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起幽(yōu)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斓语,原野上怪诞(dàn)的狂风……
B.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zhù)藏(cáng)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
C.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做则,鞠(jū)躬尽瘁(cuì),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D.我发疯似(sì)的跑上楼,猛砸(zá)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看着大屏幕。
2、下面句子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句中的“只”为副词。
B.“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句中的“对于”为介词。
C.“雄伟壮丽、报纸杂志、你与他”,这三个短语都为并列短语。
D.“放松下来、神秘声音、吃饱了”,这三个短语都为补充短语。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矜持 闲暇 烦锁 妇孺皆知
B.取缔 斑斓 薪金 姗姗来迟
C.元勋 荒僻 震悚 锋芒必露
D.硕果 卓越 修茸 气冲斗牛
4、下面对《木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B.《木兰诗》是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作品,这首叙事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说明古代市场分工严密,每个市场专卖一种物品。
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句详写木兰奔赴战场途中的情景,写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使情事如见,景物如画。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堪称千古佳话,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守时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表现,本来约好早8点准时集合的,她却姗姗来迟,以致大家的行程不得不往后推迟。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6、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术中的瑰宝。它源于生活,是普通百姓在劳动之余,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积累,使中国剪纸形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表现手法,因而独具魅力。
A.乡土气息浓郁和表现手法质朴成为了中国剪纸的特点
B.中国剪纸形成了乡土气息浓郁和表现手法质朴的特点
C.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剪纸的特点
D.使中国剪纸具有了乡土气息浓郁和表现手法质朴的特点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助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川对班主任说:“这一次我考的不好,主要原因是思想上有自满情绪,今后我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
B. 这次中国女队在新加坡夺取了乒乓球团体冠军,凭得是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C. 有意见你就提出来吗,何必发那么大的火呢?伤了和气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D. 请你不要客气啦!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嘛,以后说不定我还要麻烦您呢!
8、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②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③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④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⑤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⑥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⑦而专一夫之伎⑧,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⑨。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守:驻守。③典郡:掌管郡务。④日:白天。⑤罔不:无不,都。罔,没有。⑥辅:报效之意。⑦不务行仁化:意思是不致力于施行仁德教化。务:致力,从事。⑧伎:通假字,同“技”。⑨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陈尧咨善射( )
②及守荆南回( )
③汝典郡有何异政( )
④碎其金鱼( )
(2)选出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A.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B.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C.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
D.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尧 咨 每 以 弓 矢 为 乐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汝先人志邪?
(2)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4】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
9、请补写出下列描写黄河的诗句。
(1)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2)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
(4)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
10、民东天色已晚
朱山坡
①我已经三个月零十七天没有吃肉了,母亲终于答应祖母生日这天吃一锁肉。为此, 她将地里能卖的东西都贱卖了,终于凑足了六块钱。这是三斤肉的钱。午饭后,我撇开双腿, 往镇上的肉行飞奔。每到镇上,我总喜欢坐在肉行临街的长椅上,倾听从街对面的电影院传 出来的人物对白,想象每一个角色的言行举止和观众各异的表情。
②屠户们看到我,对我说,小子,卢大耳说了,从今天起,“听电影”也要收费了, 因为电影里的门门道道都被你听出来了。我才不相信他们的鬼话。我说,我今天不是来听电 影的,是来买肉的,今天是我祖母生日,我必须买三斤肉回家。屠户们大为意外,纷纷夸自 己的肉好,从没如此慷慨地給我那么多的笑容和奉承。我对每一个肉摊的肉都评头品足一番, 却没有掏钱。我知道等到快打烊的时候,那些剩肉往往被他们忍痛贱卖。我得跟他们耗时间。 时候还早。反正我不缺时间。屠户们看不见我的城府有多深,肤浅地对我冷嘲热讽,特别是 老宋,说我妄想用六块钱买一头猪回家。我不管他们,像往常那样,坐在肉行临街长椅上, 安静地“ 听 电 影”。
③电影刚好开始。一听片头音乐,便知道是日本电影《伊豆的舞女》。这是一年来我第三次“听”这个影片了。怪不得今天的电影院门口冷冷清清的,似乎连检票的卢大耳都不见 踪影。但当我听到薰子说话的声音时,心还是禁不住狂奔乱跳甚至浑身颤抖。她从遥远的日 本来到我的小镇,每次都只是和我相隔一条简陋的街道,一堵破败的墙,甚至只隔着粗鄙猥 琐的卢大耳。她已经第三次来到我的身边,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我觉得我应该和她相见。
④入门确实没人把守,畅通无阻。我拣一个角落把身子掩藏在座位里,马上就能看到薰 子了!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逮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 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⑤突然一只手将我从座位上拎起来,是该死的卢大耳! 他低声地对我吼道:“我早料到 你是一个小偷,今天偷到电影院来了!”卢大耳把我拖出电影院,扔到门外的大街上,还大 声喊叫,语言里充满了轻薄和挑衅。我本想跟卢大耳争辨,但电影院里传来了薰子的声音, 那声音如此甜美、清澈、纯净,此刻更代表着慈爱和正义。薰子在呼唤我了。在剩下的时间 里,她一共对着我笑了十一次,我确信,她已经看到了我,已经向我示意。我们开始了漫长 而伤感的告别……
⑥电影院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卢大耳站在后面迫不及待地嚷道,电影结束了!
⑦电影院的大门“哐当”一声关上了。此时我才为刚刚花掉了的两块钱发愁。母亲一再 警告我,不要把钱花在别处,也许这是祖母这一辈子最后一次吃肉了,一定要拿着三斤肉回 家。我把口袋里的四块钱捏得紧紧的,快步穿过寂寥的街道。然而,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 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 动。我惘然不知所措,一屁股坐在临街的长椅上,对着电影院大哭起来。
⑧卢大耳在我的肩头上拍了三次我才觉察。我抬眼看他。他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把一 块肉送到我的面前,说:“三斤!”我不明就里,不敢接。“老宋贱卖给你的。四块钱。你把 钱给我,我明天转给他。”卢大耳说,“老宋说了,就当是他请你看了一回电影。”卢大耳 不像开玩笑。我依然将信将疑。“你不要? 那我拿回家去,我也很久没吃肉了。”卢大耳转 身要走。
⑨我马上跑起来,把肉从他手里抢过来,把钱塞到他的手里,没等卢大耳反应过来, 我已经飞奔在回家的路上。
【1】小说情节曲折有致,富于变化。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每条不超过 10 个字)
(_______)一一偷看电影却被抓一一(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的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面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
(1) 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逮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2) 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
【4】结合上下文内容,判断第 3 段“但当我听到薰子说话的声音时”和第 6 段“但 电影院里传来了薰字的声音”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有何作用?
【5】请结合全文分析“卢大耳”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跛脚羊的冬天
①他出生的那个年头,或许是因为营养匮乏,反正与他同龄的孩子都遍地跑了,他还是不能站起来走路。又过了几年,他终于离开了母亲搀扶他的那双手,但也没能和两个哥哥那样在田野上撒欢儿般地奔跑——他的右腿是跛的。
②贫穷的屋檐下,从有记忆始,他觉得父亲好像就没用正眼看过他一下。食物匮乏的饭桌上,偶尔出现几次令他馋涎欲滴的面食时,幼小的他却从未敢伸过手,虽然母亲一再地递给他。他盼望有一天,父亲能像递给两位哥哥那样亲手递给自己一个面馍,然而父亲的大手却永远只递向两位哥哥。
③那年的冬天特别冷,他家那头大黑羊却立在皑皑白雪里咩咩地叫着,痛苦地生产了。
④大黑羊一连生下了三只小羊崽,其中有一只却是畸形的——有一条腿没有蹄。鲜红的雪地里,满头大汗的父亲提起腿部畤形的小羊崽,淡淡地对母亲说:“扔掉吧,成不了材的,况且,留下来恐怕老羊的奶水也不够!”
⑤听到父亲说要扔掉小羊,他急忙抢到父亲的面前,苦苦哀求着父亲,说:“少脚的小羊会长大的,再说,它也不一定会长得比那两只瘦呀。”那天,父亲沉默了许久,静静地将小羊留了下来。
⑥晩上,“丰盛”的饭桌上,炖好的大黑羊生产后留下的胎盘,父亲破例递给了他一碗最多的。
⑦以后的日子里,饭刚吃了一半儿的他,常常揣起块煎饼或者菜饼之类的饭食就去打草,他说饭在路上吃:深更半夜里,他常以去院子里大解为由,披着破棉袄为那只腿部畸形的小羊偷偷加夜餐——淡淡的月光下,他像喂孩子似的将白天从自己口中省下来的饭食,一口一口地嚼碎,细心地喂给跛脚的小羊。
⑧日子一天天过去,几只小羊渐淅地长大了。正如他所说过的那样,那只腿部畸形的小羊果然不比其他两只瘦,整天活蹦乱跳的。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抚摸着小羊笑笑说:“这家伙,没想到比那两只长得还大了,还是个母羔儿,不愁熬上几窝羊崽。”一旁的他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⑨第二年的春天,父亲做了一个惊人之举:将家里的四只羊一并牵到集上去卖。他躲在一边偷偷地流了泪,那只跛脚羊身上有他用心裹着的多少梦啊!
⑩但令他和母亲都没想到的是,父亲只卖掉了三只羊,他将那只腿部畸形的羊又牵回了家。
⑪“这只羊人家南集羊肉馆不要。”父亲说。可是,卖给宰羊的又不是卖给户里养羊的,人家怎么会不要呢?
⑫更令他们预料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一段时间后,父亲用卖那三只羊的钱把他送进了东庄小学。一直以来,包括他在内的村里人早就认为,这个家里上学的资格在他二哥身上。二哥能干,人又机灵。
⑬父亲的这一举动,令村里人感到大惑不解的同时,也令他感到震惊……
⑭时光荏苒,十年寒窗苦读后,他听从了父亲的建议,走进了一所市里普通的医校。这是父亲对他学业的唯一一次过问。
⑮后来,他学医所在的城市里便多了一个最有名的医生,这个医生的右腿是跛的。
⑯再后来,他成了省城里在国内医学界最具权威的一所医学院的院长,他的医学论文多次在业界引起轰动……这年中秋,他特地从省城赶回乡下老家与年迈的老父团聚。
⑰那夜,皓月当空。红酒与月饼香飘四溢的酒桌上,他与满头银发的父亲对饮着。这时,院子里忽然跑进来几只活蹦乱跳的小羊,是当年那只跛脚羊的后代,那只跛脚羊早已死去多年。他曾听母亲悄悄地说过,当时那只老羊死去时,父亲的眼圈红红的。
⑱面对这几只活蹦乱跳的小羊,他咂了满满一口酒,咽下,对父亲说:“爸,你知道当年那只跛脚羊为什么会比其他两只肥吗?
⑲父亲淡淡一笑:“还不是当年你半夜出去为它偷偷加了口粮。”
⑳他一下子愕然了,多年来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秘密啊!
(21)父亲用手摸了摸嘴,接着说:“当年半夜起来小解,月光下,知道了你小子给那只跛脚羊开起了小灶;那年集上怕卖掉它伤了你的心,所以就又把它给牵回了家;你升学时,觉得你做事心细,暗地里又有股犟劲,当年对只羊都那么好,何况对人呢,就建议你从了医……”
(22)泪,刷地一下淹了他的面庞,他突然明白,自己,原来竟是父亲心中一直用爱喂养着的一个梦啊!
(作者:夏京收,选文有删改)
【1】以跛脚羊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淡淡的月光下,他像喂孩子似的将白天从自己口中省下来的饭食,一口一口地嚼碎,细心地喂给跛脚的小羊。
【3】有人认为①②段和标题无关,可删去,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12、请以“夏天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你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写人记事,还可以展开想象写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要求:(1)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