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2023年6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该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以52.18%的得票率成功获得连任。随即,他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宣誓就职后,宣布了新一届内阁政府名单。由此可见,土耳其(     

    ①是总统制国家

    ②是民主共和制国家

    ③政府要对议会负责

    ④总统实质上由议会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近年来,我国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经反复研究讨论,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还在为未成年人提供刑法保护方面作了修改完善,增加了多项保障内容,强化了法律责任。这些修改体现的哲理是(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②真理具有反复性,但会不断超越自身

    ③经过修改的真理更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④实践是人的认识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某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煤矿村,因煤而富也因煤积弊出现环境问题。“靠山吃煤”终将山穷水尽,该村毅然调头转型发展,开发“旅游+农业+文化+民俗风情”的新业态产品,努力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该村随着环境整治常态化,打开了更大的发展新天地。这表明(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实践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可以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③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更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4%,却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90%;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只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0%。这表明(     

    ①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

    ②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③只有国际关系民主化才能解决发展问题

    ④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均衡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亮相·天山”——时尚京剧秀于2023年6月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美食街欢乐广场上演。本次时尚京剧秀结合当代审美,创新京剧传统的呈现方式,以国粹京剧为主调,有机融入新疆音乐、舞蹈、服饰等元素,京剧情景式表演与时装走秀同台演绿,用时尚化、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展现京剧的魅力。此次演出(       

    ①以流行元素重新阐释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②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不断促进文化的交流交融

    ③反映了时代潮流,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

    ④通过创新京剧的呈现方式,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2023年7月末,京津冀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侵袭,其主要原因是由台风带来的充沛水汽被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打通形成一个高压坝阻拦,水汽在华北地区不断汇集,同时受地形影响,水汽在低空东南风影响下,在太行山区东侧山前抬升致雨。由此可见(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要坚持实事求是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

    ④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下图漫画“空心笔杆子”告诫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     

    ①坚持物质第一性,探求事物的本质联系

    ②重视量的积累,切忌“无”中生“有”

    ③发挥真理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④立足社会生活本质,提防形式主义倾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2023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这主要强调了(     

    ①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9、湖光山色、佳木葱茏、飞流叠瀑、小桥蜿蜒……这里是房山区牛口峪湿地公园。曾经是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的污水库,如今这里采用了先进的污水治理技术,实现了废物再利用,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目前已发现超过140种鸟类、19种蜻蜓、28种蝴蝶等等,是附近人们休闲散心的好地方。这表明(     

    ①人们应该道法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②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

    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废物再利用的前提

    ④人们可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②意识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大脑生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3年成都大运会吉祥物为一只叫“蓉宝”的大熊猫(如图),其面部有川剧脸谱的元素,呈奔跑姿态,手持“31”字样火焰的大运火炬,耳朵、眼睛、尾巴都呈现火焰形态。其灵感来源于成都的代表性动物——大熊猫,以及著名的文化遗址——金沙遗址。“蓉宝”的设计(     

    ①有利于更好向世界展现四川地区的历史文化

    ②反映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关键

    ③旨在增强各国运动员对主办城市的文化认同

    ④充分体现了主办城市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特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厚重的软实力,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辉煌,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朝气,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旗帜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定力量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实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2023年8月,A国总统批准了由总理提交的关于解散本届国民议会的建议。该国总理与国民议会反对党领袖举行磋商,并在期限内共同决定出看守政府总理的人选。看守政府总理将负责组建看守内阁,在下届国民议会和政府产生前处理国家事务。据此,可以推断A国(       

    ①一定不是总统制②政府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③政府向总统负责④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下列属于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的是(     

    ①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③保持国际贸易始终顺差

    ④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15、从大运村里每天不重样的主题晚会、非遗技艺体验,到盖碗茶、火锅的市井气息,再到杜甫草堂的绿树红墙、金沙博物馆的“太阳神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花花”……大学生运动儿们既体验中国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体验当地人有滋有味的平凡生活,更深切感受到人们的热情友善。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焦虑,适度焦虑能成为动力,但过度就会发展成焦虑症,导致睡眠质量差、思虑过多,从而出现脱发、白发等早衰表现。荷兰科学家一项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大脑皮层明显受损,刺激感应程度高于正常人。这佐证了(     

    A.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B.意识活动是人的自发活动

    C.思维与存在具有一致性

    D.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

  • 17、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攻坚战,是持久战。面对困难险阻,我们要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执行者、行动派和实干家,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行稳致远。这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     

    ①在质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量的积累

    ②把发展中遇到的曲折转化为前进性

    ③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④看到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所谓的英雄就是超越小我、成就大我。是为了一个理想,为了一个目标,牺牲自己。这个牺牲不狭隘,不是说生命,而是牺牲自己的幸福,牺牲自己的生活,牺牲自己的个人美好,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就可以称之为英雄。”这表明(     

    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正确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

    ③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④个性发展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中国两名科学家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这表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

    B.真理与谬误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C.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20、著名哲学家笛卡儿的哲学论著《方法论》极大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其著作中提出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在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理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表明(     

    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方法

    B.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

    C.哲学和具体科学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

    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不断进步

  • 21、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体”指本体,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亦指科学的思想理论;“用”指实践。这八个字(     )

    ①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体”,“用”于凝聚民族复兴精神伟力

    ②以世界优秀文化为“体”,“用”于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

    ③以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为“体”,“用”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掌握“体用贯通”的科学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学思贯通、知行合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险所惧,勇敢面对挑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②人是社会历史主体,每个人都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③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对抗性的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3、某工厂职工在一家工厂从事有害物质接触作业长达十年,导致其身体出现了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相关病症。在这一案例中(     )

    ①该职工的健康权受到侵害

    ②工厂应承担该职工的康复支出等费用

    ③该职工的身份权受到侵害

    ④工厂不应让职工从事有害物质接触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4、2023年10月1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2022年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全球水文循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水文循环正在失衡。2022年期间,全球一半以上的集水区和水库“偏离”了正常径流量数据,其中大多数地区比平时更干旱。目前全球有36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0亿以上。这说明(       

    ①全球水循环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全球水循环的变化情况

    ③全球水循环是有规律的,目前既有规律正在被新规律取代

    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都可以被精准预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两位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学者甲: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足以证明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存在合理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一样,都有其鲜明特色、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两者之间也存在共同的、普世性的理念,如诚信的价值理念。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中任何独特价值理念说成是普世性价值理念,都是错误的。

    学者乙: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既要面对彼此之间的冲突,也要共同面对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挑战。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不同民族文化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加强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合理价值。

    结合两位学者的观点,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从“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合理价值”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证。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是政治民主的重要表现。有评论指出: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需把权利放出笼子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和公民的有关知识,分析既要把权力关进笼子,又要把权利放出笼子的原因。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良好家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2)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请你为你的家庭设计两条新家风。(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体现时代性,具有民族性,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

  • 28、材料一:近日在黄山市“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歙砚传承人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为主题,开展了歙砚传统技艺大赛,让参观者穿越时空,领略到歙砚的石质之美,赞叹于制砚传承人的艺术构思和高超技艺。非遗不是文物,而在现代社会被活态传承着,承接于前人、展示于当代、流传于后世。从徽墨到歙砚,从徽菜到徽戏,从砖雕到木雕,黄山市倡导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充分调动当代社会的创意、创新、创业,找到能与过去关联的器物、味道和情感,全方位激活徽州文化、唤醒乡愁。黄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路海燕这样阐释:“这样推动文物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努力实现保护与利用互促共进、良性循环,让珍贵的徽州文化留下来、活起来。”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如何实现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29、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3146家,德国837加,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这些长寿企业的生存秘诀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在很多时候,我们有世界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规范,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值也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制造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科技竞争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的“工匠精神”,难以产生一流的产品,也间接将消费者推向国外市场。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将“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