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那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拼音,写词语:

    tiān yá pái tà chéng qi làng táo fēng bǒ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 2、查字典填空。

    张小明不会写“缚在棒上”中的“缚”字,可以用____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_;李华不认识“缚”字,可以用_____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_。“缚”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拘束;②捆绑。在词语“缚在棒上”中的“缚”应选义项______。(填序号)

  • 3、给加点的字注音。

    (1)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 )外热闹。

    (2)我不( )头涔( )而泪潸潸了。

    (3)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 )中参观。

  • 4、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写加点词语的反义词,使句意更完整。

    (1)地球总是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矿产,从不____它的奉献。

    (2)我觉得能不能管好学生不在于老师是____还是和蔼,可能在于方法吧。

    (3)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工厂里的工人____了,产量却增加了。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鲁迅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是浙江________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中国文化革命的________。《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________》。  

    (2)《穷人》的作者是________国著名的作家________。  

    (3)“好雨知时节,________。随风潜入夜, 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4)解释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

    【2】诗中点明标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诗人“愁”是因为:时间上此刻已“__________”,空间上“__________”。诗人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大地之上,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此刻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

    (2)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靠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

  • 7、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 ___________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在横线上填写作者姓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

    【3】首联中,作者为什么说“好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____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________图,以__________反衬___________,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

    【5】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诗的诗眼是(       

    A.好

    B.春

    C.喜

    D.知

  • 8、课外阅读。(附加题)

    七律·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没”在这里读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

    【2】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草地: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过草地时,吃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来驱寒;睡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当枕头。

    【4】比较《七律·长征》和本诗中的“暖”“寒”二字。

    (1)《七律·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过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写有关长征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与感悟。

    喝茶

    喝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生活的一部分。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公元780年,学者陆羽国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窖制的花熏茶。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冽、略带甘涩。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给人以通然不同的感觉。

    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现在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的雨水或雪水烹茶。这种茶味道纯清,能显示茶的真味。

    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

    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

    1本文介绍了我国饮茶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茶具等方面的内容。

    2选文中画“   ”的句子在全文的结构上起_________的作用。

    3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

    A.作比较  举例子 B.作比较 打比方 C.举例子 打比方 D.作比较 列数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也不相同。

    B.陆羽认为山上的水用来泡茶比井水好。

    C.绿茶和红茶的区别在于新采下来的茶叶颜色不同。

    D.古代的茶是煮的,现代的茶是用开水冲泡的。

  • 10、课内阅读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做人之道”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用                  等词语来概括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在这句话中把    比作        

    3.这两段文字,我们应该用      的语速、语调来朗读。 

    4.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又一次”强调了哈尔威船长曾不止一次地在危难中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B.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高尚品德的赞颂,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C.哈尔威船长想成为英雄,所以动用自己作为船长的权力

  • 11、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文描写了四个感人的片段:a.庄严归去 b英雄垂暮 c凭吊战场 d.重披战甲 请按课文描写的顺序将四个片段正确排列为(      )

    2这篇课文是按(   )记叙的

    A事情发展的顺序 B.时间顺序 C.方位顺序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领养

    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小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住在楼上的一间卧室里。一天夜里,房子起火了,奶奶在抢救孙女时被火烧死了。火火迅速蔓延,一楼已是一片火海。小女孩出现在楼上的一扇窗口,哭着喊救命。

    突然,一个男人扛着梯子出现了,梯子架到墙上,人钻进火海之中。他再次出现时,手里抱着小女孩。孩子交给了下面迎接的人群,男人却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调查发现,这孩子在世上已经无亲无故了,几周后,镇致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收养这孩子。

    一位教师愿意收养这孩子,说她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孩子,他说孩子在农场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惬意。

    最后本镇最富有的居民站起来说话了:“你们提到的所有好处,我都能给她。”自始至终,小女孩一直沉默不语。

    一个男人从大厅的后面走上前来,他步履缓慢,似乎在思受着痛苦。他径直来到小女孩的面前,朝她张开了双臂。人群一片哗然。他的手上和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孩子叫出声来 这就是救我的那个人  地一下子蹦起来  双手紧紧地抱住了男人的脖子  就像她遭难的那天夜里一样  她把脸埋进他的怀里,抽泣了一会儿,然后,她抬起头,朝他笑了。

    他们相互搀扶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写反义词:迅速——_______ 消失——_______

    写近义词:抽泣——_______ 惬意——_______

    2在文中找出相对应意思的成语填在括号内。

    (1)互相倚靠着度日。_________

    (2)从开始到终了;从开始到最后。___________

    3给画横线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填空。

    (1)一位老师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农夫也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村最富有的居民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

    (4)当那个步履缓慢的男人出现时,小女孩死命抱住男人的脖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场面描写最重要的是________结合。画横线的句子关注的是人物群体,也就是“_______”的描写。

    【2】语段中也写到了每一位战士的表现,即“ ”的描写,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3】从你画的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______________来描写的,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五壮士内心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语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再过三天,小保姆的试用期就到了。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还不错,不过,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最终决定是否留用她。

    清早,小保姆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客厅中的茶几上,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当中的特殊意味:这钱藏着一个心计。

    第二天清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捡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精细的妇人,怎会丢三落四?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翘起了嘴巴,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小看人?然而,她认为女主人是个体面的人,怎么会玩这种幼稚的小把戏呢?不会的,可是,不是女主人,还会有谁把钱放在这儿?她迫切想知道究竟,于是眉头微微地皱起,旋即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

    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看客厅中的动静。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客厅中,把手伸到茶几脚……这一镜头令小保姆看呆了。她狠狠地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

    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看到了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立即泛起了一丝冷笑,便把钱捡了起来……

    当晚,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这应该充分肯定。可是……唉!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够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您是不是说我捡了十元钱?”“是啊,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不,我已经将十元钱还给您了!”“咦,你何时何地还我钱了?”“早上七点,公共楼梯!”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反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她顿时面红语塞,羞愧难当。

    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七点钟都要到楼下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十元钱悄悄地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十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忙捡起钞票,匆匆揣入了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1】短文围绕“试”写了以下这些事。

    (1)女主人想通过对小保姆的测试,决定是否留用她。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

    【2】通过测试,试出了女主人和小保姆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

    【3】整个测试过程是按______顺序写的。其中第3自然段主要是对小保姆的________描写,作者连用________个问句写出了小保姆内心的_______________……第4自然段中,小保姆暗暗下定的决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鲁滨逊流落荒岛。鲁滨逊从未放弃生存希望。

    ______

    (2)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缩句)

    ______

    (3)仿照例句,填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

    (4)读句子,选择横线上的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有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饿、安静、厚、盼望、难过

    仿写:______

  • 16、根据语境,填写与“说”有关的词语但不要出现“说”字。

    伯牙内心想着高山时弹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啊,我仿佛看到了巍峨高耸的大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 17、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

  • 18、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1.有谁见过这样劳苦、这样简朴的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补写句子,使其形成排比句式。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一切黑暗;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勇敢是什么?勇敢战胜困难,战胜懦弱,战胜自卑……正视自己是勇敢,原谅别人勇敢,有时候大声地哭喊也是一种勇敢……一定也有过许多勇敢的经历模仿《试飞的写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事情叙述具体,在事情中展现你的特点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