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4月11日,一场以“水”为媒的文旅推介在福建厦门举行。长白山“携手”武夷山,“吉水”南下润“福茶”。相隔两千多公里的福建和吉林通过“山海牵手”探索出了一条接“福”送“吉”的文旅发展新道路,下列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C.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D.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有利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2、31岁的苏炳添,站在亚洲百米之巅;32岁的马龙,实现乒乓球双圈“大满贯”;32岁的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坚持21年终圆梦;37岁依然坚持为国出征的举重运动员吕小军,刷新奥运纪录……他们无惧年龄,突破自我。有网友感叹道,这些奥运冠军让我知道年龄从来不是界限。奥运冠军们的奋斗精神和梦想精神( )
①突出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能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蕴含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昭示了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诠释了党的初心和使命,鼓舞激励着伟大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青少年深读这本“教科书”有利于( )
A.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B.立足时代之基,融合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C.巩固民族生存与发展之基,激发民族的凝聚力
D.汲取和丰富精神文化滋养,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上述内容说明(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来源于中央授权
②一国的国家管理形式是由历史等因素决定的
③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
④“一国两制”符合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具有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作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人类加强对湿地的修复和保护( )
①表明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尊重了自然界的物质性,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重大论述( )
①着眼于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做到统筹全局、协调各方
②尊重了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④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集中力量突破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社交小龙虾”是一个谐音梗,意思是指在社交时表现得又“聋”又“瞎”,看似高冷的人,所以被称作社交小龙虾(聋瞎)。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选择性当“小龙虾”,目的是刻意回避与人社交。下列观点与此现象蕴含管理一致的是( )
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②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我思故我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党的二十大审议并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写入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出的解答时代之问、应对时代之变的时代强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尽责、为人类担当的天下情怀。全人类共同价值( )
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价值共识
②是世界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和价值实现认识的总和
③为世界人民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定提供了中国智慧
④汇聚人类进步的精神力量,会取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侧漫画体现了( )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我国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
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美国两家民意调查机构于2022年10月13日至16日期间对800名美国选民进行的民调显示,8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一般或差”,16%的受访者评价“好或优秀”,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很快就会陷入衰退”,9%的人相信美国“已经陷入衰退”。对美国经济认识的差异( )
①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经济自身的复杂性
②充分证明了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③因为认识主体的立场、知识水平等有不同
④说明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真理不可能只有一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年12月1~3日,2023黑龙江国际文化产业暨创意设计博览会举行,1.3万平方米的展示现场,5大特色展区,300多家企业,100多位艺术家,“黑土特色+创意赋能”,让更多的市民、游客借这个平台,走近和了解黑龙江工艺美术的独特艺术魅力,展会期间共达成17个签约项目,签约总额7900余万元。可见( )
①优秀文化能推动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要搭建物质载体,营造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
③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决定不同时代的文化 ④要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3年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召开。各方同意加强机制建设,携手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地区繁荣,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包容、可持续方向发展。上海合作组织( )
①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②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③作为国际金融组织,主要致力于成员国的基础设施投资
④是由中国主导的,旨在引领国际格局的新趋势和新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年3月18日,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孔令俊指出,全市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界人士要坚持修身养性和服务社会相结合,积极引导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自觉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全面筑牢我市宗教领域疫情防控安全屏障。这体现了扬州市( )
A.坚持了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B.深入推进对信教群众的无神论教育
C.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14、2023年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各超大特大城市要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
①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②地方各级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③中央与地方政府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④地方政府权力是其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近年来,不少企业上线智能客服代替人工客服,但智能客服只能预设可能出现的场景和情况,而现实中发生的问题不尽相同,非常个性化,使得智能客服模式化的应对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如人工客服贴心。面对消费者咨询,智能客服不“智能”,答非所问,引发消费者吐槽甚至投诉。关于智能客服的思考,合理的是( )
①智能客服作为新事物难免有缺陷,客户要理解支持不能批评
②人工客服与智能客服各有长短,智能客服不应完全替代人工客服
③旧事物总是极力扼杀新事物,智能客服要敢于同人工客服作斗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智能客服暴露出的问题可推动技术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2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了致密双星系统中等离子体的极端湍流现象,为“黑寡妇”脉冲星的掩食机制提供了新线索,这一研究成果基于“中国天眼”的观测。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佐证了(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认识存在
②人们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经历多次曲折才能获得
④认识要从理论中来,最终还要回到理论中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务,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202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明确: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数据局……这次改革吸引海内外广泛关注。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尤须致广大而尽精微。由此可知( )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
②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通过改革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活力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修订《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按照全覆盖、全过程、全功能的要求,将上海市人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从10家增至25家,并要求联系点在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全过程参加立法及其相关活动。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
C.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D.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9、某商店橱窗内展示的衣服上标明“正在出售”,并且标示了价格,则“正在出售”的标示视为
A.要约
B.承诺
C.合同
D.既是要约又是承诺
20、“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才能实现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不断夺取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B.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C.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1、2023年8月8日,国内首部反电信网络诈骗教育宣传电影《孤注一掷》上映。从电影中我们感受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频频利用,网络攻击、网络窃密、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这告诉我们( )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勇于面对事物发展道路上的挑战
④在实践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要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2023年9月1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印度新德里闭幕,新一任轮值主席国巴西接棒并承诺,未来将本着多边主义精神、以共识为基础继续运作,所有成员平等参与包括峰会在内的所有活动,积极作为,以应对全球面临的挑战。这表明( )
①团结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②峰会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和有效平台
③成员各国应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④成员各国应加强对话合作,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23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加紧完善本组织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拓展数据安全、生物安全、外空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要继续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等领域合作。由此可见( )
①中国加强与新兴国际组织的合作与发展
②中国在上合组织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中国通过区域合作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是围绕( )
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展开的
B.物质世界是否变化发展展开的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第一性展开的
D.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展开的
25、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历史,看待法治进程,用哲学智慧提升法治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的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观点是什么?
(2)有人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结论:“建设法治中国,我们要传承古代法治思想。”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理由。
26、具体事物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具体事物之间要构成矛盾也是有条件的,关键看是否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7、材料: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某地R企业抓住国家启动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机遇,瞄准市场,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强科技攻关,进行技术改造,由生产白炽灯转为生产节能LED灯,产品投放市场后,赢得消费者青睐,并着手开发国外市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当前,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显,为推动互联网迈向全球性共治时代,申花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共同体,中国不仅在说,更在努力去做;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在网络空间创造更多利益汇合点和合作新亮点,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战略对接,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热情欢迎各国企业和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愿意各国深化合作,通过发展跨国电子商务、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区等,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性数字经济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材料二 建设健康网络空间,推出更多网络文化精品,每个网民亦责无旁贷,应积极参与到网络文艺的创新、监督工作中,选择优秀向上的文艺作品去阅读,观看、点赞、转发,形成自觉传递真善美,抵制低俗网络文艺作品的良好社会风气,共同推动网络文化走向健康发展。
(2)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网民的文化选择与网络文化建设如何实现良性互动。
29、某学者指出:实现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作为市场经济细胞的企业“新常态”是基础,其特征有:首先,企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需要做好市场定位,及时做出调整及时转型.其次,以现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物联网企业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再次,传统产业产能大幅超出需求,产品价格水平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与此同时,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品个性化、差异化特征日趋明显。最后,在价值观上,企业应该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布局,把握发展主动权。
结合材料和经济知识,分析企业应如何“积极主动布局,把握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