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发现,土卫二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含有丰富的溶解态磷酸根,能够支持潜在微生物的起源与繁衍。这个发现填补了土卫二海水宜居性研究的空白,为人类未来探测土卫二可能存在生命提供科学参考。这一新发现印证了( )
①不断发现真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④之前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真理被推翻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包国军是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第六工区的项目经理。28年间,他的足迹遍及10余个省份,在一个个重大工程建设现场上挥洒汗水,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建筑的拔地而起,也一次又一次攻克技术难题,展现工程建设者的速度和智慧。包国军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 )
①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④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4、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 )
A.无限性
B.反复性
C.客观性
D.条件性
5、2023年8月5日,菲律宾不顾我国一再劝阻和警告,仍执意派出2艘船只擅自闯入仁爱礁海域,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我国海警船依法予以拦阻,并采取了警示性执法措施。我国在仁爱礁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定的,我国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捍卫国家主权的依据是( )
①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②国家主权是一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③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④国家主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最高实现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外国哲学精华,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体现( )
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的科学”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出席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回顾深圳特区取得巨大“历史性跨越”的同时,习近平也强调我们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此,我们应( )
①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汲取各种外来文化
②尊重中华民族文化同时,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到中国空间站遨游苍穹,人们不断探测科学奥秘,求索万物本源,凡此种种,均触及哲学问题。由此可见( )
①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决定作用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火箭成功发射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④哲学为航天事业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2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双方需要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探讨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找到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②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③中美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中美两国国家元首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每一步都饱含艰辛。面对困难,中国航天人没有气馁,而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不断优化,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②新出现的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③量的不断积累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新事物和旧事物交替融合是事物发展的实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可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四个阶段是开创性、继承性、发展性的统一,是相互割裂的历史整体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C.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改变,决定了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力量
12、近年来,某地把全区合理划分为199个网格,把城市治理的主要对象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并注重推进组织覆盖,延伸组织触角。夯实网格队伍,完善服务岗位设置,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责、一员多能”的管理格局,打造多方联动、全民参与、共治共建、文明法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上述举措( )
①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②能够保证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③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与精细化服务模式
④进一步优化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从“内卷”到“躺平”,从“觉醒年代”到“强国有我”,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一带一路”,这些时代热词清晰地描绘了时代脉络,表达了社会情绪,从中我们可以解读过去一年的社会关注热点及百姓生活。时代热词( )
①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表明人的思维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④印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3年是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上线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率先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创设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10年来,很多个“第一”在自贸试验区实践、探索,复制到全国。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已经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建设自由贸易区旨在( )
A.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高水对外开放
C.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D.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格局
1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 )
①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②坚持两点论,均衡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
③发挥正确的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④树立全局观念,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苍筒”是春天竹子出生时的青绿,“月白”是月光洒下的一片青白,“海天霞”是海霞灿烂里云朵和天空被染上的那层浅红,“暮山紫”是黄昏时刻山间烟雾与夕阳落照交织的紫色……发展中国色彩,需要( )
①继承传统,在触类旁通中创新色彩表达
②融合自然,在实践中丰富色彩体系
③推动中国色彩文化走向世界,统一色彩表达
④坚守中国传统色彩初心,维护色彩体系不受外来文化干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这是因为( )
①通过调查研究中形成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②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使决策符合客观规律
③调查研究是贯彻落实决策的根本目的
④决策的正确贯彻需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第六条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八)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九)其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 |
由此可知,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
①可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应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③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④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在哲学史上,哲学基本派别的斗争长期存在。下列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 )
①“万事皆备于我”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苟日新,日日新”与“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的饮食器物,筷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垂垂水线白封青,一箸能生两眼明。”一饮一啄,一杯一箸间折射礼仪,展现文化。这说明( )
A.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B.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C.文化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
D.器物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本身
21、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真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细致吗?”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B.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矛盾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22、经天皇认定,岸田文雄内阁正式启动,2023年9月13日岸田文雄改组内阁并调整自民党高层人事,这是岸田继2022年8月之后第二次改组内阁。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日本政府计划于10月20日召开临时国会,这是岸田内阁改组后第一次国会讨论。下列对日本政体认识正确的是( )
①日本内阁不受国会监督
②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岸田文雄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④日本天皇有权决定岸田文雄内阁的改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中有5部中篇小说:《红骆驼》致敬核工业事业中的无名英雄,《荒野步枪手》以节制明快的语言塑造了当代军人的个性形象,《过往》以其独有的故事张力诠释了人性的美德和宽恕的力量,《荒原上》粗粝有力地展示了青春和生命的新鲜质地,《飞发》通过日常生活史的考证写出了个人命运与香港的精神风貌。这些获奖作品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
①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坚持文艺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
④追求作品形式创新,彰显独特的艺术气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1917年,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从毛泽东主席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强调( )
①体育与德育智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②体育与德育智育可以相互替代
③只要体育上去了,德育智育也随之提高了
④强调德育智育是离不开体育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礼物。中医药研究所于1969年开始抗疟研究,屠呦呦和团队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经过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发现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鼠疟、猴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当青蒿素片剂临床使用效果不理想时,屠呦呦带领团队深入探究原因,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日前屠呦呦表示,这个工作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的时间研究新药。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蒿素研发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
26、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强调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的依据。
28、《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联合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乃至全民的汉字书写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此节目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关于汉字书写的全民关注热潮,更是创造了超高的收视率,同时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生僻字引发网友热议。对待生僻字,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生僻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在生僻字中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或是有着时代的印记,可以勾起人们的历史记忆。也有人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运用,文字用于交际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简捷和效率,而生僻字影响了文字交际的使用价值,这些不常用的汉字已经没有意义了。
对于生僻字的争议,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9、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存。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