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1)看到上图中宏伟豪华的宫殿,我想到了“____________”这个成语。
(2)当形容情况绝对真实的时候,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个成语。
2、经典诗文默写。
(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3)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4)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匆匆》)
3、读拼音,写汉字。
(1)我躲在帐péng(____)里,没有被雨lín(____)上着。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彩hóng(____),一只喜què(____)也叫起来,天晴了。
(2)guǒ(____)着蓝色“纱衣”的地球,就用一位和ǎi(____)的母亲,kāng kǎi(____)的为人类提供zī(____)源。我们要保护她,不能làn(_____)用化学药剂。
4、读句子,体会并写出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这句话不仅写出了雨之_____,来势之_____,也为下文做了铺垫。读到此处,我还想到了大雨倾盆、_____、_____ 这些四字词语。
(2)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的洪水的恶魔形象。
5、根据下面的意思,分别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________________: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________________: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________________: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________________: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6、诗文阅读。
春日
宋.朱熹
, 。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与诗句中“等闲”含义相同的选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诗文中最能反映春天特点的两个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汲取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人称儒学“二圣”。他编订了历史上的“四书”,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词,完成下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
A.首联中的“岱宗”是泰山的别名。 B.颔联“割”字写出了泰山的绵长。
C.颈联描写归鸟,交代了时已薄暮。 D.尾联描写了诗人登上山巅之所见。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9、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家纷纷查找资料,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加到活动中来,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习题。
材料:太空实验
王亚平阿姨最后做了一个太空欢乐球的实验。她把水球中的气泡抽走,将蓝色颜料慢慢放入水球。水球变成了漂亮的深蓝色。然后,她又将泡腾片放进水球,水球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小气泡。蓝色的水球中,黄色的气泡一会儿能看到,一会又看不见了,宛若一颗小小的地球。王亚平阿姨不禁发出了感叹,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如今,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相信未来,中国人的脚步一定会踏上月球、火星和更远的深空。
的确,和茫茫宇宙相比,不能不说人类是极其渺小的。正像宋代词人苏轼说的那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可是,对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而言,我们眼前不应该是一片迷蒙。我们一定会探索出最适当的方法,为全人类更好地生存,做出我们的贡献。
【1】下面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宛若(wǎn ruò)
B.感叹(gǎn tàn)
C.迷蒙(mí méng)
D.适当(shì dāng)
【2】文中“一会儿能看到,一会又看不见了”这个意思,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替换。这个词语是( )。
A.暴露无遗
B.时隐时现
C.跌跌撞撞
D.无穷无尽
【3】有位同学不能确定“蜉蝣”一词的读音和意思。他结合掌握的汉字知识和上下文内容,进行了推想。你觉得他的推想中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一项是( )。
A.读音fó yóu,可能是一种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B.读音fú yóu,可能是一种昆虫,和天地比显得渺小
C.读音tú qiú,可能是一片云朵,在天空中飘忽不定
D.读音pú liǔ,可能是一滴水珠,能映射万物的色彩
10、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练习。
权力
熊、灰狼、狐狸组成一个强盗团伙,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羊群,使羊群不得安宁。
羊群中的头羊决定采取分化的办法对付这伙强盗。于是采用进谗言、挑拨离间等办法,但都没有成功,因为黑熊、灰狼、狐狸团结得很紧密,它们并不相信谣言。后来头羊死了。死前,它把位置交给一位年轻的羊。这位年轻的羊并没有直接上任,而是提出了一个令大家十分吃惊的计划。它说,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
对此,大家都坚决反对。但是被委以重任的年轻山羊却坚持自己的主张。它把这一决定传递给黑熊、灰狼、狐狸。它们都十分兴奋,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可是,由谁来当这个羊群的头领呢?
黑熊想:我在团伙中力气最大,作的贡献也不小,这羊群的头领应该由我来当。
灰狼想:我在团伙中最为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论贡献我最大,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狐狸想:我在团伙中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我想出来的,我起的作用是最大的,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为此,它们争执起来,谁也不服谁。就这样僵持起来,火气越来越大。黑熊首先起了杀机,它决定用武力除掉灰狼和狐狸。
黑熊趁灰狼不备时忽然向它发起了攻击,一下子就咬断了灰狼的脖子。
黑熊还准备向狐狸下手。
狐狸看出黑熊的心思。它处处防备着黑熊,同时,准备除掉黑熊。它找到一个经过猎人伪装的陷阱,陷阱上面只有一层树枝。于是,它便躺在上面假装睡觉。因为狐狸身子轻,并没有陷下去的危险。黑熊发现有了动手的机会,于是它猛扑向狐狸,可狐狸却迅速地躲开了,黑熊却一头栽进了陷阱里。
剩下的只有狐狸了,它对羊群已构不成威胁了。
这时,众羊才知道,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肆无忌惮:_________________
挑拨离间:_________________
【2】在黑熊、灰狼、狐狸组成的强盗团伙中,它们自己认为自己的强项各是什么?
黑熊的强项:_________________
灰狼的强项:_______________
狐狸的强项: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的头羊提出一个怎样的计划?这个计划为什么令大家十分吃惊,而让强盗团伙十分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说“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鸡犬不宁
唐朝时,柳宗元劝说一个捕蛇者去种田,那人却说:“种田,苛捐杂税繁多,官吏逼债又凶,闹得鸡和狗都不得安宁。我干捕蛇这行当虽然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比种田要强。”柳宗元不由得感叹道:“这样残酷地压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还凶啊!”
【1】捕蛇者不去种田的原因是?( )
A.捕蛇者不擅长种田,擅长捕蛇的技艺。
B.自然灾害不断,种田也不能获得收益。
C.苛捐杂税繁多,所以捕蛇者不想种田。
【2】柳宗元形容什么比老虎还凶?( )
A.凶猛的狮子。
B.压榨百姓的政府。
C.凶狠的官吏。
【3】通过文中划线句子可以看出柳宗元什么样的心情?( )
A.悲愤
B.激动
C.悔恨
12、阅读。
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 ,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上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联系上下文,模仿第④段,将第⑤段补充完整。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④⑤⑥段,填空: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4】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间万物会因互不嫌弃而生存,因互相扶持而美丽。
B.要学会接纳、包容别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C.人生只有彼此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
D.只要不怕困难,顽强生活,就一定你能成功。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
有一种环境工作,需要在最短期限内,把一切腐败物清除干净。大自然为农村清洁卫生倾注大量心血,对城市福利却不屑一顾,当然,这还说不上是敌视。大自然为田野安排了两类净化器,它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疲劳、报废。第一类净化器包括苍蝇、蜣螂、葬尸虫、皮蠹和食尸虫类,它们被指派从事尸体解剖工作。它们把尸体分割切碎,用嗉囊细细消化肉末,最后,将其再归还给生命。
一只鼹鼠被耕作机具划破肚皮,已经发紫的肠肚脏腑玷污了田间小道;一条横卧草地的游蛇被路人踩烂,此人还以为做了件大好事;一只没毛的雏鸟从树上的窝里掉下来,落在曾一直托举着它的大树下,惨不忍睹地摔成了肉饼;成千上万的类似角色,出现在田野的各个角落。如果谁都不去清理它们,污秽和臭气就要使环境遭到破坏。然而你不必担心,这类尸体刚刚在哪儿出现一具,小小收尸工便蜂拥而至了。它们处理尸体,掏空肉质,只剩骨头;至少,也可以把尸体制成风干的木乃伊。不到二十四小时,鼹鼠、游蛇、雏鸟,一切都不见了,卫生状况着实令人满意。
第二类净化器,工作热情同样高涨。村镇上几乎见不到有氨气刺鼻的茅厕。这种情况如果能在城市出现,我们的难言之苦也就立即消除了。当农民想独自一人待一会儿的时候,随便一道矮墙,不管是一排篱笆还是一排荆棘丛,都可以成为他所急需的一处避人场所。不言而喻,在这等无拘无束的地点,你会撞见什么东西。陈年石堆上那些苔藓花饰、青苔靠垫和长生草穗,以及其他那些美丽的装饰,吸引你走过去,来到一堵加固葡萄树根土的装饰墙前。好家伙!就在布置得如此优美的掩蔽所的墙角一带,有一大堆可怕的东西!你拔腿便走,什么苔藓、青苔、长生草,一切都吸引不住你。不过,你明天再来。当你再度光顾这里,那摊东西不见了,那块地方干干净净。原来,食粪虫已经光顾过此地。
这些掩埋工提供的服务,对原野卫生意义重大;而我们,则正是这持之以恒的净化工作的主要受益者。然而,我们遇到这些忘我的劳动者,投去的只是一种轻蔑的目光;不仅如此,还用民众俗语给它们起了种种难听的名字。这仿佛成了一条规矩:做好事的,到头来要受鄙视,背上臭名,挨石头砸,被脚后跟碾得粉身碎骨。蟾蜍、蝙蝠、刺猬、猫头鹰,还有别的一些动物,它们都辅助人类工作,却无一不遭到同样的悲惨下场。殊不知,它们为我们服务,可要求我们的只是多少能手下留情而已。
【1】“大自然为田野安排了两类净化器”,这两类净化器及它们所从事的工作分别是什么?
第一类净化器:____
所从事的工作:____
第二类净化器:____
所从事的工作:____
【2】第3自然段“村镇上几乎见不到有氨气刺鼻的茅厕”一句中的“几乎”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
【3】文章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_____
14、细读课文深感悟。
课文第3自然段中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对卫兵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词可以看出郑成功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从“一定”一词可以看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台湾的同龄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请将句子中的“说”改一改。
17、句子训练。
1.我爱雏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忆过去一些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姐姐对我说:“我昨天太急了,你不要怪我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根据例句的提示,补写句子,写出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例:我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此时,路旁的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
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上半场0:2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顽强拼搏,以3:2逆转韩国女足,时隔16年再夺亚洲冠军!_______________
(4)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 我被聘为北大生物副教授一职。(改病句)
(2)农业的意义对于生命科学十分巨大。(改病句)
(3)我被其他孩子“选”成了班长。(改为反问句)
(4)人类被很多疾病困扰。(改为感叹句)
21、习作。
习总书记说:“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袁隆平爷爷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无论高山平原,还是峡谷田野,小小的种子只要落地,它就会奋力扎根土壤,为了梦想,努力生根、发芽、成长,这便是“种子精神”。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讲述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写一篇记实作文,如《奋斗的种子在我心中》《向日葵种子,你的坚强激励了我》……也可发挥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如《蚯和种子》《袁爷爷给我一粒神奇的种子》……
要求:(1)题目自拟;(2)注意语句通顺,中心明确;(3)字迹工整,标点正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450字左右的记实作文或想象作文;(4)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