演后的变化:
5.美国的大学生听讲演时为什么“用极其醒目的彩色墨水”写一张姓名卡片?
6.说说你从这位讲演者的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14、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郑州园博园购票须知
一、普通票:60元/人。适用于所有游客。
二、优惠票:40元/人。仅限身高1.4m以上(不含1.4m)的儿童及中小学生,全日制本、专科生,未成年人及60~69周岁老人。购票时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三、爱心票:身高不超过1.4m(含1.4m)的儿童(需有成人陪同),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园(老人及残疾人建议有陪同)。
四、入园时间:园区开放时间9:00-17:00;售票时间8:30-16:00;16:30起停止入园;17:00清场闭园。
五、票、款当面点清,门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遗失不补。
六、游客中途可通过专用通道出园。二次入园服务当天每人仅限一次。
【1】小宇一家到园博园游玩,来到购票处,看到园区设置了 ___ 类票种。根据要求,妹妹刚刚一岁可以享受 ___ 票;爸爸需要购买 ___票;小宇是小学生,身高1.45m,带了学生证,可以购买___ 票;奶奶65岁了,可是忘带有效证件,所以需要购买 ___ 票。
【2】入园游玩必须有成人陪同的是( )(只填序号)
A.残疾人
B.1.4m以下儿童
C.70岁以上老人
【3】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小宇一家8:10到园博园,可以立刻购票进园。 (_____)
(2)小宇一时大意买错票了,可以退了再买。 (_____)
(3)中午一家人出园用餐,用完餐可以持票继续入园游玩。 (_____)
(4)小宇说:“园博园这么大,我们玩到几点都可以。” (_____)
15、阅读文章
兔子的名片
现在大家都时兴用名片了,兔子也有了名片。
在口袋里装着名片,兔子心想:“这下再不怕那些欺负人的家伙了。”
正想着,迎面遇见了狐狸。狐狸拦住兔子,说:“想过去吗?得对我笑三笑,要笑得讨我喜欢,明白吗?”兔子不慌不忙,刷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狐狸先生,请多关照吧。”狐狸一看,名片上写着:“狼的朋友:兔子”狐狸顿时吃了一惊,心里嘀咕着:“没想到兔子成了狼的朋友了。要是欺负了狼的朋友,狼那家伙可不好对付。”狐狸便对兔子说:“悉听尊便。”狐狸转身想走。兔子拦住狐狸,说:“还没笑三笑呢。”狐狸忙说:“不用了,不用了。”“什么‘不用’?”兔子说,“我叫你对我笑三笑呢,而且要笑得讨我喜欢。”“行!行!--嘻嘻!嘻嘻!嘻嘻!”狐狸走了以后,兔子忍不住笑了起来,而且根本不止笑三笑。
可这时兔子看见狼向他走来了。“啊,兔子,”狼不满意地说,“按老规矩你该向我鞠三个躬。”兔子点点头,把自己的名片递过去。狼接过一看:“老虎的朋友:兔子。”狼当然不敢得罪老虎。为了避免跟老虎结冤家,狼只得向兔子鞠躬。兔子认真地数着数儿:“一个,两个,三个。行啦,走吧!”
兔子又想大笑一阵,但没来得及,老虎便走过来了。兔子知道老虎要来找麻烦,干脆迎上前去,“喂,老虎,给我磕三个头吧。”老虎一瞪眼:“凭什么?!”“就凭这个!”兔子又亮出了名片,这回是:“大象的朋友:兔子。”老虎被大象用鼻子卷起来摔过,很疼。所以除了乖乖地给兔子磕三个头,他想不出有更好的办法。
兔子用三张名片战胜了狐狸、狼和老虎,心里想:“最好不要再让我遇见大象。”因为兔子不知道大象怕谁,没印好第四张名片。
这时,前方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咚!咚!咚!”真是大象来了!在大象庞大的身躯面前,小兔子哆哆嗦嗦直发抖:“大象兄弟,我……我没有……没有带名片……”“什么名片?”大象歪着头微笑着说,显得非常和气。
兔子高兴起来,因为和大象见面不需要使用名片。
【1】兔子制作名片,在狐狸、狼、老虎面前亮出来是为了( )
A.说明自己有名片,很体面。
B.摆脱狐狸、狼、老虎的欺压。
C.仗势欺人
D.通行方便。
【2】兔子遇到不同的动物,亮出不同的名片,说明( )
A.兔子很奸诈
B.兔子很胆小
C.兔子很机智
D.兔子很愚笨
【3】狐狸见了兔子,要兔子笑三笑,听到狼就害怕;狼见了兔子,要兔子鞠三个躬,听到老虎就害怕;老虎不怕兔子,但怕大象。这说明动物中也存在_________(用一个成语)
【4】兔子遇到不同的动物亮出不同的名片,你认为这样做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
16、阅读。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 )住绳子,把帽子( )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 )在桅杆的顶端,( )着身子,龇牙咧嘴( )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里。
挂 爬 坐 扭 钩 做
【2】“顶”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②用头支承;③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④表示程度最高。“桅杆的顶端”的“顶”应选第___________种解释。
【3】用“﹏﹏﹏”画出直接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4】选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水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吓”字写出了水手_________的心理,写水手的表现是为了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诚信的价值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馆,由于卖出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红火。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呀!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诚信,只五元就给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最终彻底关门。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文中找出与“兴隆”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
(2)丈夫认为“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
(3)联系全文,在最后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话。
18、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略( )销毁( )笼罩( )
【2】用“_______”线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3】读短文二三句,你从“凡是”“统统”“任意”这三个词语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感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5】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成。你的观点: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橔(dūn)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呢。大家还可以自愿地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
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小小的手儿,要举起那么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
你死去了
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妈妈以为我病了,泡了一碗红糖茶给我喝。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咽的小姐姐喝。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
后来我读大学了,回家看她。她已经结了婚,生了个漂亮的小女孩,跟她小时候一模一样。当我们说起这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妈打起人来比我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
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
【1】给文章取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3自然段的空白处补上标点。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第1自然段的画线句,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体会“我”此刻的心情并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4自然段中“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咽的小姐姐喝。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小姐姐开始的“哽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后来的泪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7】最后一段作者写道:“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展开想象,写出“我”此刻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例句“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描写一下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桂花纷纷落下。(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选择带点的关联词语另写一句话。
例: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在飞行。
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记忆中总会有一些东西撞击你的心灵,在你的心海里掀起朵朵浪花。这些东西或许是一次经历、一句警句格言、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片……它们让你难以忘怀,更让你深思,获得启示。请你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写一篇习作。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350字。(3)文中不得使用真实姓名,如果出现人名:请用A先生、B老师、C同学、D阿姨、小E、小F……代替(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