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与“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表达不同的诗句是(    )。

    A.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注音错误的是(        

    A.隔(jiàn)

    B.红(yùn)

    C.裂(jūn)

    D.逼(qiánɡ)

  • 3、下列加点字,读音一样的一组是( )

    A.船 出谋

    B.新 夜半三

    C.知 默而

    D.记 民间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课内知识积累。

    1.关于我国的民间传说故事,除了《牛郎织女》,你还知道有哪些?(写出三个)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作为中国少年,我们要知道: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胜于欧洲则国强于欧洲,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

    5.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龚自珍对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的批判。

    6.每当夏季,听到蝉鸣声,就想到虞世南的诗句:“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

  • 5、形近字组词。

    坝(( ) ( )  ( )

    ( ) ( )  ( ) ( )

    ( )( ) ( )  ( )

  • 6、古诗词名句运用。

    1.《秋思》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这首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表达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毛主席写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满天飞雪又迎接春天到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著名学者__________________写过一句话,把好书比作良药,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乡只在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______________这句诗就表达了这样的诗意,这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这首诗中表达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请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村晚》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出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2)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____。”是诗人的想象;朗读这两句诗时语速应____(轻快 缓慢),以表达诗人还乡的迫切心情。

    (3)《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这两句勾勒出了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环境。

    (4)“其人弗能应也”是因为他之前所说的“_____”和“_____”前后矛盾。

  • 8、附加题

    1.嫦娥应悔偷灵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嫦娥》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艾青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4.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乾·象》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论语》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百宝箱。

    《滴水穿石的启示》(片段)

    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1文中波浪线的句子中微不足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用 划出。

    3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顽石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水穿石的精神指:_______。这段话告诉我:_____________

    4将划 的句子改为带句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小篆变奏曲

    ①小篆的诞生,得从秦始皇统一天下说起。在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秦国最终在秦始皇嬴政的带领下,消灭了六国,统一天下。没多久,秦始皇就遇到了新问题。他颁布的政策法令,很多臣民看不懂。原来在统一天下之前,各国的文字(差异          差距)很大。同一个字,齐国的,楚国的,燕国的……字形都不尽相同,这下可怎么办呢?

    ②丞相李斯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秦始皇非常赞同。李斯激动万分,迅速(号召     召集)专家,成立智囊团,(广泛          宽泛)听取意见。

    ③专家A:必须以大秦帝国的籀(zhòu)文大篆为基础,加以简省改造。

    ④专家B:要考虑到原先各国的文字特点,完美大融合!

    ⑤专家C:原先各国的那些千奇百怪的异体字,严禁继续使用!

    ⑥李斯根据这些意见,开始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字样,这就是“小篆”,也称“秦篆”。那么,文字改革是如何进行的呢?

    ⑦举个例子吧,战国时期,“马”字在各国的写法不一,字形相差很大,而统一后的小篆“马”字,就是以秦国的“马”为标准,适当调整字形而成的。

    ⑧经过李斯的收集整理,改造升级,文字数量大大(增加          增长)。后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著《说文解字》一书时,就收录了小篆9353字呢!

    ⑨李斯的文字改革大功告成,他赶紧送给秦始皇审阅。自此之后,小篆就成了标准字体。为了使小篆能够更容易地被广大民众接受,秦始皇还让李斯等人写了一些范本,供大家学习。

    ⑩在李斯书写的作品中,《峄山刻石》久负盛名。这是秦始皇第一次出巡时途经山东峄山,为了炫耀自己统一天下的伟大功绩,命李斯用小篆书写并刻石的,也是现存最早的秦朝小篆刻石。《峄山刻石》上的字,笔画粗细一致,横平竖直,字形瘦瘦长长,大小统一,布局疏朗有序,端庄优雅,是秦朝小篆的优秀代表。

    秦朝以后,由于书体的演变,小篆在汉字发展的舞台上,由“主角”渐渐变成了“配角”,但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喜爱它。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2】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篆诞生的前提条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

    B.小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小篆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收集整理的。

    【3】根据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4】根据短文内容描述,我能判断下面(                         )是《峄山刻石》的局部文字。

    A.

    B.

    C.

    D.

    【5】短文结尾处,作者说小篆在汉字发展舞台上逐渐变成“配角”,此时,谁又变成了新的“主角”呢?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选一选:( )( )

    A.甲骨文                         B.隶书                            C.金文                            D.楷书

  •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赵一曼

    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让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时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赵一曼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

    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第三天凌晨,伪骑警队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能够把人剁成烂泥,但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员的信仰!”

    【1】赵一曼第一次被捕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被叛徒出卖而被捕。

    B.先是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后来加上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

    C.被炮弹打伤被捕。

    【2】赵一曼第一次的被捕到逃出,大约经历了多长时间,正确的一项是( )

    A.整整一年。

    B.大约七个月。

    C.两年。

    【3】下面的词语,最能体现赵一曼的品格和精神的一组是( )

    A.坚贞不屈 痛斥 坚不吐实 怒斥

    B.掩护 昏迷 宣传

    C.恼羞成怒 反复折磨

    【4】文中写到的“敌人”指的是( )

    A.八国联军。

    B.国民党反动派。

    C.日寇和伪满警察。

    【5】第2自然段中,日寇对赵一曼施行了哪些手段?请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凶狠残暴的敌人,为什么赵一曼能始终坚贞不屈?请结合短文或你的理解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雪花

    雪花从灰蒙蒙的天空飘落,潇洒而自在。它们仿佛是和着北风那强大的冷旋律在翩翩起舞,它们是那么眷恋这浩瀚的大地,急切地挪动着脚步,向大地扑去。大地母亲欣喜地接纳了它们这群归来的孩子,把它们拥入自己宽阔的胸怀。

    雪花轻悠悠地飘着,飘着……它们玉立在枝头,停留在田野。

    那层层树叶间,零星地点缀着朵朵小白花,有的袅娜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骨朵,随着树枝的颤动摇曳着。

    雪花被北风带着来到田野。那些饱受寒冷的农作物探出它们绿绿的叶片张望着空中飞舞的雪花,欢迎它们的新伙伴。雪花无声息地停留在它们绿色的叶片上。眺望田野,雪花调皮地躲在绿叶之中,时隐时现,曲曲折折,白绿相间。霎时,宽广的田野变得美丽动人了,如绿底白花衣的少女,赛若凌波仙子,恬静,淡雅。

    我接住那飘下的一朵雪花,它洁白、晶莹,美不胜收。它着手而化,手心仿佛有着一点温湿。噢!这就是雪花的纯洁,雪花的美丽。它供人欣赏,让人领略冬天的情趣;它飘向田野,滋润那嫩嫩的绿芽。

    雪花还在悠悠地飘落,那么执着,那么坚定。

    【1】从文章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天空       ( )的大地       ( )的胸怀

    ( )地点缀       ( )地接纳       ( )地飘落

    【2】缩写句子。

    雪花从灰蒙蒙的天空飘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与第3、4自然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就是雪花的纯洁,雪花的美丽。”这里的“纯洁”和“美丽”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张大力

    ①张大力,原名叫张金壁,津门一员赳(jiǔ)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②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③“凡举起此石锁者赏银百两”。

    ④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   除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⑤(于是   可是),打石锁撂(liào)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无非   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⑥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⑦众人叫好呼好贼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⑧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⑨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⑩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   可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石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选自《俗世奇人》)

    【1】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用的恰当的词语下面划“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没有人不知道,形容非常有名。 ( )

    (2)形容丢下别人不管,大模大样地离去。( )

    【3】照样子仿写句子。

    张大力举着石锁,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刷子李刷着墙壁,眼睛_______,手臂_______,好像_________

    【4】请联系上下文,把石锁下边写的内容填在文中横线上。

    【5】聚合成老板巧妙设计了“举石锁”这一奖赏,既是为了吸引顾客,同时也表示了自己对张大力的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选择相应的词语填空。)

    【6】本文短小精悍,一波三折,张大力举起石锁,不仅没要到钱,最后还哈哈大笑,是因为________。本文第①段中铺垫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我觉得聚合成老板夸人的方法很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 )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以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   )那些瞎了的人,( )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   )——(   ) (   )——(   )

    3.理解全文,填空。

    (1)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们一定会 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会

    (2)作者写这篇课文,是想告诉我们:

    4.读了这篇短文,你会想起哪些名人名言?请写出一两条。

     

  •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徐渭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他的诗,被袁宏道尊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问题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水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问题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你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竹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上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着竹走到一口井

    边,然后把竹向并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文章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 ”上。

    【2】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问题来考徐文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文长怎样解决了伯父给他出的两个难题?请用“ ”画出来。

    【4】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复述故事可以“添油加醋”,当徐文长顺利解决了伯父给他出的第一个难题时,伯父会怎么想呢?请你在尊重文章原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āng máng 的苏格拉成硬撑着堂起来,扶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我遍(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次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 :“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 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 :“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你[ ]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健在于能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学家一一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打“√”。

    2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____的生命,第二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 

    4助手说自己“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

    今天就开始

    这是一个萧瑟多雨的天气。在这种日子里,我只想赖在家中,一点儿不愿意出门。但是女儿凯罗琳打来电话,坚持要我开车上山去她家看风景。多少年来,为了“生态”“环保”,她将自己交给了大自然,难得今天想得到我。

    我开了两小时的车子,穿过厚重的浓雾到了她家。一进门,我就对她说:“这种时候出门,一点儿也不值得。吃了中饭,就回家吧。”

    “但是我想让您开车带我去汽车修理厂取我的车子。”凯罗琳说。

    “有多远?”我问。

    “大约三分钟的路程吧,”她说,“咱们走吧!我来开车。”

    在山路上行驶了约十分钟后,我着急地望着她说:“不是说只需三分钟吗?”

    她顽皮地朝我笑笑:“我们绕了远道。”

    不一会儿,汽车拐进一条小路,我们停下车沿着山间的小道往前步行。小路旁茂盛的冬青下长满了各式野花,姹紫嫣红。立即,一种宁静舒坦的感觉充满我的心间。我们转了个弯,我便被眼前的景致镇住了,全然忘了急着回家的想法。

    沿着山顶往下,几亩地的鲜花似一床绚丽多彩的绒毯斜铺在山坡,五彩缤纷的花儿——从淡淡的象牙红到令人心醉的柠檬黄、鲜艳的橙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幅绒毯在浓雾过后的阳光下显得如此娇艳,如此令人赏心悦目。

    我的脑海中立即闪现出一个问题:“是谁?又是如何创造出这幅美丽的图画的?”

    当我们走到花木拥抱的那间小屋前,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小屋前竖立着一块小木板,上面有几行字:“亲爱的客人,我知道你想问什么:第一,一位女士有两只手两条腿和一个对生活充满渴望的头脑;第二,立即动手;第三,开始于1958年。”

    回到家早已过了午后,可我被刚才所亲眼看到的深深地感动着:“从开垦土地、育种开始,差不多40年,她坚持了,多么难能可贵啊。”

    吃完午饭,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如果,”我说,“我每天干点儿,我能坚持吗?”

    凯罗琳充满信心地看着我:“明天就开始。”

    “为什么不今天就开始呢?”我卷起衣袖说。

    【1】“她将自己交给了大自然”,用“ ”在文中画出凯罗琳这么做的原因。

    【2】凯罗琳说:“但是我想让您开车带我去汽车修理厂取我的车子。”可实际上,她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沿路的美丽景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本文的内容和主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本文的一开始,“我”对凯罗琳的行为是不理解的。

    B.凯罗琳用40年时间“创造出这幅美丽的图画”,说明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C.文中写厚重的浓雾是为了表现“我”心情沉重。

    D.本文赞美了凯罗琳为了“生态”“环境”把自己交给大自然的崇高品质。

    【5】文章题目的含义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今天就开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修套鞋

    钱志维

    周末上午上完半天课,蹬两个小时自行车回到家,饭桌上除了父母为我准备的几样小菜外,常有一大堆套鞋——不用说,那是村里各家要我修的,由我母亲收集起来的漏了水的套鞋。

    于是,匆匆扒完饭,拿出锉刀、胶水和旧自行车内胎等物,噌(cēng)嘈噌地忙起来,十几只套鞋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修完。

    修套鞋的过程简单得很,用自行车旧内胎做补丁,涂胶水覆在套鞋开裂处,和自行车漏气补胎别无二致,只不过套鞋防的是漏水,自行车轮胎防的是漏气而已。操作简单,但有几点不能马虎:胶水一定得涂两遍,一遍过后一定得干透;补丁四角一定得圆角或倒角;补丁四边上沿必须大于90度成钝角,以最大限度地增强补丁与鞋面的结合力。

    我修套鞋完全是“自学成才”。初中上学骑的一辆旧自行车常常轮胎漏气松螺丝,常到一修理店修车补胎,旁边有一修套鞋摊。我对补胎修套鞋的过程目过三遍,已了然于胸。回家隆重宣布:以后家里套鞋漏水,全由我修理!父亲找出一双有好几只洞的,显然是准备扔掉而又舍不得的旧套鞋让我权作一试,等我用满是胶水的手将两只各有五六只补丁的套鞋递给父亲,父亲又看又拉仔细检查后,就直接穿上了,对我笑了笑说:“好。”

    不知是母亲为儿子的“能干”而骄傲,还是她助人为乐,她逢人就问邻里可有旧套鞋需要修理。于是,开始有邻居拿来旧套鞋让我修理。想到大人需要花钱做的事我都能做了心中陡生豪迈,自然不能马虎,每只鞋都修得精益求精。随着技术越来越“过硬”,修的套鞋越来越多,有时弄得家中满屋脚气弥漫也乐意。

    晚上,母亲把修好的套鞋挨家送上。回家时,除了脸上的骄傲,有时,手上还会有几只咸菜塌饼、豆沙圆子。

    那时的自行车内胎都是红色的,黑色套鞋缀上红色补丁自然非常显眼。一到雨天,路上的田里的甚至家里的,满眼红点飞舞,照现在的说法,可能就叫“一道风景”。

    但那道风景是“灰色”的。我修的鞋很少有没补丁的,大部分是修过的,有的甚至是补丁连补丁,拿到修理店也不愿意修的。阿荣、阿福家拿来的套鞋,我几乎没修到过没有补丁的。可以肯定,他们家至少多年未买过一双新套鞋!尽管他们大半时间离不开套鞋。后来由于学习紧张,接着又外出求学,母亲就通知各家把旧套鞋送到我家的时间。等我周末放学回家,重复一桌套鞋的修理过程。集中修理节约时间也节约胶水。

    修套鞋随着种地这种行业在农村的“淡出”而“淡出”,修套鞋历史几乎伴随着我的求学过程。我修过多少套鞋当然无从统计,只记得父亲多次到自行车修理摊买旧胎,到五金店买胶水,母亲也绝不允许乡亲们提钱的事。想到能为乡亲们在冷风冷雨中添一分温暖,在泥泞跋涉中减一分劳累,我少年的心中充满自豪。

    (选自2011年5月5日《文学报》,有改动)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强调“上完半天课”和“蹬两个小时自行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我”要修套鞋的决定,父亲的反应如何?可见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帮我“揽活”,分为哪两个阶段?母亲的骄傲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年来支撑“我”把修套鞋这个活儿做下去的力量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出有关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父爱,在我的名字里

    ①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和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算命先生给我取了这个名字——金翔。

    ②父亲为了这个家成天忙于(繁重     繁忙)的农活,仍无法脱离贫困,却造成了他暴躁的性情,加上他望子成龙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特     独立)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这是他的至理名言。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领教中不断加剧加深的,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父亲的“至理名言”中度过的。

    ③在省城念大学的前两年,想着自己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的管制了!因此,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地给父亲写过一封信。直到大三那年,父亲托人给我写来一封书信时,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zhèn   zhèng)动,我才开始懂得该如何去咀jué     jiáo)和阅读自己生命中一再忽略的、仇恨的那份沉重的父爱。

    ④信是父亲找小侄子写的,在信中详细地讲述了父亲来信的原因:父亲那晚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吃馍,拿起来刚咬,两颗大牙就莫名其妙地没了,牙和血黏在了馍上……惊醒之后,父亲便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天刚亮就找小侄子写信,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梦见大牙掉是要死人的,而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

    ⑤读到这里,我对迷信的父亲的举动嗤之以鼻,甚至愤然。信的最后,小侄子讲了一个令他惊讶不已的事,说他在提笔写信时,却记不起我的大名,结果遭到父亲的训斥:“你小子记性也太差了。叫——金翔!”可小侄子却把我的名字写成了“金祥”。于是,父亲一边责怪小侄子写错名字,一边从他手里夺过笔,在纸上硬邦邦地写下“金翔”两个字,然后讷讷地低语:“我这辈子只识这两个字!”小侄子说他当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要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他老人家一字不识,包括他自己的名字呀!

    ⑥这就是父爱!除了父爱,便再无法解释这种奇异而真实的现象!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灼痛了!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捧着书信,朝着家乡,蓦然跪下——向父亲,向我那一生付出了大爱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回报的父亲,忏悔,忏悔……

    (有删改)

    【1】文中的“至理名言”指__________;“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地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可看出“我”对父亲的态度是__________

    【2】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繁重     繁忙)的农活                    (独特     独立)的管教方式

    (zhèn zhèng)动                            (jué jiáo)

    【3】父亲给“我”的来信中讲述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信时,“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我”会向父亲忏悔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改为陈述句: 

    (2)是寒冷,是风欺雪压,花开得精神,秀气。

    用加点字造句: 

  • 2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根据要求写句子。

    1.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毫迈的口号声。(缩句)

     

    2.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改成字句)

    3.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表达。

    2021年5月15日,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假如你要去火星探险,你会带上哪些伙伴?带上什么装备?有可能遇到什么险情?大胆发挥想象,写一写。要求:①展开合理想象;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